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镀液净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镀液净化设备,包括电镀液净化箱;所述电镀液净化箱顶部固接有进液口;所述电镀液净化箱内侧壁固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电镀液净化箱内侧壁固接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位于隔离板上方;所述电镀液净化箱设有滑杆;所述滑杆贯穿电镀液净化箱侧壁且与电镀液净化箱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杆远离电镀液净化箱的一端端部固接有把手,通过在电镀液净化箱内部设有第一过滤板,当电镀液进入到电镀液净化箱内部时,可以对电镀液进行过滤,进而减少电镀液内微粒的残留,减少电镀液自身对微粒进行处理产生的损耗,增加了电镀液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电镀液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电镀液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液净化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电镀液净化
,具体的说是一种电镀液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镀液是一种能够对镀层进行加工美化的一种化学混合液体,广泛用于电镀行业。
[0003]电镀液主要由主盐和导电盐组成主要部分,混合缓冲剂、添加剂和阳极活性剂构成常用的电镀溶液,在对镀层进行加工时,电镀液能够增加镀层的光亮度,可以减去镀层抛光的工序,同时通过电镀液可以降低镀层内应力,进而增加镀层的韧性。
[0004]在长时间的作用观察中发现,电镀液内易存在有一定含量的微粒,这些微粒会被电镀液催化还原,因此电镀液内的主盐成分易在对这些微粒处理时产生消耗,进而造成电镀液失效或者报废的情况,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镀液净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镀液净化设备,包括电镀液净化箱;所述电镀液净化箱顶部固接有进液口;所述电镀液净化箱内侧壁固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电镀液净化箱内侧壁固接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位于隔离板上方;所述电镀液净化箱设有滑杆;所述滑杆贯穿电镀液净化箱侧壁且与电镀液净化箱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杆远离电镀液净化箱的一端端部固接有把手;所述滑杆另一端固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位于第一过滤板上方;所述电镀液净化箱侧壁开设有排液口。
[0007]优选的,所述隔离板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侧壁固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固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端部固接有一对打捞网且为对称设置;所述电镀液净化箱底部开设有进气口。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板底部固接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端部固接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顶部固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二过滤板顶部固接有多个第一磁块;所述刮板顶部固接有多个第二磁块;所述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位置相对应。
[0009]优选的,所述电镀液净化箱内侧壁固接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端部固接有小磁球;所述小磁球与第二磁块位置相对应。
[0010]优选的,所述打捞网侧壁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打捞网为固接。
[0011]优选的,所述导流板底部固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网孔。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镀液净化设备,通过在电镀液净化箱内部设有第一过滤板,当电镀液进入到电镀液净化箱内部时,可以对电镀液进行过滤,进而减少电镀液内微粒的残留,减少电镀液自身对微粒进行处理产生的损耗,增加了电镀液的使用寿命,同时通
过设有刮板,能够在第一过滤板上堆积过多微粒残留时,对第一过滤板表面进行清理,减少微粒堆积对第一过滤板过滤效果的影响,进而提高了第一过滤板对电镀液的净化效果。
[0014]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镀液净化设备,通过进气口向电镀液净化箱电镀液内注入空气对电镀液内的微粒进行分离,进一步减少电镀液内微粒的含量,同时通过打捞网对产生泡沫和浮渣进行打捞,减少泡沫和浮渣长时间存在导致的破裂和分离,使微粒对电镀液进行再次污染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对电镀液的净化作用。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中电镀液净化箱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电镀液净化箱的剖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第一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中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1]图6是本技术中橡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电镀液净化箱;11、进液口;111、隔离板;112、通孔;113、排液口;12、第一过滤板;13、滑杆;14、把手;15、刮板;2、伺服电机;21、进气口;22、连接杆;221、凹槽;23、打捞网;3、弹簧;31、第二过滤板;32、第一磁块;33、固定杆;34、第二磁块;4、弹性杆;41、小磁球;5、导流板;6、固定板;7、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镀液净化设备,包括电镀液净化箱1;所述电镀液净化箱1顶部固接有进液口11;所述电镀液净化箱1内侧壁固接有隔离板111;所述隔离板111侧壁开设有通孔112;所述电镀液净化箱1内侧壁固接有第一过滤板12;所述第一过滤板12位于隔离板111上方;所述电镀液净化箱1设有滑杆13;所述滑杆13贯穿电镀液净化箱1侧壁且与电镀液净化箱1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杆13远离电镀液净化箱1的一端端部固接有把手14;所述滑杆13另一端固接有刮板15;所述刮板15位于第一过滤板12上方;所述电镀液净化箱1侧壁开设有排液口113,工作时,位于电镀液净化箱1内部的隔离板111将电镀液净化箱1内部分隔成过滤腔和分离腔,上方的为过滤腔,下方的分离腔,通过将需要净化的电镀液从进液口11处导入到电镀液净化箱1的内部,此时进入到电镀液净化箱1内部的电镀液会经过第一过滤板12,当电镀液经过第一过滤板12时,位于电镀液液体内的部分微粒会被第一过滤板12所过滤,使电镀液能够通过第一过滤板12,而电镀液内混合的部分微粒被阻挡在第一过滤板12上,被过滤后的电镀液会继续向下流动,通过通孔112从过滤腔进入到分离腔,被过滤净化后的电镀液可以通过排液口113从电镀液净化箱1的内部流出,同时当第一过滤板12被长时间使用后,在第一过滤板12的表面会产生微粒堆积,进而将第一过滤板12上的过滤孔进行堵塞,使过滤效果变差,此时通过在电镀液净化箱1外部推
动把手14,使滑杆13进行滑动,进而推动刮板15在第一过滤板12上进行滑动,此步骤能够通过在电镀液净化箱1内部设有第一过滤板12,当电镀液进入到电镀液净化箱1内部时,可以对电镀液进行过滤,进而减少电镀液内微粒的残留,减少电镀液自身对微粒进行处理产生的损耗,增加了电镀液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有刮板15,能够在第一过滤板12上堆积过多微粒残留时,对第一过滤板12表面进行清理,减少微粒堆积对第一过滤板12过滤效果的影响,进而提高了第一过滤板12对电镀液的净化效果。
[0026]所述隔离板111中部开设有凹槽221;所述凹槽221内侧壁固接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输出端固接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端部固接有一对打捞网23且为对称设置;所述电镀液净化箱1底部开设有进气口21,通过在电镀液净化箱1上开设有进气口21,当电镀液在过滤腔进行过滤后进入到分离腔时,通过进气口21对电镀液净化箱1内部进行注入空气,能够使空气产生微小气泡,进而使气泡和电镀液内的微粒进行粘付,形成浮悬体,利用气泡的浮升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液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镀液净化箱(1);所述电镀液净化箱(1)顶部固接有进液口(11);所述电镀液净化箱(1)内侧壁固接有隔离板(111);所述隔离板(111)侧壁开设有通孔(112);所述电镀液净化箱(1)内侧壁固接有第一过滤板(12);所述第一过滤板(12)位于隔离板(111)上方;所述电镀液净化箱(1)设有滑杆(13);所述滑杆(13)贯穿电镀液净化箱(1)侧壁且与电镀液净化箱(1)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杆(13)远离电镀液净化箱(1)的一端端部固接有把手(14);所述滑杆(13)另一端固接有刮板(15);所述刮板(15)位于第一过滤板(12)上方;所述电镀液净化箱(1)侧壁开设有排液口(1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液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111)中部开设有凹槽(221);所述凹槽(221)内侧壁固接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输出端固接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端部固接有一对打捞网(23)且为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光济,方明涨,张宪金,徐顺绘,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展鑫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