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河滨缓冲带斑块状柳丛的栽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9992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6
寒区河滨缓冲带斑块状柳丛的栽种方法,它涉及一种寒区河滨缓冲带柳丛的栽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寒区河滨缓冲带柳丛恢复时,成行均匀扦插导致的幼苗种间竞争力弱,当年成活率低的技术问题。方法:一、确定斑块的位置与大小,清除斑块内的草本植物根系;二、选择合适的柳条品种;三、选取和整理枝条;四、扦插柳枝,即完成了寒区河滨缓冲带柳丛斑块状栽种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斑块状密集扦插的方法,保障当年新柳枝对阳光与养分的有效获取,提高了新柳枝的种间竞争能力,促进缓冲带柳丛的快速、稳定恢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获得一种寒区河滨缓冲带旗舰植被的恢复方法。植被的恢复方法。植被的恢复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寒区河滨缓冲带斑块状柳丛的栽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寒区河滨缓冲带斑块状柳丛的栽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河滨缓冲带位于河流两岸,是水生植物、野生动物重要的栖息地,也是生物迁徙的重要廊道。受农业垦殖、堤防建设、挖沙等人类活动的扰动,有相当部分的缓冲带遭到破坏。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及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下,缓冲带植被恢复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缓冲带恢复主要以退耕还湿为主,多栽种芦苇、香蒲、柳树等植物。在工程应用中,更多关注的是河滨缓冲带植物的盖度和水文连通性,植物恢复多沿河岸条带状布局,通常做法是平行江河岸线成行均匀栽植。
[0003]柳丛是多年生丛状灌木,耐旱耐淹耐瘠薄,气生根和根系都很发达,对水位波动大的河滨洪泛环境适应性极强,护岸效果也非常好,浓密的枝叶还可为水禽提供筑巢的隐蔽环境和游憩的栖木,是缓冲带恢复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一旦成为建群种,生态、环境效益俱佳,而且无需维护。扦插是寒区柳丛繁殖最简单实用和经济的方式,在草本植物稀疏的缓冲带上恢复快、效果好,但在草本植物盖度大的缓冲带上扦插时,幼苗的当年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寒区河滨缓冲带斑块状柳丛的栽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寒区河滨缓冲带斑块状柳丛的栽种方法按照以下:一、确定栽种斑块的位置和大小:选择植被稀少的地块为目标斑块;二、确定斑块间距:相邻斑块间净距为4m

6m,其中相邻斑块间东西向的净距为5m~6m,南北向的净距为4m~5m;三、栽种植物:当春季土壤化冻深度达到25

35cm时,首先人工拔除目标斑块内肉眼可见的草本植物及其根系;然后在斑块内扦插柳枝段,每个斑块内扦插的柳枝行距为15

20cm,株距为15

20cm;扦插时柳枝段粗端靠下、细端靠上,将柳枝段斜插入土中,即完成了寒区河滨缓冲带斑块状柳丛的栽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寒区河滨缓冲带斑块状柳丛的栽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斑块的长为1

2m,宽为1

2m,斑块平面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寒区河滨缓冲带斑块状柳丛的栽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当恢复区草本植物盖度高、且空间上相对均匀时,选择相对低洼的地块为目标斑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寒区河滨缓冲带斑块状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百兴刘树元欧洋崔虎祝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