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肥料的固体发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9336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3:25
一种生物肥料的固体发酵方法,是由各重量份的原材料,经粉碎,过筛,按比例混合,并用食用菌发酵液调节含水量,灭菌,冷却,接种食用菌菌丝体进行发酵培养,待菌丝布满菌床,经自溶、降解处理后,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经低温干燥、粉碎,制成粉状或颗粒状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组分经过食用菌繁殖发酵和复合微生物菌发酵,形成的酶系非常丰富,富含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易被植物转化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能有效防治植物病虫害和促进植物生长。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食用菌发酵液及食用菌菌丝体的充分利用,作为农作物生产中的营养源,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和实用意义。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和实用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肥料的固体发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肥料领域,除肥效外,特别兼顾药效方面的作用,对果蔬种植中的病虫害具有良好的效果,涉及一种具有药效的生物肥料的制备,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肥料的固体发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虽然传统杀虫、杀菌剂对防治病虫害有一定效果,但是用量不当或种类不适宜造成药害,也使农作物变得更为敏感,易产生抗药性,同时农药残留对环境及人类形成的潜在威胁也不容忽视。
[0003]生物肥料的使用,不仅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效改善土壤盐渍化,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同时还能通过各种有益菌的作用,有效遏制土传病害的发生,刺激作物生长,最终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利用有机物质,特别是一些加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也会增加处理成本,造成环境负担,应该合理处理开发其内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一定肥效和药效的生物肥料及生产方法。利用粪肥,加工废弃有机物质,对病虫害有防治功效的银杏外种皮、苦豆子全草加工废弃物,配合无机元素鳌合物及食用菌发酵液等营养性、功效性的物质为基质,通过接入食用菌菌丝体进行发酵,然后再经复合微生物菌剂进行发酵制得一种生物肥料。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生物肥料的固体发酵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生物肥料的固体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制成:粪肥50

70份,银杏外种皮3

5份,甜叶菊加工废弃物15

30份,苦豆子全草加工废弃物3

6份,沙棘加工废弃物5

10份,蚯蚓加工废弃物3

6份,鳌合肥15

20份,稀土0.01

0.08份,糖2

6份,豆粕5

10份,玉米芯50

100份,复合微生物菌剂3

6份;它的制备方法为:(1)将复合生物菌剂除外的其它各种原材料粉碎至70

100目,混合均匀,用食用菌发酵液调节含水量为50

60%,经110℃

115℃灭菌35

40min,冷却至室温后,得到固体培养基;(2)将上述固体培养基按重量15

20%接种量接入食用菌菌丝体,充分混合后,置于消毒后的发酵浅盘中,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置于培养发酵室,在23

26℃下发酵22

26天,待菌丝在菌盘长满后,将培养发酵室的温度提升至43

46℃保持3天,使菌丝体自溶和降解,得发酵物料;(3)将上述发酵物料倾出、摊晾放冷,打碎,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入库发酵,发酵温度为32

36℃,发酵时间为12

16天,发酵期间每隔2

3d翻堆一次,发酵后的生物肥料经不高于40℃的条件下低温干燥,再加入粉碎机打碎,过筛,经检测,制得粉状生物
肥料;或进入制粒机,制成颗粒状,经检测,制成颗粒型生物肥料;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粪肥,选自鸡粪、兔粪、羊粪、牛粪、猪粪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及两种以上的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的鳌合肥,选自氨基酸和/或腐植酸鳌合的铁、硼、锌、铜、锰、钼鳌合物的任意一种或鳌合物混合的混合物;所述的糖,选自单糖、双糖和/或多糖的任意一种;优选的单糖为葡萄糖;优选的双糖为蔗糖;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含酵母菌、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放线菌按重量2.0:1.5:1.5:1.2:1.5:1.5:1.5:1.2比例组成;上述所述的发酵浅盘的消毒是指用紫外线照射30

35min,或是用次氯酸消毒液擦拭消毒。
[0007]所述的食用菌发酵液及食用菌菌丝体由以下方法步骤制得:(1)菌种培养按常规方法,第一步制得斜面培养基:土豆200g,琼脂18

20g,葡萄糖20g,加水至1000ml,PH值自然。
[0008]取食用菌鲜菇尚未生长孢子的幼嫩子实体,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取谷粒大小的心部组织一块,接种于斜面培养基,将菌种置20

22℃下培养,7

8天后,当菌落长到蚕豆大小时,将培养温度下降至15

16℃,待菌丝长到试管斜面1/2以上时,再移入12

13℃的温度下培养,至长满斜面;本方法采用逐步降温的培养方法,其菌丝生长速度虽然略为减慢,但能使其菌丝体更为健壮,利于种子摇瓶扩大培养。
[0009]摇瓶种子培养:培养基按牛肉浸膏:蛋白胨:蔗糖:氯化钠=1%:2%:2%:0.5%的配制比例投料;将配料加适量水,加热使溶,再加水使成总液量为重量100%后,用碳酸氢钠溶液调PH至7

7.2,过滤,分装于0.5L三角瓶中,每瓶装量为0.25L,塞好棉塞,用玻璃纸包扎,于1.2

1.3kg/cm2蒸汽压力灭菌30min备用;经检验合格的试管斜面种子接种于摇瓶,在摇瓶200r/min、培养温度25

27℃,培养7天,得摇瓶种子;(2)三级发酵培养:培养基按葡萄糖、蚕蛹粉、蛋白胨、硫酸铵、磷酸二氢钾、氯化钠、碳酸钙、硫酸镁(MgSO4·
7H2O)=2%:1%:1.5%:0.5%:0.15%:0.5%:0.5%:0.075%,消泡剂适量;自然PH值;其中所述的消泡剂可选用泡敌(聚环氧丙烷甘油醚),其用量不大于培养液总重量的0.006%为宜;将上述培养基按公知的常规方法进行配制、灭菌处理;一级种子培养,将摇瓶种子接种于种子罐中,在温度为27

28℃,通气量为1:0.5

1V/V/min条件下,培养4

6天,得一级种子培养液;二级种子培养,将一级种子培养液按重量10%加入至二级培养罐中,在温度为27

28℃,通气量为1:0.5

1V/V/min条件下,培养2

3天,得二级种子培养液;发酵培养,将二级种子培养液按重量10%加入盛有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在温度为26

27℃,通气量为1:0.75

1V/V/min条件下,培养2

3天,得发酵液;在发酵培养过程中,PH值应控制在5.5左右,适当加大通风量,以防PH值下降过快,中间每隔12小时取样测糖、氮、PH、无菌度,注意控制发酵时间,过早放罐产量低,太迟放罐则菌体老化自溶,为了保障菌丝体的健壮和接种后的良好分化,经实践证明以PH值下降至
5,残糖2.5左右,氨态氮≤30mg/ml,菌球浓度达到1000

1500个/ml,或经3000r/min离心10m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肥料的固体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制成:粪肥50

70份,银杏外种皮3

5份,甜叶菊加工废弃物15

30份,苦豆子全草加工废弃物3

6份,沙棘加工废弃物5

10份,蚯蚓加工废弃物3

6份,鳌合肥15

20份,稀土0.01

0.08份,糖2

6份,豆粕5

10份,玉米芯50

100份,复合微生物菌剂3

6份;具体发酵方法是:(1)将复合生物菌剂除外的其它各种原材料粉碎至70

100目,混合均匀,用食用菌发酵液调节含水量为50

60%,经110℃

115℃灭菌35

40min,冷却至室温后,得到固体培养基;(2)将上述固体培养基按重量15

20%接种量接入食用菌菌丝体,充分混合后,置于消毒后的发酵浅盘中,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置于培养发酵室,在23

26℃下发酵22

26天,待菌丝在菌盘长满后,将培养发酵室的温度提升至43

46℃保持3天,使菌丝体自溶和降解,得发酵物料;(3)将上述发酵物料倾出、摊晾放冷,打碎,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入库发酵,发酵温度为32

36℃,发酵时间为12

16天,发酵期间每隔2

3d翻堆一次,发酵后的生物肥料经不高于40℃的条件下低温干燥,再加入粉碎机打碎,过筛,经检测,制得粉状生物肥料;或进入制粒机,制成颗粒状,经检测,制成颗粒型生物肥料;所述的食用菌发酵液及食用菌菌丝体由以下方法步骤制得:(1)菌种培养按常规方法,第一步制得斜面培养基:土豆200g,琼脂18

20g,葡萄糖20g,加水至1000ml,PH值自然;取食用菌鲜菇尚未生长孢子的幼嫩子实体,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取谷粒大小的心部组织一块,接种于斜面培养基,将菌种置20

22℃下培养,7

8天后,当菌落长到蚕豆大小时,将培养温度下降至15

16℃,待菌丝长到试管斜面1/2以上时,再移入12

13℃的温度下培养,至长满斜面;摇瓶种子培养:培养基按牛肉浸膏:蛋白胨:蔗糖:氯化钠=1%:2%:2%:0.5%的配制比例投料;将配料加适量水,加热使溶,再加水使成总液量为重量100%后,用碳酸氢钠溶液调PH至7

7.2,过滤,分装于0.5L三角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作州刘强王桂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