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泊中浮体上设置的光伏组件的防雷接地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0650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湖泊中浮体上设置的光伏组件的防雷接地机构,解决了如何开发一种简单可靠湖面浮体上的光伏组件接地的防雷接地机构的问题;在第一浮体(102)与第二浮体(133)之间,设置有浮体上主接地网(104),第一光伏组件接地线(105)与浮体上主接地网连接在一起;在第一接地线夹(107)上连接有第一连接线(108),第一连接线的下端与第一浮体锚固桁架(106)连接在一起;在第一浮体锚固桁架上,连接有第一浮体锚固系统锚绳(109),在第一浮体锚固系统锚绳的下端,连接有锚绳吊环(125),在锚绳吊环(125)上,连接有两浮体共用锚绳(126),在两浮体共用锚绳的下端,连接有锚块;提高接地效果。提高接地效果。提高接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湖泊中浮体上设置的光伏组件的防雷接地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湖泊中浮体上的光伏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在湖泊中浮体上设置的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组件的防雷接地机构及接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阳光直射地区,有些光伏发电组件是安装在湖泊中的浮体上的,浮体上的光伏发电组件需要防雷击而设置接地线,将雷电导入大地中;现有浮体上的光伏组件的接地线,是通过接地线连接至湖岸地面的接地网上的,也有将浮体上光伏组件的接地线,通过延长的接地线直接放入到水面下,利用水面以下接地线与水的接触,使水面接地线的接地,达到使雷电流扩散的目的;这两种接地方法的接地效果均不理想,如何开发一种简单可靠并适应湖面浮体上的光伏组件接地特点的防雷接地机构和接地方法,成为现场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湖泊中浮体上光伏组件的防雷接地机构,解决了如何开发一种简单可靠并适应湖面浮体上的光伏组件接地特点的防雷接地机构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0005]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湖泊中浮体上设置的光伏组件的防雷接地机构,包括湖水(101),在湖水(101)中,间隔地设置有第一浮体(102)和第二浮体(133),在第一浮体(102)上,设置有第一光伏组件(103),在第二浮体(133)上,设置有第二光伏组件(113),在第一个光伏组件(103)上,设置有第一光伏组件接地线(105),在第二个光伏组件(113)上,设置有第二光伏组件接地线(114),在第一浮体(102)上,设置有第一浮体锚固桁架(106),在第二浮体(133)上,设置有第二浮体锚固桁架(115),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浮体(102)与第二浮体(133)之间,设置有浮体上主接地网(104),第一光伏组件接绳地线(105)与浮体上主接地网(104)连接在一起;在浮体上主接地网(104)上设置有第一接地线夹(107),在第一接地线夹(107)上连接有第一连接线(108),第一连接线(108)的下端与第一浮体锚固桁架(106)连接在一起;在第一浮体锚固桁架(106)上,连接有第一浮体锚固系统锚绳(109),在第一浮体锚固系统锚绳(109)的下端,连接有锚绳吊环(125),在锚绳吊环(125)上,连接有两浮体共用锚绳(126),在两浮体共用锚绳(126)的下端,连接有锚块(110),在锚块(110)中,固定设置有金属针接地极(111),锚块(110)设置在湖水(101)下的湖底底面(112)上,金属针接地极(111)的下端,插接在湖底底面(112)的土体中,金属针接地极(111)的上端与两浮体共用锚绳(126)的下端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湖泊中浮体上设置的光伏组件的防雷接地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浮体锚固桁架(106)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浮体锚固桁架吊环(130),第一浮体锚固系统锚绳(109)的上端头,通过第一U形夹具(132)与第一浮体锚固桁架吊环(130)固定连接在一起,在第一浮体锚固系统锚绳(109)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浮体锚固系统锚绳上端预留段(134)和第一浮体锚固系统锚绳上端鸡心环(131),第一浮体锚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清泉郭仙彦翟建强左英飞郭志刚吴彩霞王艳国范家将王瑞侯新宇任耀东许正梅范烨刘夏智丹刘源高华斌杨宗仁南力菲牛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