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取电头上的金属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846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取电头上的金属连接件,它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设有取电部,取电部包括插接柱和内芯,插接柱的一端与壳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插接柱的另一端设有若干个插槽,内芯包括支架板,支架板限位于壳体的端部,支架板上设有若干根引脚,引脚贯穿于支架板上且与支架板固定连接,引脚的一端贯穿壳体的端部后位于相应的插槽内,壳体内设有插座,插座与壳体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壳体的另一端设有盖板,盖板与壳体密封连接,盖板上设有插口,插座内设有与若干块金属导电块,金属导电块的一端与插口相对应,金属导电块的另一端与相应的引脚的另一端铆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外部设备取电。便于外部设备取电。便于外部设备取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取电头上的金属连接件


[0001]本技术涉及取电头相关
,尤其是指一种新能源汽车取电头上的金属连接件。

技术介绍

[0002]广义新能源汽车,又称代用燃料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这类全部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也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车、乙醇汽油汽车等部分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
[0003]狭义新能源汽车可以参考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规定:新能源汽车是指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具有新技术、新结构、技术原理先进的汽车。
[0004]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零配件也在不断追随时代的步伐更新换代。在人们驾驶新能源汽车外出的过程中,因各种应急需要,时常需要用到照明灯具、电动维修工具等,而这些工具的使用需要依靠电能,故急需开发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放电插头,便于给外部设备及时充电。
[0005]中国专利号为CN216903615U,授权公告日为2022年07月05日,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放电插头,它包括插接公头和插座,所述插座的一端与插接公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插座的另一端设有接线区和指示灯,所述接线区与插座内部的其他区域相隔离,所述指示灯与插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指示灯位于接线区的侧面,所述指示灯与插接公头电连接,所述接线区内设有线扣和若干根接线柱,所述插接公头与接线柱电连接。
[0006]上述专利中,外部设备需要通过接线区进行接线,然后通过插接公头与电动汽车上的插口连接进行取电,操作不便;且其内部结构复杂,导致成本较高,安装维护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外部设备通过新能源汽车取电不便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外部设备取电的新能源汽车取电头上的金属连接件。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新能源汽车取电头上的金属连接件,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取电部,所述取电部包括插接柱和内芯,所述插接柱的一端与壳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柱的另一端设有若干个插槽,所述内芯包括支架板,所述支架板限位于壳体的端部,所述支架板上设有若干根引脚,所述引脚贯穿于支架板上且与支架板固定连接,所述引脚的一端贯穿壳体的端部后位于相应的插槽内,所述壳体内设有插座,所述插座与壳体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盖板上设有插口,所述插座内设有与若干块金属导电块,所述金属导电块的一端与插口相对应,所述金属导电块的另一端与相应的引脚的另一端铆接。
[0010]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取电部,所述取电部包括插接柱和内芯,所述插接柱的一端
与壳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柱的另一端设有若干个插槽,所述内芯包括支架板,所述支架板限位于壳体的端部,所述支架板上设有若干根引脚,所述引脚贯穿于支架板上且与支架板固定连接,所述引脚的一端贯穿壳体的端部后位于相应的插槽内,所述壳体内设有插座,所述插座与壳体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盖板上设有插口,所述插座内设有与若干块金属导电块,所述金属导电块的一端与插口相对应,所述金属导电块的另一端与相应的引脚的另一端铆接。外部设备通过插头与取电头上的插口进行插接,然后将取电部通过插接柱与电动汽车上的插接口进行连接取电,简单快捷,达到了便于外部设备取电的目的;金属导电块与相应的引脚铆接,来代替传统的软线焊接,不仅使得构件的变形量小,而且还使得壳体内部结构更为简洁、清晰明了,便于安装维护。
[0011]作为优选,若干根引脚分别为火线引脚、零线引脚、地线引脚和CC引脚,所述火线引脚和零线引脚以地线引脚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火线引脚、零线引脚、地线引脚和CC引脚均贯穿于支架板上且均与支架板固定连接,所述火线引脚的一端、零线引脚的一端、地线引脚的一端和CC引脚的一端均贯穿壳体的端部后位于相应的插槽内,便于与电动汽车上的插接口进行插接取电,所述火线引脚的另一端、零线引脚的另一端、地线引脚的另一端和CC引脚的另一端均与插座电连接,便于将取得的电通过插座连接输送给外部设备,使用方便快捷。
[0012]作为优选,所述插口包括三插孔和二插孔,提高外部设备的插头与插口的适配性,利于提高实用性;若干块金属导电块包括火线金属导电块、零线金属导电块和地线金属导电块,所述火线金属导电块和零线金属导电块以地线金属导电块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火线金属导电块的一端设有两个夹持部一,所述夹持部一位于插座内,两个夹持部一分别与三插孔和二插孔相对应,所述火线金属导电块的另一端设有金属连接片一,所述金属连接片一的一端与火线金属导电块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所述金属连接片一的另一端贯穿插座且与火线引脚铆接,所述零线金属导电块通过相应的金属连接片一贯穿插座与零线引脚铆接,所述地线金属导电块的一端设有夹持部二,所述夹持部二位于插座内且与三插孔相对应,所述地线金属导电块的另一端设有金属连接片二,所述金属连接片二的一端与地线金属导电块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所述金属连接片二的另一端贯穿插座后与地线引脚铆接。火线金属导电块和零线金属导电块分别设置两个夹持部一,并通过两个夹持部一分别与三插孔和二插孔相对应,提高外部设备插头连接时的适配性的同时,减少了壳体内部的零部件,利于节约成本,且使得取电头的体积较小,便于携带;火线金属导电块和零线金属导电块分别通过其上的金属连接片一与相应的引脚铆接,同时,地线金属导电块通过金属连接片二与其相应的引脚铆接,来代替传统的软线焊接,不仅使得构件的变形量小,而且还使得壳体内部结构更为简洁、清晰明了,便于安装维护。
[0013]作为优选,所述火线引脚、零线引脚和地线引脚的形状结构均相同,所述火线引脚为管状,所述火线引脚位于插槽内的一端密封,所述火线引脚的另一端设有颈部,所述颈部的直径小于火线引脚的直径,所述颈部的一端与火线引脚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所述颈部的另一端设有喇叭口,所述金属连接片一的左右两侧和金属连接片二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颈部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火线金属导电块上的金属连接片一通过卡槽与颈部相匹配铆接于火线引脚的另一端内,所述零线金属导电块上的金属连接片一通过卡槽与颈部相匹配铆接
插座,9. 限位管,10. 限位柱,11. 盖板,12. 插口,13. 火线引脚,14. 零线引脚,15. 地线引脚,16. CC引脚,17. 三插孔,18. 二插孔,19. 金属导电块,20. 火线金属导电块,21. 零线金属导电块,22. 地线金属导电块,23. 夹持部一,24. 金属连接片一,25. 夹持部二,26. 金属连接片二,27. 颈部,28. 喇叭口,29. 卡槽,30. 安装槽,31. 挡板,32. 腔体,33. 插接孔,34. 卡块,35. 卡接槽,36. 指示灯,37. 避让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9]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取电头上的金属连接件,其特征是,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有取电部(2),所述取电部(2)包括插接柱(3)和内芯(4),所述插接柱(3)的一端与壳体(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柱(3)的另一端设有若干个插槽(5),所述内芯(4)包括支架板(6),所述支架板(6)限位于壳体(1)的端部,所述支架板(6)上设有若干根引脚(7),所述引脚(7)贯穿于支架板(6)上且与支架板(6)固定连接,所述引脚(7)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端部后位于相应的插槽(5)内,所述壳体(1)内设有插座(8),所述插座(8)与壳体(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设有盖板(11),所述盖板(11)与壳体(1)密封连接,所述盖板(11)上设有插口(12),所述插座(8)内设有与若干块金属导电块(19),所述金属导电块(19)的一端与插口(12)相对应,所述金属导电块的另一端与相应的引脚(7)的另一端铆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取电头上的金属连接件,其特征是,若干根引脚(7)分别为火线引脚(13)、零线引脚(14)、地线引脚(15)和CC引脚(16),所述火线引脚(13)和零线引脚(14)以地线引脚(15)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火线引脚(13)、零线引脚(14)、地线引脚(15)和CC引脚(16)均贯穿于支架板(6)上且均与支架板(6)固定连接,所述火线引脚(13)的一端、零线引脚(14)的一端、地线引脚(15)的一端和CC引脚(16)的一端均贯穿壳体(1)的端部后位于相应的插槽(5)内,所述火线引脚(13)的另一端、零线引脚(14)的另一端、地线引脚(15)的另一端和CC引脚(16)的另一端均与插座(8)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取电头上的金属连接件,其特征是,所述插口(12)包括三插孔(17)和二插孔(18),若干块金属导电块(19)包括火线金属导电块(20)、零线金属导电块(21)和地线金属导电块(22),所述火线金属导电块(20)和零线金属导电块(21)以地线金属导电块(22)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火线金属导电块(20)的一端设有两个夹持部一(23),所述夹持部一(23)位于插座(8)内,两个夹持部一(23)分别与三插孔(17)和二插孔(18)相对应,所述火线金属导电块(20)的另一端设有金属连接片一(24),所述金属连接片一(24)的一端与火线金属导电块(20)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所述金属连接片一(24)的另一端贯穿插座(8)且与火线引脚(13)铆接,所述零线金属导电块(21)通过相应的金属连接片一(24)贯穿插座(8)与零线引脚(14)铆接,所述地线金属导电块(22)的一端设有夹持部二(25),所述夹持部二(25)位于插座(8)内且与三插孔(17)相对应,所述地线金属导电块(22)的另一端设有金属连接片二(26),所述金属连接片二(26)的一端与地线金属导电块(22)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所述金属连接片二(26)的另一端贯穿插座(8)后与地线引脚(15)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伊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冬蝉温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