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卒中偏瘫患者用康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954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脑卒中偏瘫患者用康复系统。系统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相耦合的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处理器包括:第一处理器,获取由仅佩戴于被监护对象的患侧上下肢的穿戴式设备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被监护对象历史康复数据来确定与之对应的康复指导等级;第三处理器,其被配置为在确定当前模式为康复指导模式时以调整预设的康复指导等级的方式基于第一处理器从行为数据中所提取到的至少一个运动特征值之间的阶段属性关联规则以及预设的康复指导等级来判断其行为数据是否满足康复要求,并在满足康复要求时将动作达标信息传递至周边的由监护人员所携带的至少一个移动数字设备。护人员所携带的至少一个移动数字设备。护人员所携带的至少一个移动数字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卒中偏瘫患者用康复系统
[0001]本分案申请的原始基础是申请号为CN202010214132X,申请日为2020年03月24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脑卒中偏瘫患者用离床预警系统”的专利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康复
,尤其涉及一种脑卒中偏瘫患者用康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3]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CVA),是一种因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包括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和出血性卒中(Hemorrhagic Stroke)两类。脑卒中作为一类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因其发病率、死亡率、复发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高血糖增加中风风险,糖尿病患者中风发病率是正常人的四倍,高血糖通过多种途径损伤脑血管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血管壁弹性和硬度,出现血管内膜斑块形成、狭窄、闭塞等病理改变,由于血脂异常、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并发症导致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受损,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症状。
[0004]脑卒中会造成上运动神经元的损伤,常常导致中枢性的瘫痪,造成肢体的功能障碍,包括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其中的阴性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肌力的下降、运动控制能力的降低及肢体协调性的下降等;而阳性症状包括反射亢进、痉挛程度的增加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运动协调障碍模式:如共同收缩、异常协同运动等。而脑中风偏瘫后的异常协同运动模式已经成为了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典型特征,这些异常的运动模式阻碍了正常运动模式的完成,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性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据全国第三次国民死因调查统计,国内第一大死亡原因是脑卒中,幸存者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40%为重度残疾,包括肢体、语言、认知等方面的障碍,常见且对患者影响最大的是运动功能障碍,尤以偏瘫最常见。70%以上的患者不同程度的丧失生活及工作能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of Daily Living,ADL)能力。据相关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治疗期、康复治疗阶段、返回社区生活中有过跌倒的比率分别为14%~64.5%、24%~47%和37.5%~73%,跌倒已成为脑卒中患者的一种发生率极高的主要并发症。
[0005]跌倒是指出现突然发生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而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跌倒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和脱臼甚至死亡等伤害,尤其对脑卒中患者,跌倒及其后果会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对跌倒的恐惧造成部分患者减少活动或其家属限制患者活动,结果导致患者自理能力下降。同时跌倒也导致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为了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发生,目前常用的方法为采用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筛选易跌倒高危人群,采取保证患者居住的环境安全、加强患者及家属防跌倒知识健康宣教、床头挂警示牌等统一措施预防患者跌倒,但以上措施缺乏针对性,目前尚无现有技术提出针对脑卒中偏
瘫患者进行离床跌倒风险预防及干预的护理装置。因此,到目前为止,跌倒尤其是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离床跌倒风险仍然是困扰医护人员的主要问题之一。
[0006]如授权公开日为2019年5月21日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8876548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看护系统,包括:睡眠监测器、信号转发器、服务器及终端设备,睡眠监测器与信号转发器连接,信号转发器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与终端设备连接;睡眠监测器采集用户的微动信号,并将微动信号发送至信号转发器;信号转发器将微动信号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微动信号,并根据微动信号得到生理特征信号,服务器根据生理特征信号得到用户的睡眠信息及活动信息,并将睡眠信息及活动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活动信息包括:用户在床或离床,睡眠信息包括:用户的睡眠状态及用户的睡眠质量。该看护系统根据用户的生理特征信号获取得到用户的睡眠信息及活动信息,从而实现看护的智能化,有效的增加看护力度。
[0007]又如公开日为2020年2月28日的公开号为CN 110853299A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儿童防掉床和离床检测报警装置,在床的一侧设置床栏(1),还包括安装在床头一侧的光电发射管LED 1(2),安装在床头另一侧的光电接收管V1(3),光电接收管V1用来接收光电发射管LED 1的发射信号,在床头的另一侧安装无线发射器(4),与无线发射器对应的无线接收器安装在儿童身上,在床下安装红外传感器IRX(5),还包括与光电发射管LED 1、光电接收管V1、无线发射器、红外传感器IRX连接的外围电路;其所设置的报警装置能够时刻对儿童的睡觉状态进行监控,当儿童不慎掉床或是离床时,能够发出警报。
[0008]针对上述专利文献所存在的预警性差的问题,如下现有技术提出了具有较好预警性的技术方案:
[0009]例如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8月31日的授权公告号为CN 103824418B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离床监护的报警系统,该离床监护的报警系统包括两个压电薄膜传感器、处理器以及报警器。两个压电薄膜传感器沿床的长边延伸方向依次铺设在床上,并同步连续采集来自床上的压力信号。处理器根据两个压力信号分别形成床上人体的两个周期性生理特征信号,并在两个周期性生理特征信号同步中断时,判断人体摔落离床,而在两个周期性生理特征信号前后中断时,判断人体先是坐起再起身自行离床。报警器在摔落离床时发出报警提示。其报警系统能及时发现人体摔落离床,便于做出迅速的补救措施。该专利文献还涉及安装有该离床监护的报警系统的床、与该离床监护的报警系统配套使用的离床监护的报警装置及其报警方法。
[0010]现有的如上述专利文献所提出的离床报警装置要实现离床报警的功能,必须是在被监护对象的行动能力非常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因为其装置判断人体是否自行离床得先判断人体是否直立坐起身,从仰卧姿势直接转换为坐姿的过程对被监护对象的腹部力量要求非常大,该动作对于行动不便的例如脑卒中偏瘫患者此类人群而言是不可能完成的动作,因而上述装置无法适用于行动不便的例如脑卒中偏瘫患者此类人群的离床报警,只会增大误警率。
[0011]又例如公开日为2019年5月17日的公开号为CN 109757928A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防摔智能婴儿床,至少包括婴儿床本体和与婴儿床本体固接的婴儿床床架,防摔智能婴儿床还包括婴儿翻越检测模块、若干个手部行为检测模块和若干个脚部行为检测模块。在至少一个特定事件发生之时,通过若干个脚部行为检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和若干个手部行为检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获取并记录该特定事件发生之时防摔智能婴儿床的压力变化
信息,并且基于接收到的压力变化信息进行婴儿翻越预估分析并输出与之匹配的婴儿翻越预估结果和/或婴儿翻越风险等级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基于接收到的婴儿翻越预估结果和/或婴儿翻越风险等级向由监护人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卒中偏瘫患者用康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相耦合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处理器包括:第一处理器,获取由仅佩戴于被监护对象的患侧上下肢的穿戴式设备(1)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被监护对象历史康复数据来确定与之对应的康复指导等级;第三处理器,其被配置为在确定当前模式为康复指导模式时以调整预设的康复指导等级的方式基于第一处理器从行为数据中所提取到的至少一个运动特征值之间的阶段属性关联规则以及预设的康复指导等级来判断其行为数据是否满足康复要求,并在满足康复要求时将动作达标信息传递至周边的由监护人员所携带的至少一个移动数字设备(7),其中,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与第三处理器均设于所述穿戴式设备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用康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预设与至少一个特定姿势分别对应的用于指示在该特定姿势下可能将出现的运动特征变化趋势。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用康复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第四处理器来确定当前模式是否转换为康复指导模式并在转换为康复指导模式时指示所述系统中用于预设运动特征变化趋势的第五处理器调高其触发阈值,或是由康复指导模式转换至离床预警模式时指示所述系统中用于预设运动特征变化趋势的第五处理器调低其触发阈值。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用康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由第二处理器从佩戴于被监护对象的患侧上下肢的至少一个穿戴式设备(1)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中所提取到的运动特征值之间的与由监护人员所操作的至少一个移动数字设备(7)所确定的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结果所对应的阶段属性关联规则以及预设的风控等级来判断其行为数据是否触发预警;其中,历史数据指的是医院信息系统中所存储的被监护对象的基础信息以及就诊信息;阶段属性关联规则指的是根据由用户当前的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结果所确定的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运动特征变化趋势是指保持在某一摆放姿势下的被监护对象在无监护的情况下出现的行为;所述运动特征值至少包括由佩戴于被监护对象的患侧上肢的第一穿戴式设备(1a)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中的第一运动特征值,以及由佩戴于被监护对象的患侧下肢的第二穿戴式设备(1b)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的第二运动特征值,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中预存储有第一运动特征值与第二运动特征值之间的用于指示第一运动特征值与第二运动特征值所分别对应的运动特征变化趋势的阶段属性关联规则。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用康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器被配置为在基于监护人员对被监护对象的摆放姿势进行调整后而由监护人员通过其操作的移动数字设备(7)录入或由所述摆放姿势检测模块(6)确定调整后的摆放姿势信
息时和/或在基于处于无监护状态下的被监护对象在床垫(8)上活动肢体或是自行调节摆放姿势后而由所述摆放姿势检测模块(6)确定其自行调整后的摆放姿势信息时基于该摆放姿势信息来输出预设的与该摆放姿势相对应的且用于指示患侧肢体运动限制程度的风控等级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至所述第四处理器;所述第四处理器基于其所接收到的由所述第五处理器所确定的患肢动作数据以及由所述第三处理器所确定的风控等级数据和/或对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评价来判断是否需要针对当前在所述床垫(8)上活动肢体或是自行调节摆放姿势的被监护对象进行预警,在判断确定该患肢动作数据满足至少一个运动特征变化趋势中的至少一个模式时即满足预警条件,在触发条件时将该被监护对象的信息发送至周边的监护人员。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桂丽高兰张和艳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