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药液式敷料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60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自带药液式敷料包,包括由上至下的储液层(1)、吸液层(2)和渗液层(3);所述的储液层(1)包括储液层外边(11)、储液包(12)、导入包(15);所述的储液包(12)和导入包(15)之间通过压力封隔口(14)冲开连通,在所述的储液包(12)上开有注液口(13),在所述的导入包(15)底部开有渗液口(16),所述的渗液层(3)包括渗液无纺布(31)和渗液层外边(32),所述的储液层外边(11)的底部边框带有粘胶。优点是按照敷料规格,利用压力差将药液通过封隔口挤入,不造成浪费及污染。黏贴式固定,不容易脱落;自带防挥发锁水保护膜,药液不挥发,完全吸收。敷料自带药液,使用及携带方便。使用及携带方便。使用及携带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带药液式敷料包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外敷敷药
,具体涉及一种可自行挤压注入药液式自带药液式敷料包。

技术介绍

[0002]在当今“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理念的影响下,敷药疗法这一中医外治法园地中具有许多优越性的自然疗法之花,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敷药疗法是以中医学为理论基础,根据不同的病证,选择相应的药物,制成膏、丹、丸、散、糊、锭等制剂,敷于相应的体表部位或穴位上,通过药物的经皮吸收或对体表部位及穴位的刺激,来调节人体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等的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针对需要药液湿敷的患者,如丹毒患者使用硫酸镁或依沙吖定溶液湿敷,既往通常使用多层纱布浸湿药液,敷于患者患处,为防止药液挥发及流淌,外敷塑料膜包裹。这样的敷药方式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倾倒药液掌握不好用量,造成药液浪费;2、固定不牢,纱布敷料容易滑脱;3、药液流淌容易造成污染;4、反复倾倒容易污染药液;5、使用及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至少一项缺陷或改进,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自行挤压注入药液式自带药液式敷料包,该敷药包可以通过挤压式注入,且敷药方便无污染。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带药液式敷料包,包括由上至下的储液层、吸液层和渗液层;所述的储液层包括储液层外边、储液包、导入包;所述的储液包和导入包之间通过压力封隔口冲开连通,在所述的储液包上开有注液口,在所述的导入包底部开有渗液口,所述的渗液层包括渗液无纺布和渗液层外边,所述的储液层外边的底部边框带有粘胶。
[0005]优选的,所述的储液层、吸液层、渗液层边缘通过压力粘连。
[0006]优选的,所述的吸液层材质为脱脂纱布,所述的吸液层为4层脱脂纱布。
[0007]优选的,所述的储液包和导入包总面积与吸液层和渗液无纺布面积相同。
[0008]优选的,所述的储液层外边的底部边框宽度为3cm。
[0009]优选的,所述的渗液层外边的边框宽度为1cm。
[0010]优选的,所述的吸液层的尺寸为16*12cm。
[0011]优选的,所述的压力封隔口的长度为2cm。
[0012]优选的,所述注液口采用螺旋拧紧式盖口。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按照敷料规格,利用压力差将药液通过封隔口挤入,不造成浪费及污染。2、黏贴式固定,不容易脱落;3、自带防挥发锁水保护膜,药液不挥发,完全吸收。4、敷料自带药液,使用及携带方便。通过压力差由封隔口挤入,现用现配,操作及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自带药液式敷料包分层结构图。
[0015]图2为储液层底面示意图。
[0016]图中标记:1

储液层,2

吸液层,3

渗液层,11

储液层外边,12

储液包,13

注液口,14

压力封隔口,15

导入包,16

渗液口,31

渗液无纺布,32

渗液层外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能够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18]本技术的自带药液式敷料包的具体结构包括大体三层,最上层为储液层1,中间层为吸液层2,最下层是渗液层3,三层结构均密封与包装袋中,上面所述的每一层通过边缘处压力粘连,储液层1包括储液层外边11,在中间的储液包12和导入包15,储液包12和导入包15中间通过压力封隔口14封隔,在储液包12上施压时,压力封隔口14冲开,药液从储液包12进入到导入包15中,在导入包15的底面开有一个开口叫渗液口16,渗液口16开在导入包15的中间位置,出口药液流入到吸液层2,吸液层2为4层脱脂纱布,药液在吸液层2均匀渗透后,渗透到渗液无纺布31,在渗液无纺布31的外边为渗液层外边32,撕掉渗液层外边32后,渗液无纺布31直接敷于患处,从尺寸上看,最上面的储液包12和导入包15的总尺寸是长宽16*12cm,吸液层2的尺寸为长宽16*12cm,渗液无纺布31的尺寸为16*12cm,最上面的储液层外边11多出储液包12和导入包15的边框尺寸为3cm的粘胶,最下层的渗液层外边32多出渗液无纺布31的边框尺寸为1cm,储液包12与导入包15是中间带有隔开的一体结构,中间的隔开只在中间处开有2cm长的压力封隔口14,在储液包12上开有注液口13,上面的封盖采用螺旋拧紧式。
[0019]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撕掉敷料包外包装,首先根据敷药配比将配比好的药液通过注液口13注入到储液包12中,再通过人为压力从三个方向向导入包15方向挤压,冲破压力封隔口14,药液进入导入包15,导入包15下面有渗液口16,药液通过渗液口16渗透到吸液层2中,吸液层2均匀药液后,渗透到渗液无纺布31中,撕掉渗液层外边32,渗液无纺布31直接敷于患处,周边通过储液层外边11的边框粘胶固定在皮肤上,待敷药完成,直接撕掉敷药包即可。
[00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药液式敷料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的储液层(1)、吸液层(2)和渗液层(3);所述的储液层(1)包括储液层外边(11)、储液包(12)、导入包(15);所述的储液包(12)和导入包(15)之间通过压力封隔口(14)冲开连通,在所述的储液包(12)上开有注液口(13),在所述的导入包(15)底部开有渗液口(16),所述的渗液层(3)包括渗液无纺布(31)和渗液层外边(32),所述的储液层外边(11)的底部边框带有粘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药液式敷料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层(1)、吸液层(2)、渗液层(3)边缘通过压力粘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药液式敷料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液层(2)材质为脱脂纱布,所述的吸液层(2)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睿陶丹丹王凤张帆王艳曲晓丽乔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