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928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包括三向卡合稳固机构、承托定位机构和动态夹持防滑器,承托定位机构滑动卡接设于三向卡合稳固机构上壁,动态夹持防滑器对称分布转动设于承托定位机构上壁。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双向气压循环交互的方式实现对患者手臂的动态夹持,利用动态变化的气流输送方式将恒定气流改变为方向不断交互变化的气流,使设备不同方向的夹持器械对患者不同方向的夹持力度不断交替升降,患者手臂的夹持受力点不断变化,从而有效降低了患者手臂因长时间定力夹持而出现供血回血不足的风险,并通过简易的锁定夹持方式实现了设备与CT检查床、设备与患者之间的可靠夹持。设备与患者之间的可靠夹持。设备与患者之间的可靠夹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指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是现有医学临床中较为先进的影像检查技术,CT已成为急危重症伤病人检查救治的必备手段,在对患者进行胸腹部检查时,常需要患者将双手举过头顶,以增大肋间隙,舒展扩大胸廓,而危重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病人难以自主控制手部的挪动或保持手部静止姿态,因此,在对该类病人进行CT检查时,常因病人手部未抬起固定而造成检查结果不准确或因手部滑落检查床而造成安全事故。
[0003]现有CT检查过程中的辅助固定技术多数局限于常规躺卧位,且难以针对患者胸腹部检查时双手举过头顶的体位进行固定,现有技术对患者进行手部固定时为静态固定,即通过静止恒定的夹持力进行辅助固定,患者容易因持续夹持压迫而出现供血不足等危险情况;危重症患者在心肺CT检查过程中需要保持生命体征状态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即需要输液输氧,现有技术在对危重患者进行手部固定时,夹持过紧容易影响输液进程,夹持过松容易使患者手部脱落;现有技术普遍未考虑到设备与CT检查床之间的连接问题,难以与检查床稳固连接。
[0004]现有技术缺少一种能够与现有CT检查床稳固安装连接、能够为危重患者胸腹部CT检查提供可靠的手部动态夹持固定支撑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避免因夹持过久或夹持力度过大而造成患者供血不足并能够避免因夹持力度过小而导致患者手部脱落的固定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该设备利用双向气压循环交互的方式实现对患者手臂的动态夹持,利用动态变化的气流输送方式将恒定气流改变为方向不断交互变化的气流,使设备不同方向的夹持器械对患者不同方向的夹持力度不断交替升降,患者手臂的夹持受力点不断变化,从而有效降低了患者手臂因长时间定力夹持而出现供血回血不足的风险,并通过简易的锁定夹持方式实现了设备与CT检查床、设备与患者之间的可靠夹持。
[0006]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方案提供了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包括三向卡合稳固机构、承托定位机构和动态夹持防滑器,承托定位机构滑动卡接设于三向卡合稳固机构上壁,动态夹持防滑器对称分布转动设于承托定位机构上壁,三向卡合稳固机构包括定位基杆、侧边锁定杆和锁止杆,侧边锁定杆对称分布滑动卡接设于定位基杆侧壁,锁止杆分别滑动卡接设于侧边锁定杆下壁,承托定位机构滑动卡接设于侧边锁定杆上壁,动态夹持防滑器包括下凹半环承托板、上凸半环盖板、夹持组件和气动交互组件,下凹半环
承托板分别转动设于承托定位机构远离定位基杆的端部上壁,上凸半环盖板铰接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上壁侧沿,夹持组件分别对称分布贯穿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和上凸半环盖板上,气动交互组件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下壁,气动交互组件与夹持组件贯通连接。
[0007]其中,下凹半环承托板和上凸半环盖板的弧形壁面分别设有两组夹持组件,下凹半环承托板采用下凹的半环形设计,上凸半环盖板采用上凸的半环形设计,下凹半环承托板和上凸半环盖板的直线边缘转动连接,下凹半环承托板和上凸半环盖板相互闭合时形成圆筒形包围夹持空间。
[0008]进一步地,夹持组件包括气缸、夹持滑杆和夹板,气缸分别固定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和上凸半环盖板的外弧壁面上,夹持滑杆分别贯穿下凹半环承托板和上凸半环盖板滑动设于气缸内壁,夹板分别铰接设于夹持滑杆远离气缸的端部,下凹半环承托板上的两个气缸以下凹半环承托板的竖向对称面为镜像平面镜像对称分布设置,下凹半环承托板上的两个夹持滑杆的轴线分别指向下凹半环承托板的弧心,下凹半环承托板上的两个夹持滑杆的轴线夹角为90度,上凸半环盖板上的两个气缸以上凸半环盖板的竖向对称面为镜像平面镜像对称分布设置,上凸半环盖板上的两个夹持滑杆的轴线分别指向上凸半环盖板的弧心,上凸半环盖板上的两个夹持滑杆的轴线夹角为90度。
[0009]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气缸靠近下凹半环承托板和上凸半环盖板壁面的端部贯穿设有排气孔,气缸靠近下凹半环承托板和上凸半环盖板壁面的端部侧壁固定设有排气压头,夹持滑杆远离夹板的端部固定设有密封板,密封板滑动密贴设于气缸内壁,密封板上贯穿固定设有气门芯,排气压头设于气门芯的运动方向上。
[0010]优选地,气动交互组件包括增压泵、增压管、转换阀、转换电机、转换分隔板、转换泵、第一动态气压管、第二动态气压管、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增压泵、转换阀和转换电机分别固定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下壁,转换阀为圆柱形中空腔体设置,转换分隔板转动设于转换阀内壁,转换分隔板侧壁中部和转换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换泵贯穿固定设于转换分隔板侧壁,第一动态气压管两端分别与下凹半环承托板上的其中一个气缸和上凸半环盖板上的其中一个气缸端部贯穿固定连接,第二动态气压管两端分别与下凹半环承托板上的另一个气缸和上凸半环盖板上的另一个气缸端部贯穿固定连接,第一动态气压管两端对应的夹持滑杆的轴线在下凹半环承托板和上凸半环盖板相互闭合时恰好重叠,第二动态气压管两端对应的夹持滑杆的轴线在下凹半环承托板和上凸半环盖板相互闭合时恰好重叠且与第一动态气压管两端对应的夹持滑杆的轴线方向垂直。
[0011]进一步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分别贯穿固定设于转换阀的圆周侧壁,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靠近转换阀的端部相向设置,第一连通管远离转换阀的端部和第一动态气压管中部贯通连接,第二连通管远离转换阀的端部和第二动态气压管中部贯通连接,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靠近转换阀的端部侧壁分别贯通固定连接设有单向气阀,增压管贯通固定设于增压泵的气流输出端,增压管远离增压泵的端部与两个单向气阀贯通连接。
[0012]进一步地,定位基杆为中空腔体,定位基杆侧壁贯穿设有锁定条形孔,定位基杆内部转动设有双向螺杆,双向螺杆两端分别与定位基杆两端内壁转动连接,双向螺杆端部固定连接设有侧边锁定旋柄,侧边锁定旋柄设于定位基杆端部外侧,侧边锁定杆靠近定位基杆的端部固定设有锁定套杆,锁定套杆分别穿过锁定条形孔螺纹套设于双向螺杆外壁,侧边锁定杆下壁设有锁止滑槽,锁止滑槽内部上壁固定设有锁止齿条,侧边锁定杆上壁设有
承托调节滑槽。
[0013]进一步地,锁止杆上端分别滑动卡接设于锁止滑槽内壁,锁止杆上壁滑动贯穿设有锁止齿块,锁止杆侧壁滑动贯穿设有解锁压杆,锁止杆内侧壁转动设有解锁折杆,解锁压杆靠近解锁折杆的端部和解锁折杆的立杆段侧壁滑动铰接,锁止齿块下壁铰接设有解锁连杆,解锁连杆下端和解锁折杆的水平杆段端部铰接,锁止杆内壁固定设有锁止弹簧,锁止弹簧上端和锁止齿块下壁固定连接;在初始状态时,锁止齿块在锁止弹簧的推力作用下处于较高的位置,此时,锁止齿块上壁和锁止齿条啮合,从而使锁止杆处于锁定状态。
[0014]进一步地,承托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基块、旋钮定位轴、定位杆和定位电推杆,定位基块对称分布分别滑动卡接设于两个承托调节滑槽内壁,旋钮定位轴贯穿转动设于定位基块上壁,定位杆对称分布分别转动卡接设于两个定位基块上端外壁,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包括三向卡合稳固机构(1)和承托定位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定位机构(2)滑动卡接设于三向卡合稳固机构(1)上壁,所述三向卡合稳固机构(1)包括定位基杆(11)、侧边锁定杆(12)和锁止杆(13),所述侧边锁定杆(12)对称分布滑动卡接设于定位基杆(11)侧壁,所述锁止杆(13)分别滑动卡接设于侧边锁定杆(12)下壁,所述承托定位机构(2)滑动卡接设于侧边锁定杆(12)上壁,所述承托定位机构(2)上壁对称分布转动设有动态夹持防滑器(3),所述动态夹持防滑器(3)包括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上凸半环盖板(32)、夹持组件(33)和气动交互组件(34),所述下凹半环承托板(31)分别转动设于承托定位机构(2)远离定位基杆(11)的端部上壁,所述上凸半环盖板(32)铰接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上壁侧沿,所述夹持组件(33)分别对称分布贯穿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上,所述气动交互组件(34)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下壁,所述气动交互组件(34)与夹持组件(33)贯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的弧形壁面分别设有两组夹持组件(33),所述下凹半环承托板(31)采用下凹的半环形设计,所述上凸半环盖板(32)采用上凸的半环形设计,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的直线边缘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33)包括气缸(331)、夹持滑杆(332)和夹板(333),所述气缸(331)分别固定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的外弧壁面上,所述夹持滑杆(332)分别贯穿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滑动设于气缸(331)内壁,所述夹板(333)分别铰接设于夹持滑杆(332)远离气缸(331)的端部,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上的两个夹持滑杆(332)的轴线分别指向下凹半环承托板(31)的弧心,上凸半环盖板(32)上的两个夹持滑杆(332)的轴线分别指向上凸半环盖板(32)的弧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331)靠近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壁面的端部贯穿设有排气孔(3311),所述气缸(331)靠近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壁面的端部侧壁固定设有排气压头(3312),所述夹持滑杆(332)远离夹板(333)的端部固定设有密封板(3321),所述密封板(3321)滑动密贴设于气缸(331)内壁,所述密封板(3321)上贯穿固定设有气门芯(3322),所述排气压头(3312)设于气门芯(3322)的运动方向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交互组件(34)包括增压泵(341)、增压管(342)、转换阀(343)、转换电机(344)、转换分隔板(345)、转换泵(346)、第一动态气压管(347)、第二动态气压管(348)、第一连通管(349)和第二连通管(340),所述增压泵(341)、转换阀(343)和转换电机(344)分别固定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下壁,所述转换阀(343)为圆柱形中空腔体设置,所述转换分隔板(345)转动设于转换阀(343)内壁,所述转换分隔板(345)侧壁中部和转换电机(344)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远帆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全景医学影像诊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