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微前端架构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请求,用户请求包括地址信息,地址信息用于确定待访问页面;基于地址信息,从后端获取路由表;确定与路由表匹配的至少一个目标子应用组件,向每个目标子应用组件分别发送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用于请求获取目标子应用组件对应的目标组件资源集合;获取至少一个目标子应用组件分别反馈的目标组件资源集合,并根据至少一个目标组件资源集合加载页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将传统的前端改造成微前端架构,在微前端架构中不同的子应用是独立开发部署的。可以避免前端作为一个单体应用,在由普通应用演变成一个巨石应用后不可维护的问题。一个巨石应用后不可维护的问题。一个巨石应用后不可维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微前端架构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微前端架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技术方案通常根据vue路由和CRUD封装的状态管理生成vue框架模板;根据所描述的vue框架模板对vue单页面进行开发并渲染。现有技术中,前端是一个单体应用,单体应用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跨度下,代码越来越多,打包越来越慢,进而逐渐演变成一个巨石应用,后续维护变的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微前端架构系统,以实现对前端应用的维护。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微前端架构系统的主应用基座,所述微前端架构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应用基座连接的至少一个子应用组件,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请求,所述用户请求包括地址信息,所述地址信息用于确定待访问页面;基于所述地址信息,从后端获取路由表;确定与所述路由表匹配的至少一个目标子应用组件,向每个所述目标子应用组件分别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目标子应用组件对应的目标组件资源集合;获取至少一个所述目标子应用组件分别反馈的所述目标组件资源集合,并根据至少一个所述目标组件资源集合加载页面。
[0005]可选地,基于所述地址信息,从后端获取路由表,包括:基于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用户对应的令牌token,从所述后端获取路由表。
[0006]可选地,还包括:将用户登录信息发送至所述后端,并接收所述后端发送的所述用户对应的令牌token。
[0007]可选地,还包括:在确定不存在与所述路由表匹配的子应用组件时,显示预设页面,所述预设页面用于指示所述用户不具有访问所述地址信息的权限。
[0008]可选地,还包括:对所述路由表按照预设格式进行处理,得到预设格式的路由数据;将所述预设格式的路由数据插入到全局路由变量中。
[0009]可选地,所述组件资源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脚本文件、样式文件、图片、视频和字体。
[0010]可选地,不同的子应用组件对应不同的组件资源集合。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请求,所述用户请求包括地址信息,所述地址信息用于确定待访问页面;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地址信息,从后端获取路由表;确定与所述路由表匹配的至少一个目标子应用组件;向每个所述目标子应用组件分别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目标子应用组件对应的目标组件资源集合;获取每个所述目标子应用组件分别反馈的所述目标组件资
源集合;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组件资源集合加载页面。
[0012]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用户对应的令牌token,从所述后端获取路由表。
[0013]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将用户登录信息发送至所述后端,并接收所述后端发送的所述用户对应的令牌token。
[0014]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在确定不存在与所述路由表匹配的子应用组件时,显示预设页面,所述预设页面用于指示所述用户不具有访问所述地址信息的权限。
[0015]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前端架构系统,包括:用于执行如上所述方法的主应用基座和与所述主应用基座连接的至少一个子应用组件。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传统的前端改造成微前端架构,在微前端架构中不同的子应用是独立开发部署的。可以避免前端作为一个单体应用带来的由于参与的人员、团队的增多、变迁,从一个普通应用演变成一个巨石应用后,随之而来的应用不可维护的问题。并且在微前端机构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如何显示页面的方案。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前端架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0022]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0024]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5]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
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0026]首先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介绍。
[0027]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路由的微前端架构系统。微前端架构是一种多个团队通过独立发布功能的方式,来共同构建现代化web应用的技术手段及方法策略。本专利技术是一个基于single
‑
spa架构的微前端技术实现方式,旨在帮助企业能够更简单、无痛的构建一个生产可用的微前端架构系统。本专利技术基于开源成熟的single
‑
spa框架,该框架主应用可集成任意主流js框架,使得微应用像嵌入一个内嵌框架(iframe)系统一样简单。该成果可以大大提升团队的开发效率,节省人力成本和项目维护成本,同时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用户体验及系统稳定性。
[0028]2)路由分发式: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服务器的反向代理功能,将请求路由到对应的应用上。在这个架构中,我们只需要关注应用间的数据传递方式。通常,我们只需要将当前的用户数据及登录认证状态,从A应用传递到B应用即可。
[0029]3)前端微服务化:在不同的框架之上设计通信和加载机制,以在一个页面内加载对应的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微前端架构系统的主应用基座,所述微前端架构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应用基座连接的至少一个子应用组件,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请求,所述用户请求包括地址信息,所述地址信息用于确定待访问页面;基于所述地址信息,从后端获取路由表;确定与所述路由表匹配的至少一个目标子应用组件,向每个所述目标子应用组件分别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目标子应用组件对应的目标组件资源集合;获取至少一个所述目标子应用组件分别反馈的所述目标组件资源集合,并根据至少一个所述目标组件资源集合加载页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地址信息,从后端获取路由表,包括:基于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用户对应的令牌token,从所述后端获取路由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用户登录信息发送至所述后端,并接收所述后端发送的所述用户对应的令牌toke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确定不存在与所述路由表匹配的子应用组件时,显示预设页面,所述预设页面用于指示所述用户不具有访问所述地址信息的权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路由表按照预设格式进行处理,得到预设格式的路由数据;将所述预设格式的路由数据插入到全局路由变量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资源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脚本文件、样式文件、图片、视频和字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子应用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振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移智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