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光结构、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2110241882.0,原申请日是2021年03月04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申请涉及光伏组件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反光结构、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3]随着光伏行业的迅速发展,光伏组件的高功率化是行业追求的目标。由于光伏组件中的电池片存在片间隙和串间隙,会造成光能不能充分利用。为了减少光能在片间隙和串间隙处的损失,目前研发有无片间隙的光伏组件,但是,串间隙处的光能损失尚不能有效解决,不能实现光电转换效率的最大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光结构、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光能在串间隙处损失的问题。
[0005]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光结构,其中,所述反光结构由至少一个在电池串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反光条构成,所述反光条用于将光伏组件内位于串间隙位置处的光和/或所述光伏组件边缘处的光反射至电池片上。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结构由至少一个在电池串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反光条(7)构成,所述反光条(7)用于将光伏组件内位于串间隙(14)位置处的光和/或所述光伏组件边缘处的光反射至电池片上;所述反光条(7)包括膜层本体(71)和至少一个缓冲膜(72),所述缓冲膜(72)固定设置于所述膜层本体(71),所述缓冲膜(72)包括斜面,所述膜层本体(71)上远离所述电池片的一面贴合于所述斜面和所述缓冲膜(72)在所述膜层本体(71)长度方向上的两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结构由两个以上的所述反光条(7)构成,各个反光条(7)之间相互平行,且相邻两个反光条(7)之间间隔有相等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与相邻两个电池片的搭接面位置对应,且所述斜面与所述搭接面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层本体(71)靠近所述电池片的一面上设置有条形凸起(714),所述条形凸起(714)在所述膜层本体(7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包括第一反光面(7141)和第二反光面(714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层本体(71)设置于所述光伏组件的边缘,所述第一反光面(714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反光面(7142)的长度,所述第一反光面(7141)朝向所述电池片所在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膜(72)的最大厚度(b)范围值为160~210um,所述斜面的长度(a)范围值为150~210mm,所述斜面倾斜的角度(θ)范围值为0.09
°
~0.16
°
。7.根据权利要求1
‑
6任一项所述的反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层本体(71)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胶膜层(713)、衬底层(712)和功能层(711),所述胶膜层(713)用于固定贴附于所述光伏组件的背板(6)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711)包括金属层或无机材料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711)为二氧化钛层或釉层。10.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
9任一项所述的反光结构,所述光伏组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背板(6)、所述反光结构、背面封装胶膜(5)、电池串、正面封装胶膜(4)和盖板(3),所述反光结构与相邻两个电池串之间的串间隙(14)对齐。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串包括多个半片电池片(1),所述半片电池片(1)包括形成于所述半片电池片(1)两侧的切割部和连接部,一个半片电池片(1)的连接部与另一个半片电池片(1)的切割部搭接并固定。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倒角(12),所述反光结构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凸缘部(73),所述凸缘部(73)与所述倒角(12)位置对齐。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凸缘部(73)之间间隔的距离为78~82mm,或,103~107mm。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部(73)在所述反光结构的宽度方向上凸出的长度为3mm~5mm。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汇流条(8),所述反光结构与所述汇流条(8)位置对齐。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层本体(71)靠近电池片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条形凸起(715)和第二条形凸起(716),所述第一条形凸起(715)上设置有第一反光部(7151),所述第二条形凸起(716)上设置有第二反光部(7161),所述第一反光部(7151)和所述第二反光部(7161)分别向所述汇流条(8)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倾斜,以将照射至所述汇流条(8)所在位置处的光反射至所述汇流条(8)两侧的电池片上。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结构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与所述串间隙(14)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对齐。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条(7)的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涛,陶武松,王路闯,白杨,
申请(专利权)人: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