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062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涉及防雷接地技术领域,该新型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包括下壳,所述下壳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上壳,所述下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下夹板,设置下壳、下夹板、螺钉螺纹、上夹板、缺口、接地体、上壳、合页、下弹性抵压条和上弹性抵压条的配合,实现了接地体经过缺口在下夹板上叠加,转动四个螺钉压动上夹板移动对两个接地体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了两个接地体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避免脱开,上壳通过合页转动与下壳结合关闭,同时两个上弹性抵压条分别与两下弹性抵压条结合对接地体与缺口处进行密封,使两个接地体的连接部分框罩于下壳与上壳围成的空间内隔离,防止雨水对连接部分造成侵蚀,提高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防雷接地
,具体是一种新型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防雷接地领域通常采用钢、铜金属材料以及镀锌钢、铜覆钢等镀层合金材料作为电力接地网的接地材料,在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运行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遭受腐蚀问题。柔性石墨防雷接地线,非金属导电体,耐腐蚀、不生锈、接地电阻稳定、大电流冲击不反击、不损坏、电阻不变、耐高低温、使用寿命长30年,免维护、安全可靠。不同于金属接地材料的电焊、气焊以及放热焊等常规焊接连接方式,石墨防雷接地线主要构成成分为石墨、无机纤维及合成纤维,这些非金属材料无法采用常规焊接方式进行连接。通常使用接线鼻直接将柔性石墨防雷接地线的一端固定,然后通过螺栓将两根柔性石墨防雷接地线的接线鼻固定,不仅容易脱开,而且螺栓和两个接线鼻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蚀,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使用接线鼻直接将柔性石墨防雷接地线的一端固定,然后通过螺栓将两根柔性石墨防雷接地线的接线鼻固定,不仅容易脱开,而且螺栓和两个接线鼻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蚀,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新型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包括下壳,所述下壳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上壳,所述下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四角处均开设有螺纹孔,四个所述螺纹孔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螺钉,四个所述螺钉的外部压接有上夹板,所述下壳上开设有两个缺口,两个所述缺口内均设置有接地体,所述下壳上两个缺口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接地体抵接的下弹性抵压条,所述上壳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与两个下弹性抵压条对应的上弹性抵压条。
[0005]为了使得本技术具有节省成本的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下壳和上壳的材质均为塑料。
[0006]为了使得本技术具有便于下壳与上壳卡合的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下壳上开设有卡槽,所述上壳上设置有与卡槽对应的卡扣。
[0007]为了使得本技术具有提高下夹板与接地体摩擦力的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下夹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防滑齿。
[0008]为了使得本技术具有提高上夹板与接地体摩擦力的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夹板的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二防滑齿。
[0009]为了使得本技术具有使下弹性抵压条与缺口对应的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两个所述下弹性抵压条均为U型。
[0010]为了使得本技术具有提高上壳与下壳密封效果的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下壳沿顶部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0011]为了使得本技术具有提高上壳与下壳密封效果的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橡胶。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在下壳上设置下夹板,下夹板的四角处均开设螺纹孔,四个螺纹孔的内壁均与螺钉螺纹连接,四个螺钉的外部与上夹板压接,下壳上开设两个缺口,两个缺口内均设置有接地体,实现了两个接地体分别经过两个缺口在下夹板上叠加,转动四个螺钉压动上夹板向下夹板移动,使上夹板和下夹板对两个接地体进行夹持固定,有效提高了两个接地体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避免脱开;
[0014]2、设置下壳通过合页与上壳铰接,下壳上两个缺口处分别设置有两个下弹性抵压条,上壳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与两个下弹性抵压条对应的上弹性抵压条,实现了上壳通过合页转动能够与下壳结合关闭,同时两个上弹性抵压条分别与两下弹性抵压条结合对接地体与缺口处进行密封,使两个接地体的连接部分框罩于下壳与上壳围成的空间内进行隔离,防止雨水接触两个接地体的连接部分而对其造成侵蚀,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下夹板和螺钉和上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下夹板和接地体和上夹板的剖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下夹板和螺钉和上夹板的剖视图。
[0019]图中:1

下壳、101

缺口、102

卡槽、2

合页、3

上壳、4

下夹板、401

螺纹孔、402

第一防滑齿、5

螺钉、6

上夹板、601

第二防滑齿、7

接地体、8

下弹性抵压条、9

上弹性抵压条、10

卡扣、11

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如图1

4所示,一种新型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包括下壳1,下壳1的一侧通过合页2铰接有上壳3,上壳3能够通过合页2转动与下壳1结合形成含腔的壳体,下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下夹板4,下夹板4的四角处均开设有螺纹孔401,四个螺纹孔401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螺钉5,四个螺钉5的外部压接有上夹板6,转动四个螺钉5压动上夹板6向下夹板4移动,能够使上夹板6和下夹板4对两个接地体7进行夹持固定,下壳1上开设有两个缺口101,两个缺口101能够分别对两个接地体7放置,两个缺口101内均设置有接地体7,下壳1上两个缺口101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接地体7抵接的下弹性抵压条8,上壳3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与两个下弹性抵压条8对应的上弹性抵压条9,上壳3通过合页2转动能够与下壳1结合关闭,同时两个上弹性抵压条9分别与两下弹性抵压条8结合对接地体7与缺口101处进行密封。
[0022]使用时,将两个接地体7分别经过两个缺口101在下夹板4上叠加,转动四个螺钉5压动上夹板6向下夹板4移动,使上夹板6和下夹板4对两个接地体7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了两个接地体7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避免脱开,控制上壳3通过合页2转动与下壳1结合关闭,同时两个上弹性抵压条9分别与两下弹性抵压条8结合对接地体7与缺口101处进行密封,使两个
接地体7的连接部分框罩于下壳1与上壳3围成的空间内进行隔离,防止雨水接触两个接地体7的连接部分而对其造成侵蚀,提高使用寿命。
[0023]具体的,下壳1和上壳3的材质均为塑料,塑料价格较低能够节省成本。
[0024]具体的,下壳1上开设有卡槽102,上壳3上设置有与卡槽102对应的卡扣10,上壳3与下壳1关闭时卡扣10能够卡入卡槽102内,便于下壳1与上壳3的卡合。
[0025]进一步的,下夹板4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防滑齿402,第一防滑齿402能够提高下夹板4与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1),所述下壳(1)的一侧通过合页(2)铰接有上壳(3),所述下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下夹板(4),所述下夹板(4)的四角处均开设有螺纹孔(401),四个所述螺纹孔(401)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螺钉(5),四个所述螺钉(5)的外部压接有上夹板(6),所述下壳(1)上开设有两个缺口(101),两个所述缺口(101)内均设置有接地体(7),所述下壳(1)上两个缺口(101)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接地体(7)抵接的下弹性抵压条(8),所述上壳(3)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与两个下弹性抵压条(8)对应的上弹性抵压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1)和上壳(3)的材质均为塑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银山姚博李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港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