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盖板连接结构、盖板组件及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078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回风盖板连接结构、盖板组件及空调室内机,涉及空调风管内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回风盖板装配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该回风盖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其中,第一弯折部以及第二弯折部两者其一设置在盖板本体上,两者其中另一设置在回风盖板上,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同,第二弯折部能插入第一弯折部的弯折间隙内以使回风盖板与盖板本体连接,安装过程简单方便,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回风盖板与盖板本体之间装配的效率。当需要切换空调室内机的回风方式时,回风盖板连接结构的设置使得切换装配过程简单高效。使得切换装配过程简单高效。使得切换装配过程简单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风盖板连接结构、盖板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风管内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回风盖板连接结构、盖板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风管机内机的室内机壳体通常采用钣金件,主要由盖板本体(上盖板和下盖板)以及回封盖板拼接而成,根据工程安装情况,存在后回风和下回风两种回风安装方式,因此上盖板为整体结构,下面的盖板拆分为下盖板和回风盖板。当需要后回风时,将回风盖板盖住下回风口,当需要下回风时,将回风盖板盖住后回风口,以实现不同的回风方式。现有回风盖板一般采用以下两种装配方式:
[0003](1)回风盖板使用螺钉固定,该方案装配效率低下,尤其是长度越长的机型使用螺钉数量越多;
[0004](2)回风盖板一侧使用螺钉固定,另一侧使用卡扣固定,如图1所示,专利号为CN201320030582.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后下回风通用的回风盖板,但是这种回风盖板的装配前段的5个卡扣与对应的卡扣孔进行配合,缺口形式的结构导致回风盖板整体强度较低,且5个卡扣都需要正确安装,影响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风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其中,所述第一弯折部以及所述第二弯折部两者其一设置在盖板本体上,两者其中另一设置在回风盖板上,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二弯折部能插入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弯折间隙内以使所述回风盖板与所述盖板本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风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包括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通过所述第一弯折段与所述盖板本体或所述回风盖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之间的弯折间隙形成装配部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风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之间的弯折角度为20
°
~45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风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部包括第三弯折段和第四弯折段,所述第四弯折段通过所述第三弯折段与所述盖板本体或所述回风盖板相连接,所述第三弯折段和所述第四弯折段形成插入部位,且所述第三弯折段和所述第一弯折段之间具有贴合状态,所述第四弯折段与所述第二弯折段之间具有贴合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风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弯折段和所述第四弯折段之间的弯折角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之间的弯折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回风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弯折段和所述第四弯折段之间的弯折角度比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之间的弯折角度大0~10
°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风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由所述回风盖板弯折而成,所述第二弯折部由所述盖板本体弯折而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风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盖板上存在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的边缘向靠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弯折形成所述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为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段上并从所述第一弯折段朝向远离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弯折的折边。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冠宏陈家荣李金秋陈博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