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虚拟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35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机器人虚拟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所述控制器主体两侧壁上均设有防尘散热框架,所述防尘散热框架包括上固定座、下固定座和侧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下固定座分别固定安装在控制器主体一侧壁的上端、下端,所述侧固定座安装在上固定座、下固定座之间,所述防尘散热框架上设有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控制器主体两侧均设有防尘散热框架,可以在散热时,使使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相背运动,将防尘板组进行折叠,同时将第二折叠防尘网展开,从而可以扩大散热空间,散热效果好,不用时,使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相向运动,使第二折叠防尘网折叠,同时使防尘板组展开进行防尘工作,防尘效果好,便于使用。便于使用。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虚拟控制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相关
,具体为机器人虚拟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Robot)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如机器狗,机器猫等)。狭义上对机器人的定义还有很多分类法及争议,有些电脑程序甚至也被称为机器人。在当代工业中,机器人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机器人虚拟控制器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是控制机器人执行命令的关键。
[0003]但是,现有的机器人虚拟控制器存在以下缺点:在工作时,虚拟控制器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现有的机器人虚拟控制器散热效果不佳,虚拟控制器的内部电子元件容易因为温度过高而影响工作的效率,且虚拟控制器的防尘效果不佳,容易进入大量灰尘,从而导致内部电子元件损毁,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机器人虚拟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机器人虚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主体(1),所述控制器主体(1)两侧壁上均设有防尘散热框架(2),所述防尘散热框架(2)包括上固定座(10)、下固定座(11)和侧固定座(40),所述上固定座(10)、下固定座(11)分别固定安装在控制器主体(1)一侧壁的上端、下端,所述侧固定座(40)安装在上固定座(10)、下固定座(11)之间,所述防尘散热框架(2)上设有第一滑板(7)和第二滑板(8),所述下固定座(11)、上固定座(10)上分别设有第一滑槽(20)、第二滑槽(21),所述第一滑板(7)的底端和上端一侧均设有第二滑块(22),且第一滑板(7)两端均通过第二滑块(22)分别与第一滑槽(20)、第二滑槽(2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板(8)与第一滑板(7)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滑板(7)和第二滑板(8)之间设有第二折叠防尘网(9),所述第一滑板(7)一侧与侧固定座(40)之间设有防尘板组(6),所述第二滑板(8)与侧固定座(40)之间也设有防尘板组(6),所述第二折叠防尘网(9)和防尘板组(6)均与防尘散热框架(2)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虚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座(10)内部设有第一传动丝杆(12)和第二传动丝杆(13),所述第一传动丝杆(12)一端与第二传动丝杆(1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丝杆(13)另一端与上固定座(10)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丝杆(12)另一端与上固定座(10)一侧外壁上设有的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丝杆(12)、第二传动丝杆(13)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丝杆螺母(14)、第二丝杆螺母(15),所述第一滑板(7)、第二滑板(8)顶端分别与第一丝杆螺母(14)、第二丝杆螺母(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丝杆(12)上的纹路和第二传动丝杆(13)上的纹路呈反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虚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板组(6)包括第一防尘板(16)和第二防尘板(17),所述第一防尘板(16)和第二防尘板(17)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18)铰连,所述防尘板组(6)设有多组,且相邻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安斌要小鹏王婧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