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熵锂合金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高熵锂合金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锂离子电池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成功商业化以来,已成为当下最流行的移动储能方式之一,促进了消费电子、电力交通、军工产品及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于石墨负极(372mAh/g)的锂离子电池越来越难以满足日益增长市场需求。金属锂具有超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mAh/g)、最低的电化学电位(
‑
3.04V vs标准氢电极)和超低的密度(0.53g/cm3),是下一代锂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圣杯”。
[0003]金属锂负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均匀的锂沉积行为导致大量的锂枝晶生成,而锂枝晶有可能会刺穿隔膜,引发电池短路,引起电池着火和爆炸等安全问题。此外,无“宿主结构”的锂沉积及“死锂”的产生还导致金属锂负极的体积膨胀,由此引起电池出现形变,缩短循环寿命。上述这些原因导致金属锂负极的商业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迄今尚未量产应用。
[0004]为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熵锂合金负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熵锂合金负极制备方法包括:采用高温熔融冶金的方式获得含锂元素及多种金属/非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液体;将高熵合金液体利用降温冷却过程的相分离作用,得到含有锂合金相及非锂合金相的多相高熵合金负极材料;其中,高熵锂合金负极材料中的锂原子占总原子比为20~50%,其他金属和/或非金属占总原子比为1~5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熵锂合金负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熵锂合金负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高温下,获得锂与其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的熔融合金液体;步骤二,将熔融合金液体冷却至室温,得到高熵锂合金负极材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熵锂合金负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在300~1000℃的温度条件下将金属锂与其他多种金属和/或非金属加热熔融得到高熵合金液体。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熵锂合金负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其他金属和/或非金属元素为Na、K、Mg、Ca、Ba、Ni、Zn、Al、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泽,邢健雄,陈筱筱,魏超慧,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