【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极小曲面的扭转负泊松比结构及门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负泊松比超材料吸能安全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极小曲面的扭转负泊松比结构及门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负泊松比超材料以独特的力学性能,优良的吸能效果而著名,被广大研究人员青睐。负泊松比超材料源于一次偶然的发现,而后就有了二维负泊松比超材料,经过发展,二维负泊松比超材料已经比较成熟。可大致分为平面内凹结构、三角箭头形结构、斜杆结构、平面挖孔结构、手性结构等。众所周知,我们生活在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里,所接触的物质大多以三维为主,这就限制了传统的二维负泊松比晶格的应用。基于此,三维空间上的负泊松比晶格应运而生。目前比较主流的三维负泊松比晶格又可分为内凹型、箭头型、手性、圆柱挖孔型等结构,而这些晶格中仅仅只有手性结构同时具有负泊松比性能与扭转性能,能够在传统负泊松比性能上进行进一步提高,同时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加点阵结构的刚度,提高能量吸收能力,保障人们生命安全。
[0003]例如中国专利CN115405644A
‑
一种基于极小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极小曲面的扭转负泊松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阵列并相互连接的单胞,所述单胞包括上扭转层、下扭转层和扭转连杆,所述上扭转层和所述下扭转层均为由两根双曲面扭杆正交连接而成的极小曲面体,使所述上扭转层和所述下扭转层分别具有四个端部,且所述上扭转层与所述下扭转层位置对应的端部之间分别通过所述扭转连杆连接,所述扭转连杆上向外延伸的设有连接端;上下相邻阵列的所述单胞之间,其中一所述单胞与其中另一所述单胞共用所述上扭转层或所述下扭转层;左右相邻阵列的所述单胞之间,其中一所述单胞的所述上扭转层或所述下扭转层与其中另一所述单胞的所述扭转连杆的连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极小曲面的扭转负泊松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连杆为曲面形结构,由两端向所述上扭转层和所述下扭转层的内部内凹弯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极小曲面的扭转负泊松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扭转连杆的中部。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方义,汪涛,张强,王子杰,陈远文,曾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