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床垫,属于充气产品技术领域,包括顶片、底片、环形外侧壁、环形内侧壁、多个内拉带和多个外拉带,环形外侧壁的上下边缘分别与顶片和底片的外边缘连接构成充气床垫的充气腔室,环形内侧壁将充气腔室分隔成内充气腔室和外充气腔室,内充气腔室与外充气腔室相通;在环形外侧壁和环形内侧壁之间相间设置有多个外拉带,并在顶片及底片之间设置多个内拉带,由此使得外充气腔室及内充气腔室均充气后多个外拉带及多个内拉带处于拉紧状态从而限制环形外侧壁、顶片及底片向外膨胀,使充气床垫的侧面及上下两表面均可形成较为平整的外观,同时保证了环形外侧壁与顶片及底片之间连接的强度。及底片之间连接的强度。及底片之间连接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床垫
[0001]本技术涉及充气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充气床垫。
技术介绍
[0002]充气床垫因有着重量轻、容易收纳、不易变形而且放气后还可折叠便于携带等优点,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它们被广泛用作野营的便携式床垫或在家庭给客人使用的备用床垫。
[0003]不同高度的充气床垫的使用场合有所不同,其中高度较低的充气床垫,常用于户外野营使用,而高度较高的充气床垫一般在家庭使用。现有的充气床垫是由柔性的胶布制成的,充气后受气体的压力床垫的表面会向外膨胀,因此现有的充气床垫内通常设有内拉带,内拉带的两端分别与床垫的顶片和底片相连,来限制充气床垫的表面形状,使得床垫的上表面平整,便于用户躺下后背部能与床垫表面紧密结合,但现有的充气床垫对侧壁向外膨胀的限制不太理想,使得充气床垫充气后侧壁具有明显向外突出的弧形表面,影响床垫表面的平整度及相应位置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气床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充气床垫,包括顶片、底片、环形外侧壁、环形内侧壁、多个内拉带和多个外拉带,所述环形外侧壁的上下边缘分别与所述顶片和所述底片的外边缘连接构成充气床垫的充气腔室,所述环形内侧壁与所述顶片的下表面和底片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环形内侧壁设在所述环形外侧壁内侧,所述环形内侧壁将所述充气腔室分隔成内充气腔室和外充气腔室,所述内充气腔室与所述外充气腔室相通;
[0007]多个所述内拉带均布在所述内充气腔室中,所述内拉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片的上表面及所述底片的上表面连接,多个所述外拉带相间设置在所述外充气腔室中,所述外拉带为管形拉带,所述管形拉带相对两端的管壁分别与所述环形内侧壁和所述环形外侧壁通过环形焊缝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环形外侧壁与所述顶片、所述底片及所述外拉带之间均通过高频焊接相连,所述环形内侧壁与所述顶片和所述底片均通过高频焊接连接,所述内拉带与所述顶片及所述底片之间均通过高频焊接相连。
[0009]优选的,所述环形内侧壁开设有使所述内充气腔室和所述外充气腔室相通的通气孔。
[0010]优选的,所述内拉带为直拉带、波浪形拉带或管形拉带中的至少一种。
[0011]优选的,所述环形焊缝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圆角矩形其中的至少一种。
[0012]优选的,所述环形外侧壁和环形内侧壁的截面形状为圆角矩形。
[0013]优选的,所述充气床垫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分别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管形拉带。
[0014]优选的,所述充气床垫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分别设置两个相对的所述管形拉带。
[0015]优选的,所述顶片或底片或环形外侧壁的外表面设有植绒层或织物层。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环形外侧壁和环形内侧壁之间相间设置有多个外拉带,并在顶片及底片之间设置多个内拉带,由此使得外充气腔室及内充气腔室均充气后多个外拉带及多个内拉带处于拉紧状态从而限制环形外侧壁、顶片及底片向外膨胀,使充气床垫的侧面及上下两表面均可形成较为平整的外观,同时保证了环形外侧壁与顶片及底片之间连接的强度,其次,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7]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8]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在外充气腔室内沿充气床垫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分别间隔设置多个外拉带和在内充气腔室设置多个直拉带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在外充气腔室内沿充气床垫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分别设置两个相对的管形拉带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在外充气腔室内沿充气床垫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分别间隔设置多个外拉带和在内充气腔室设置多个波浪形拉带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在外充气腔室内沿充气床垫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分别设置两个相对的管形拉带和在内充气腔室设置多个管形拉带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3]本实施例的一种充气床垫,参考附图1,包括顶片1、底片2、环形外侧壁3、环形内侧壁4、多个内拉带6和多个外拉带7,环形内侧壁4设在环形外侧壁3内,环形外侧壁3的上下边缘分别与顶片1和底片2的外边缘连接构成充气床垫的充气腔室,环形内侧壁3与顶片1的下表面和底片2的上表面连接,环形内侧壁4设在所述环形外侧壁3内侧,环形内侧壁4将充气腔室分隔成内充气腔室52和外充气腔室51,内充气腔室52与外充气腔室51相通;
[0024]多个内拉带6均布在内充气腔室52中,内拉带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片1的上表面及底片2的上表面连接,多个外拉带7相间设置在外充气腔室51中,外拉带7为管形拉带,管形拉带相对两端的管壁分别与环形内侧壁4和环形外侧壁3通过环形焊缝8连接。
[0025]本实施例通过在环形外侧壁3和环形内侧壁4之间相间设置有多个外拉带7,并在顶片1及底片2之间设置多个内拉带6,由此使得外充气腔室51及内充气腔室52均充气后多个外拉带7及多个内拉带6处于拉紧状态从而限制环形外侧壁3、顶片1及底片2向外膨胀,使充气床垫的侧面及上下两表面均可形成较为平整的外观,同时保证了环形外侧壁3与顶片1及底片2之间连接的强度,其次,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0026]优选的,环形外侧壁3与顶片1、底片2及外拉带7之间均通过高频焊接相连,环形内侧壁4与顶片1和底片2均通过高频焊接连接,内拉带6与顶片1及底片2之间均通过高频焊接相连。本实施例利用高频焊接实现环形外侧壁3与顶片1、底片2及外拉带7的连接,以及环形内侧壁4与顶片1、底片2及外拉带7的连接,以及内拉带6与顶片1及底片2的连接,保证了充气床垫各连接部位的连接强度,且便于加工,加工效率高。
[0027]优选的,环形内侧壁4开设有使内充气腔室52和外充气腔室51相通的通气孔。通过在环形内侧壁4开设通气孔实现了内充气腔室52和外充气腔室51的通连通,使得对外充气腔室51充气时,气体能够流动至内充气腔室52中实现对内充气腔室52的充气。
[0028]优选的,内拉带6为直拉带、波浪形拉带或管形拉带中的至少一种。内拉带6与顶片和底片连接后的焊缝形状为直条形、波浪条形或圆孔形。由此,可根据实际的外观需求或支撑强度需求选用直拉带(参考附图1、2)、波浪形拉带(参考附图3)或管形拉带(参考附图4),满足用户的需求。
[0029]优选的,所述环形焊缝8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圆角矩形其中的至少一种,环形焊缝8可以避免应力过于集中,防止外拉带7与环形外侧壁3及环形内侧壁4的焊接位置容易损坏。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片、底片、环形外侧壁、环形内侧壁、多个内拉带和多个外拉带,所述环形外侧壁的上下边缘分别与所述顶片和所述底片的外边缘连接构成充气床垫的充气腔室,所述环形内侧壁与所述顶片的下表面和底片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环形内侧壁设在所述环形外侧壁内侧,所述环形内侧壁将所述充气腔室分隔成内充气腔室和外充气腔室,所述内充气腔室与所述外充气腔室相通;多个所述内拉带设置在所述内充气腔室中,所述内拉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片的上表面及所述底片的上表面连接,多个所述外拉带相互间设置在所述外充气腔室中,所述外拉带为管形拉带,所述管形拉带相对两端的管壁分别与所述环形内侧壁和所述环形外侧壁通过环形焊缝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外侧壁与所述顶片、所述底片及所述外拉带之间均通过高频焊接相连,所述环形内侧壁与所述顶片和所述底片均通过高频焊接连接,所述内拉带与所述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光阳,邹卫忠,晁康林,谭进健,谢作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天盛休闲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