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调节差速阻尼力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644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调节差速阻尼力差速器,包括行星轴、行星齿轮、花键轴、半轴齿轮和差壳,两组花键轴和半轴齿轮设置在行星轴与行星齿轮组成的传动组两侧,差壳包裹整体,每件半轴齿轮的外花键柄部上有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第一摩擦片与半轴齿轮外花键柄部连接,第二摩擦片与差壳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可根据第一摩擦片与第二摩擦片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使半轴齿轮与差壳相互转动或相对静止,当半轴齿轮与差壳相互转动时,则差速器进行差速运动,当半轴齿轮与差壳相对静止时,则差速器的差速运动停止,此时速度同步或速度差减小。或速度差减小。或速度差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调节差速阻尼力差速器


[0001]本技术涉及自调节差速阻尼力差速器。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为适应过弯等行驶模式,左右轮之间采用差速器进行连接,以产生不同的速度比,但一般的差速器只有差速一种模式,因此当无需进行差速的时候,传动效果较差,能耗就会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涉及自调节差速阻尼力差速器,可在差速与同速之间进行调节。
[0004]为实现这一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结构是:自调节差速阻尼力差速器,包括两根交叉设置的行星轴,每根行星轴两端对称连接两个行星齿轮组成传动组,传动组两侧对称设置两根花键轴,每根花键轴端部设置一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整体外侧包裹差壳,所述花键轴表面排布花键,半轴齿轮后方的花键柄上设有一平垫,平垫后方依次排布有多片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依次交错排布,第一摩擦片设置有内花键,第一摩擦片与半轴齿轮的柄部外花键连接,第二摩擦片外缘设置凸台,第二摩擦片通过凸台与差壳连接。
[0005]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可根据第一摩擦片与第二摩擦片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使半轴齿轮与差壳相互转动或相对静止,当半轴齿轮与差壳相互转动时,则差速器进行差速运动,当半轴齿轮与差壳相对静止时,则差速器的差速运动停止,此时速度同步或速度差减小。
附图说明
[0006]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0007]图1是本技术剖视结构图;
[0008]图2是所述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是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与花键轴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11]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12]如图1所示的自调节差速阻尼力差速器,包括两根交叉设置的行星轴8,每根行星轴8两端对称连接两个行星齿轮7组成传动组,传动组两侧对称设置两根花键轴3,每根花键
轴3端部设置一半轴齿轮1与行星齿轮啮合,整体外侧包裹差壳2,所述花键轴3表面排布花键,半轴齿轮1后方的柄部的外花键上设有一平垫6,平垫6后方依次排布有多片第一摩擦片4和第二摩擦片5,第一摩擦片4和第二摩擦片5依次交错排布,如图2、图3所示,第一摩擦片4的内孔为内花键,第一摩擦片4与半轴齿轮1的柄部外花键连接,第二摩擦片5外缘设置凸台,第二摩擦片5通过凸台与差壳2连接。
[0013]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当传递给差壳的扭矩足够大的时候,扭矩传递到半轴齿轮,由于端面收到轴向的正压力,一侧的半轴齿轮向后压紧,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的摩擦力变大,从而使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减小直至没有,此时两端的花键轴之间由差壳进行传动,两端花键轴的转速接近或相同。当正压力减小,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相对传动,第一摩擦片与第二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此时两侧的花键轴之间通过行星齿轮进行传动,造成差速转动。
[0014]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调节差速阻尼力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交叉设置的行星轴,每根行星轴两端对称连接两个行星齿轮组成传动组,传动组两侧对称设置两根花键轴,每根花键轴端部设置一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整体外侧包裹差壳,所述花键轴表面排布花键,半轴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孝荣徐海峰张哲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全华丰精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