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PICC导管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0497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PICC导管保护套,包括保护套主体,所述保护套主体上设置有肘横纹透明层,所述肘横纹透明层上设置有对齐刻度线,所述肘横纹透明层上端设置有透明保护层,所述透明保护层左端设置有抽拉软尺,所述抽拉软尺上设置有软尺卡扣,所述透明保护层右端设置有软尺卡槽,所述透明保护层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双层固定带,通过保护套主体上的对齐刻度线配合抽拉软尺,可以快速对PICC带管患者进行臂围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透明保护层与双层固定带配合,可将PICC导管输液接头端进行固定,能够对预防PICC脱管提供有效辅助,同时保障了PICC导管留置期间的安全,具有实用性,值得推广。值得推广。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PICC导管保护套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新型PICC导管保护套。

技术介绍

[0002]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是从外周贵要静脉、肱静脉或头静脉进行穿刺,导管尖端位置直达上腔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外周浅表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PICC导管时因穿刺点在外周静脉,不会出现血气胸、大血管穿孔、感染、空气栓塞等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且血管的选择范围较广,穿刺成功率高,穿刺部位肢体的日常活动不受限制。同时可减少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且操作方法简捷易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直接在病房操作。因PICC导管材料由特殊聚氨酯材料制成,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顺应性,导管非常柔软,不宜折断,在体内可留置1年,导管后患者的生活习惯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0003]但是,因PICC导管在上肢,一般用透明敷贴进行固定,若患者回家后护理不当,出汗或摩擦贴膜容易造成贴膜卷边、松动甚至脱落,导致管路脱出,影响正常使用,同时存在一定危险。通常医护人员告知患者回家后可以选择有弹力的秋衣、长筒袜等物品裁剪成松紧适宜的短筒套在上肢起到固定作用,但松紧适宜度难以把握,如果太松容易下滑,起不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如果太紧不仅会减慢血流,引起血栓;且将输液接头压在里面,还容易造成压力性损伤。同时需要输液使用时必须将短筒套去除,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测量臂围,因此设计了一种新型PICC导管保护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PICC导管保护套,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新型PICC导管保护套,包括保护套主体,所述保护套主体上设置有肘横纹透明层,所述肘横纹透明层上设置有对齐刻度线,所述肘横纹透明层上端设置有透明保护层,所述透明保护层左端设置有抽拉软尺,所述抽拉软尺上设置有软尺卡扣,所述透明保护层右端设置有软尺卡槽,所述透明保护层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双层固定带,所述双层固定带包括内层与外层,所述内层下端设置有自粘贴层,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设置有弹力纤维连接带,所述内层与外层上设置有无菌棉垫层。
[0007]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主体上设置有透气微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主体下端设置有防滑贴层,所述防滑贴层内设置有压敏胶层。
[0009]进一步地,所述透明保护层上端设置有按压密封条。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对齐刻度线与抽拉软尺间距为10cm。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通过保护套主体上的对齐刻度线配合抽拉软尺,可以快速对PICC带管患者进行臂围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透明保护层与双层固定带配合,可将PICC导管输液接头端进行固定,能够对预防PICC脱管提供有效辅助,同时保障了PICC导管留置期间的安全,具有实用性,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双层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号:
[0017]1‑
保护套主体,2

肘横纹透明层,3

对齐刻度线,4

透明保护层,5

抽拉软尺,6

软尺卡扣,7

软尺卡槽,8

双层固定带,9

内层,10

外层,11

自粘贴层,12

弹力纤维连接带,13

无菌棉垫层,14

透气微孔,15

防滑贴层,16

压敏胶层,17

按压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PICC导管保护套,包括保护套主体1,所述保护套主体1上设置有肘横纹透明层2,所述肘横纹透明层2上设置有对齐刻度线3,所述肘横纹透明层2上端设置有透明保护层4,所述透明保护层4左端设置有抽拉软尺5,所述抽拉软尺5上设置有软尺卡扣6,所述透明保护层4右端设置有软尺卡槽7,所述透明保护层4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双层固定带8,所述双层固定带8包括内层9与外层10,所述内层9下端设置有自粘贴层11,所述内层9与外层10之间设置有弹力纤维连接带12,所述内层9与外层10上设置有无菌棉垫层13。
[00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的时候,通过保护套主体1套装在患者手臂上,其中通过肘横纹透明层2上设置有对齐刻度线3对准患者的肘横纹,随后可将抽拉软尺5抽出,抽拉软尺5可以围绕患者手臂一圈,随后通过软尺卡扣6扣合在软尺卡槽7上,快速测量患者臂围;其中透明保护层4可以对准患者的PICC导管导出位置,将PICC导管导出位置进行保护,其中上端设置了可以调节位置的双层固定带8,通过自粘贴层11固定在保护套主体1上,调节好位置,可对引出的PICC导管进行夹持,将PICC导管夹持在内层9与外层10之间,利用无菌棉垫层13夹持保护,避免污染PICC导管暴露在外的位置。
[002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保护套主体1上设置有透气微孔14,增加透气性。
[002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保护套主体1下端设置有防滑贴层15,所述防滑贴层15内设置有压敏胶层16,提高了固定稳定性,避免滑动。
[002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透明保护层4上端设置有按压密封条17,可对内部进行封闭。
[002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对齐刻度线3与抽拉软尺5间距为10cm。
[0025]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
[0026]本技术通过保护套主体上的对齐刻度线配合抽拉软尺,可以快速对PICC带管患者进行臂围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透明保护层与双层固定带配合,可将PICC导管输液接头端进行固定,能够对预防PICC脱管提供有效辅助,同时保障了PICC导管留置期间的安全,具有实用性,值得推广。
[00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PICC导管保护套,包括保护套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主体(1)上设置有肘横纹透明层(2),所述肘横纹透明层(2)上设置有对齐刻度线(3),所述肘横纹透明层(2)上端设置有透明保护层(4),所述透明保护层(4)左端设置有抽拉软尺(5),所述抽拉软尺(5)上设置有软尺卡扣(6),所述透明保护层(4)右端设置有软尺卡槽(7),所述透明保护层(4)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双层固定带(8),所述双层固定带(8)包括内层(9)与外层(10),所述内层(9)下端设置有自粘贴层(11),所述内层(9)与外层(10)之间设置有弹力纤维连接带(12),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艳妮高联花马静杨俊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