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向长进路充填采矿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24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向长进路充填采矿法,属于采矿领域,解决了现有采矿方法存在的开采效率低、通风不好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将矿体垂直分成多个中段,将矿体沿走向划分多个矿块;在中段内将矿块垂直分为多个分层,每一分层垂直矿体走向划分为多个条带矿体,在每个分层的矿块两端留设隔离矿柱;掘进巷道;分层矿块的矿体开采时,分条带开采并充填,直至完成整个矿体的开采。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上向进路充填法,开采进路长,减少了采装设备转场次数;不必考虑充填体的凝固后再开采,可以实现连续采矿,进一步提高了出矿能力和开采效率;回采工作面始终位于新鲜风流的必须风路上,一直都有新鲜风流供给,通风效果好。通风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向长进路充填采矿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采矿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上向长进路充填采矿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采用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开采急倾斜厚大矿体时,一般是将分层矿体垂直矿体走向分成若干进路,然后依次回采充填进路。有时为了提高回采效率和出矿能力,采用二步骤回采充填矿体,隔一采一,同时开采多个进路。但是此种开采方式由于进路太短,开采设备频繁转场,降低设备开采效率。此外,当进路开采至深部时,由于通风分流或短路等原因,风流很难进入到开采工作面,影响通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向长进路充填采矿法,以解决现有采矿方法存在的开采效率低、通风不好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向长进路充填采矿法,该方法整体由上往下开采,中段或阶段内由下往上开采,水平方向由一端往另一端退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急倾斜厚大矿体按照矿体垂直高度每40~60m高度将矿体分成多个中段,将矿体沿走向每隔200~300m长度划分多个矿块;步骤二:在中段内将矿块按照矿体垂直高度每8~12m垂直分为多个分层,每一分层垂直矿体走向每隔16~24m长度划分为多个条带矿体,在每个分层的矿块两端留设10~12m宽的隔离矿柱;步骤三:在拟开采的中段矿体下盘布设中段运输平巷,在中段矿体上盘布设脉外回风平巷,在中段矿体各分层下盘布设分段运输平巷,中段内各分段的分段运输平巷与中段运输平巷由中段溜井相连接;由各分段运输平巷垂直矿体走向向分层矿块一侧矿体内部水平掘进切割穿脉,并由切割穿脉在每个条带矿体中部沿矿体走向开掘多条回采进路,在各回采进路端部掘回风穿脉连接各回采进路并外接脉外回风平巷;脉外回风平巷经回风联络道接专用回风井;步骤四:分层矿块的矿体开采时,分条带开采;临近的每三个条带矿体为一组,组内三个条带矿体按一定顺序逐条回采:首先开采该组靠近下盘的条带矿体,其次开采该组临近上盘的条带矿体,最后开采中间的条带矿体,单条条带矿体开采时由回风穿脉向切割穿脉后退开采,两端隔离矿柱此时暂不予回采。组内每个条带矿体开采后即刻开始胶结充填形成充填体;步骤五:对分层矿块的所有条带矿体开采完毕并充填后,由回风平巷向分段运输平巷方向后退回采切割穿脉两侧的隔离矿柱,采完后即刻充填;本分层矿块的回风穿脉反向拉通接至分段运输平巷后将作为临近未开采分层矿块的切割穿脉;回风穿脉中的隔离矿柱将不予回采,留待下一个矿块回采时,本矿块回风穿脉与分段运输平巷相接,作为下一个矿块的回采时的切割穿脉;
步骤六:重复步骤四和步骤五,完成整个矿体的开采。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开采分层矿块时,新鲜风流由分段运输平巷先后经分段联络道、切割穿脉及回采进路进入条带矿体回采工作面,洗刷粉尘后,污风经本条带矿体已回采形成的采空区进入回风穿脉,再由回风穿脉进入脉外回风平巷,最终进入专用回风井排出地表。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分层矿块的条带矿体和隔离矿柱回采时,均采用上向扇形中深孔凿岩爆破,孔间距0.8~1.2m,炮孔排距0.8~1.2m,一次钻凿4~8排孔;一次同时起爆4~8排孔,爆破完后通风降尘,然后出矿。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切割穿脉、回采进路和回风穿脉的断面形状为三心拱型或矩形。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分层矿块中的每组条带矿体均可按组内既定的回采顺序同时回采。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1. 相对于传统的上向进路充填法,本专利技术方法开采进路长,减少了采装设备转场次数,开采连续性好,再加上上向扇形中深孔凿岩多排孔全条带断面爆破开采,提高了出矿能力和开采效率。
[0010]2. 相对于传统的上向进路充填法,本专利技术方法不必考虑充填体的凝固后再开采,采矿充填及再采矿的接续性好,可以实现连续采矿,进一步提高了出矿能力和开采效率。
[0011]3. 相对于传统的上向进路充填法,本采矿法的回采工作面始终位于新鲜风流的必须风路上,一直都有新鲜风流供给,通风效果好,更能保证采矿作业的通风安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开采过程中的左视图;图2是图1中的I

I视图;图3是图2中的II

II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开采第一个条带矿体前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开采第二个条带矿体前并已充填完第一个条带矿体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开采第三个条带矿体前并已充填完第二个条带矿体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充填完第三个条带矿体的示意图。
[0013]图中:1

中段运输平巷;2

分段运输平巷;3

中段溜井;4

分段联络道;5

切割穿脉;6

回采进路;7

回风穿脉;8

回风联络道;9

脉外回风平巷;10

专用回风井;11

隔离矿柱;12

条带矿体;13

充填体;14

炮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一种上向长进路充填采矿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急倾斜厚大矿体按照矿体垂直高度每40~60m高度将矿体分成多个中
段,将矿体沿走向每隔200~300m长度划分多个矿块,矿块宽度为矿体厚度;步骤二:在中段内将矿块按照矿体垂直高度每8~12m垂直分为多个分层,每一分层垂直矿体走向每隔16~24m长度划分为多个条带矿体12,在每个分层的矿块两端留设10~12m宽的隔离矿柱11;步骤三:在拟开采的中段矿体下盘布设中段运输平巷1,在中段矿体上盘布设脉外回风平巷9,在中段矿体各分层下盘布设分段运输平巷2,中段内各分段的分段运输平巷2与中段运输平巷1由中段溜井3相连接;由各分段运输平巷2垂直矿体走向向分层矿块一侧矿体内部水平掘进切割穿脉5,并由切割穿脉5在每个条带矿体中部沿矿体走向开掘多条回采进路6,在各回采进路6端部掘回风穿脉7连接各回采进路6并外接脉外回风平巷9;脉外回风平巷9经回风联络道8接专用回风井10;步骤四:分层矿块的矿体开采时,分条带开采;临近的每三个条带矿体12为一组,组内三个条带矿体12按一定顺序逐条回采:首先开采该组靠近下盘的条带矿体12,其次开采该组临近上盘的条带矿体12,最后开采中间的条带矿体12,单条条带矿体12开采时由回风穿脉7向切割穿脉5后退开采,两端隔离矿柱11此时暂不予回采。组内每个条带矿体12开采后即刻开始胶结充填形成充填体13;步骤五:对分层矿块的所有条带矿体12开采完毕并充填后,由回风平巷9向分段运输平巷2方向后退回采切割穿脉5两侧的隔离矿柱11,采完后即刻充填;本分层矿块的回风穿脉7反向拉通接至分段运输平巷2后将作为临近未开采分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向长进路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急倾斜厚大矿体按照矿体垂直高度每40~60m高度将矿体分成多个中段,将矿体沿走向每隔200~300m长度划分多个矿块;步骤二:在中段内将矿块按照矿体垂直高度每8~12m垂直分为多个分层,每一分层垂直矿体走向每隔16~24m长度划分为多个条带矿体(12),在每个分层的矿块两端留设10~12m宽的隔离矿柱(11);步骤三:在拟开采的中段矿体下盘布设中段运输平巷(1),在中段矿体上盘布设脉外回风平巷(9),在中段矿体各分层下盘布设分段运输平巷(2),中段内各分段的分段运输平巷(2)与中段运输平巷(1)由中段溜井(3)相连接;由各分段运输平巷(2)垂直矿体走向向分层矿块一侧矿体内部水平掘进切割穿脉(5),并由切割穿脉(5)在每个条带矿体中部沿矿体走向开掘多条回采进路(6),在各回采进路(6)端部掘回风穿脉(7)连接各回采进路(6)并外接脉外回风平巷(9);脉外回风平巷(9)经回风联络道(8)接专用回风井(10);步骤四:分层矿块的矿体开采时,分条带开采;临近的每三个条带矿体(12)为一组,组内三个条带矿体(12)按一定顺序逐条回采:首先开采该组靠近下盘的条带矿体(12),其次开采该组临近上盘的条带矿体(12),最后开采中间的条带矿体(12),单条条带矿体(12)开采时由回风穿脉(7)向切割穿脉(5)后退开采,两端隔离矿柱(11)此时暂不予回采;组内每个条带矿体(12)开采后即刻开始胶结充填形成充填体(13);步骤五:对分层矿块的所有条带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雄天赵尔丞张军奎赵钺朱明刘吉祥苏成哲马炳德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