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液晶膜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986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取向液晶膜(101)具备液晶分子进行了取向的液晶层(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取向液晶层中,液晶分子平行取向。取向液晶层可包含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光固化物。在取向液晶膜的制造方法中,进行使有机溶剂与取向液晶层的表面接触的表面处理。在表面处理后,可通过加热将有机溶剂除去。可经由粘接剂将表面处理后的取向液晶层(1)与光学层(4)贴合。理后的取向液晶层(1)与光学层(4)贴合。理后的取向液晶层(1)与光学层(4)贴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取向液晶膜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分子进行了取向的液晶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具有对液晶显示装置进行光学补偿、防止有机EL元件的外界光反射等功能的光学膜,使用液晶化合物在规定方向上进行了取向的液晶膜(取向液晶膜)。取向液晶膜与聚合物的拉伸膜相比双折射大,因此有利于薄型化、轻质化。在图像显示装置中,取向液晶膜作为经由粘合剂(压敏粘合剂)或粘接剂与起偏器一体层叠的偏振片,贴合于有机EL面板、液晶显示面板(例如专利文献1)。
[0003]液晶化合物可通过涂布于基板上时的剪切力、取向膜的取向限制力等,使液晶分子在规定方向上进行了取向,获得具有各种光学各向异性的取向液晶膜。例如,使具有正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向列型液晶分子与基板面平行地取向而成的平行取向(水平取向)液晶层可用作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各向异性的正A板。
[0004]在使用热致型液晶的情况下,将包含液晶化合物的溶液(液晶性组合物)涂布于基板上,以组合物中所包含的化合物成为液晶状态的方式进行加热而使液晶分子取向。在液晶性组合物包含具有光聚合性的液晶化合物(液晶单体)的情况下,使液晶分子取向后,通过利用光照射使液晶单体固化,从而使取向状态固定。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77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对于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要求更高的耐久性,要求构成图像显示装置的光学构件即使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的情况下光学特性的变化也小。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控制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参数,可降低取向液晶膜的高温环境下的相位延迟的变化。
[0010]不仅由于液晶的取向状态的影响,而且由于与液晶层相邻配置的层的影响,有时在高温环境下取向液晶膜的光学特性发生变化。例如,在经由粘合剂层(压敏粘合剂层)将取向液晶层与起偏器贴合的情况下,高温环境下几乎不产生延迟变化,而经由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将取向液晶层与起偏器贴合而成的试样在高温环境下发现有延迟上升的倾向。
[0011]鉴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向液晶膜,其即使在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的情况下光学特性的变化也小,加热耐久性也优异。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取向液晶膜具备液晶分子在规定方向上取向的取向液晶层。取向液晶层例如通过如下的步骤来形成:将含有光聚合性液晶单体的液晶性组合物涂布于支承基板上,对支承
基板上的液晶性组合物进行加热,使液晶单体呈液晶状态取向,通过光照射使液晶单体聚合或交联。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进行使有机溶剂接触取向液晶层的表面的表面处理。表面处理中,例如使用对光聚合性液晶单体具有溶解性且对光聚合性液晶单体的光固化物不溶解或难于溶解的有机溶剂。在表面处理中所使用的液体中可包含少量的树脂成分。
[0015]可在表面处理后进行加热,从取向液晶层的表面去除有机溶剂。加热温度例如为40~150℃。
[0016]进而,可经由粘接剂将表面处理后的取向液晶层与光学层贴合。作为光学层,可列举出起偏器、透明膜、取向液晶层等。取向液晶层与光学层的贴合中所使用的粘接剂可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粘接剂。
[0017]专利技术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取向液晶膜的加热耐久性优异,即使在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的情况下,延迟的变化也小。因此,适宜用作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用光学构件。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在支承基板上具备液晶层的取向液晶膜的剖面图。
[0020]图2是在液晶层的表面层叠有光学层的取向液晶膜的剖面图。
[0021]图3是在液晶层的表面层叠有光学层的取向液晶膜的剖面图。
[0022]图4是具备粘合剂层的取向液晶膜的剖面图。
[0023]图5是在液晶层的表面层叠有光学层的取向液晶膜的剖面图。
[0024]图6是表示图像显示装置的层叠构成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取向液晶膜包含液晶分子进行了取向的液晶层。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取向液晶膜的构成的剖面图,取向液晶膜101在支承基板8上具备取向液晶层1。通过在支承基板8上涂布包含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组合物,使液晶化合物在规定方向上取向后,使取向状态固定,从而形成取向液晶层1。
[0026]<液晶性组合物>
[0027]作为液晶化合物,可列举出棒状液晶化合物及圆盘状液晶化合物等。从利用支承基板的取向限制力而容易平行取向出发,作为液晶化合物优选为棒状液晶化合物。棒状液晶化合物可为主链型液晶,也可为侧链型液晶。棒状液晶化合物可为液晶聚合物,也可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物。只要聚合前的液晶化合物(单体)显示出液晶性,则聚合后可不显示液晶性。
[0028]液晶化合物优选为通过加热而显现液晶性的热致型液晶。热致型液晶随着温度变化,产生结晶相、液晶相、各向同性相的相转变。液晶性组合物中所包含的液晶化合物可为向列型液晶、近晶型液晶及胆甾醇型液晶的任一者。可在向列型液晶中添加手性剂而使其具有胆甾醇型取向性。
[0029]作为显示热致性的棒状液晶化合物,可列举出:偶氮甲碱类、氧偶氮类、氰基联苯类、氰基苯酯类、苯甲酸酯类、环己烷羧酸苯酯类、氰基苯基环己烷类、氰基取代苯基嘧啶类、烷氧基取代苯基嘧啶类、苯基二噁烷类、二苯乙炔类、烯基环己基苯甲腈类等。
[0030]作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可使用聚合物粘合剂使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状态固定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具有可通过聚合而使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状态固定的聚合性官能团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等。其中,优选为具有光聚合性官能团的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0031]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液晶单体)在1分子中具有介晶基及至少1个光聚合性官能团。液晶单体显示液晶性的温度(液晶相转变温度)优选为40~200℃,更优选为50~150℃,进一步优选为55~100℃。
[0032]作为液晶单体的介晶基,可列举出:联苯基、苯甲酸苯酯基、苯基环己烷基、氧偶氮苯基、偶氮甲碱基、偶氮苯基、苯基嘧啶基、二苯基乙炔基、苯甲酸二苯酯基、双环己烷基、环己基苯基、三联苯基等环状结构。这些环状单元的末端可具有氰基、烷基、烷氧基、卤素基等取代基。
[0033]作为光聚合性官能团,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酰基、环氧基、乙烯醚基等。其中,优选为(甲基)丙烯酰基。光聚合性液晶单体优选为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光聚合性官能团者。通过使用包含2个以上光聚合性官能团的液晶单体,将交联结构导入光固化后的液晶层,因此有取向液晶膜的耐久性提高的倾向。
[0034]作为光聚合性液晶单体,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液晶单体。例如可列举出国际公开第00/37585号、美国专利第5211877号、美国专利第4388453号、国际公开第9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取向液晶膜的制造方法,其为具备液晶分子进行了平行取向的取向液晶层的取向液晶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实施使有机溶剂接触取向液晶层的表面的表面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向液晶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表面处理后,在40~150℃下进行加热,从所述取向液晶层的表面去除所述有机溶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取向液晶膜的制造方法,其还具有如下的工序:将所述表面处理后的取向液晶层与光学层经由粘接剂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向液晶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光学层为起偏器、透明膜或其它取向液晶层。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取向液晶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粘接剂为活性能量射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畅内山友成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