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窄粒径分布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及窄粒径分布球形氧化铝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机粉体
,尤其涉及一种窄粒径分布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及窄粒径分布球形氧化铝。
技术介绍
[0002]球形氧化铝因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优良的导热性能等特点,是一种常见的高性能粉体材料,其广泛应用于航天、核能、电子、生物化学等领域,在单晶蓝宝石、汽车传感器、半导体材料、高级陶瓷等材料中均有使用。
[0003]目前,球形氧化铝的生产工艺大多采用火焰熔融法。比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电子导热用球形氧化铝及制造方法》(公告号:CN107555455B,公布日:20180109)公开了一种电子导热用球形氧化铝,包括三氧化二铝,所述三氧化二铝的纯度含量不低于99.0%,平均粒径为2~150μm,球形度为不低于0.93,含水率的重量百分比为不高于0.06,真密度是3.65~3.9g/cm3,本专利技术的球形氧化铝以纯度为98.5%~99.9%,平均粒径为1.5~150μm,含水率的重量百分比为不高于0.03的三氧化二铝粉末粒子为起始原料,通过火焰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窄粒径分布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用气流分级系统对粉状的铝源进行分级处理,得到第一粉体;所述第一粉体的粒径分布较所述铝源的粒径分布窄;步骤S2,采用球化系统对所述第一粉体进行高温熔融球化和旋风分离处理,得到第二粉体;所述第一粉体的粒径分布和所述第二粉体的粒径分布存在重叠,粒径分布区间重叠率K在0.5~0.9;粒径分布区间重叠率K按照以下公式计算:K=(D
max
‑2‑
D
min
‑1)/(D
max
‑1‑
D
min
‑1),其中,D
max
‑2为第二粉体粒径分布的上限值;D
max
‑1为第一粉体粒径分布的上限值;D
min
‑1为第一粉体粒径分布的下限值;步骤S3,采用后处理系统对所述第二粉体进行清洗、磁选和干燥处理,得到第三粉体;步骤S4,采用筛分系统对所述第三粉体进行筛分处理,得到窄粒径分布球形氧化铝;所述窄粒径分布球形氧化铝的粒径分布较所述第二粉体的粒径分布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粒径分布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采用气流分级系统对铝源进行分级处理进行一次或者多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窄粒径分布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气流分级系统对铝源进行多次分级处理时,每次分级处理的对象为前次分级处理的产物,最后一次分级处理后的产物即为所述第一粉体,或者每次分级处理的对象均为未经分级处理的铝源,每次收集具有大致相同的粒径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洪,王石平,陈清利,马林,杜浩然,李坤,
申请(专利权)人:雅安百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