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发送端
[0001]本申请属于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发送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延迟多普勒域中的多天线技术尚未有成熟的方案。由于延迟多普勒域信息与信道之间的二维卷积关系,传统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中的多天线方案在延迟多普勒域中无法直接套用。此外,现有延迟多普勒域中的多天线传输方案还存在预编码复杂度高、信道信息反馈量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发送端,能够解决现有延迟多普勒域中的多天线传输方案存在预编码复杂度高、信道信息反馈量大的问题。
[0004]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0005]发送端在L根天线上分别对延迟多普勒信息进行循环移位,获取每根天线对应的第一信息;
[0006]发送端分别通过所述L根天线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0007]其中,L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0008]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0009]获取模块,用于在L根天线上分别对延迟多普勒信息进行循环移位,获取每根天线对应的第一信息;
[0010]发送模块,用于分别通过所述L根天线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0011]其中,L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0012]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端在L根天线上分别对延迟多普勒信息进行循环移位,获取每根天线对应的第一信息;发送端分别通过所述L根天线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其中,L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移位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沿延迟方向的循环移位;沿多普勒方向的循环移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循环移位包括沿延迟方向的循环移位的情况下,所述发送端在L根天线上分别对延迟多普勒信息进行循环移位,包括:在第l根天线上,将延迟多普勒信息沿延迟方向的最后d
l
位放置在头部的d
l
位上,剩余的M
‑
d
l
位依次向后移动d
l
位;或者在第l根天线上,将延迟多普勒信息沿延迟方向的前d
l
位放置在尾部的d
l
位上,剩余的M
‑
d
l
位依次向前移动d
l
位;其中,d
l
为第l根天线上的沿延迟方向的移位个数,d
l
大于或等于1,M为延迟多普勒信息在延迟方向的索引总数,l=1,2,
…
,L。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d
l
的确定方式为:根据公式:d
l
=(l
‑
1)l
max
确定;其中,l
max
=τ
max
MΔf,τ
max
为信道的最大延迟,Δf为时间频率域的子载波间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循环移位包括沿多普勒方向的循环移位的情况下,所述发送端在L根天线上分别对延迟多普勒信息进行循环移位,包括:在第l根天线上,将延迟多普勒信息沿多普勒方向的最后p
l
位放置在头部的p
l
位上,剩余的N
‑
p
l
位依次向后移动p
l
位;或者在第l根天线上,将延迟多普勒信息沿多普勒方向的前p
l
位放置在尾部的p
l
位上,剩余的N
‑
p
l
位依次向前移动p
l
位;其中,p
l
为第l根天线上的沿多普勒方向的移位个数,p
l
大于或等于1,N为延迟多普勒信息在多普勒方向的索引总数,l=1,2,
…
,L。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
l
的确定方式为:根据公式:p
l
=(l
‑
1)k
max
确定;其中,k
max
=v
max
NT,v
max
为信道的最大多普勒,T为时间频率域的符号持续时间,T=1/Δf,Δf为时间频率域的子载波间隔。7.根据权利要求2
‑
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循环移位包括沿延迟方向的循环移位和沿多普勒方向的循环移位的情况下,所述发送端在L根天线上分别对延迟多普勒信息进行循环移位,包括:在第l根天线上,将延迟多普勒信息沿多普勒方向进行循环移位,将循环移位后的延迟多普勒信息沿延迟方向进行循环移位;或者在第l根天线上,将延迟多普勒信息沿延迟方向进行循环移位,将循环移位后的延迟多普勒信息沿多普勒方向进行循环移位;其中,l=1,2,
…
,L。
8.根据权利要求2
‑
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多普勒信息中的延迟多普勒域设置有第一保护间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保护间隔所在位置随循环移位改变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大小满足以下至少一项:在沿延迟方向进行循环移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保护间隔在延迟域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l
max
+d
max
)+1,在多普勒域的宽度大于或等于4k
max
+1;在沿多普勒方向进行循环移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保护间隔在延迟域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l
max
+1,在多普勒域的宽度大于或等于4(k
max
+p
max
)+1;其中,l
max
=τ
max
MΔf,τ
max
为信道的最大延迟,Δf为时间频率域的子载波间隔,d
max
=max{d1,d2,...d
L
},k
max
=v
max
NT,v
max
为信道的最大多普勒,T为时间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方刚,王东,孙布勒,刘昊,李淅然,单雅茹,郝亚星,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