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溶出抗菌湿巾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920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溶出抗菌湿巾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非溶出抗菌水刺无纺布;B、制备去离子水;C、将去离子水喷液至水刺无纺布上,制得非溶出抗菌湿巾,解决了现有湿巾生产工艺所生产出来的湿巾在使用过程中里面含有的防腐剂会对婴儿皮肤造成损害,难以应用于婴幼儿领域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溶出抗菌湿巾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溶出抗菌湿巾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湿巾纸是用来擦拭皮肤的湿润的纸巾。市场上的湿巾纸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本身已经被消毒,但不能消毒其他物品,里面还有护肤的成分,只能做皮肤湿润保养的。另一类是不仅本身被消毒,而且对别的物品也可起到消毒作用的消毒湿巾纸,可以用做皮肤擦伤、划伤等的消毒或者杀菌
[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婴儿湿巾因其方便性深受年轻妈妈的喜欢,市场渗透率日益提升。由于婴儿湿巾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是微生物快速繁殖的温床,生产过程中不得不加入适量的防腐剂来控制产品的微生物水平。防腐剂对婴儿娇嫩的皮肤会有一定的伤害,特别含防腐剂的婴儿手口湿巾还会被婴儿误食,造成更大的伤害。
[0004]常规的抗菌水刺无纺布一般是将抗菌剂通过整理工艺(喷淋、浸渍、涂布等)整理于水刺无纺布,如果采用这种抗菌水刺布进行湿巾的生产,在生产湿巾的过程中,其抗菌剂就会溶解在湿巾的药液中,对婴儿产生不利影响。
[0005]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10819494.1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互生叶白千层叶油抗菌湿巾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针对抗菌湿巾生产过程中易使无纺布浸泡不均匀且在浸泡箱中易发生折叠产生折痕,影响湿巾的美观效果且浸泡不均匀降低湿巾的抗菌效果,影响湿巾的整体品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浸泡箱和支架,所述浸泡箱的顶部外壁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扰动电机,所述扰动电机的输出轴顶端通过螺钉固定有转轴。该专利技术通过夹辊电机使得左右两侧的上夹辊和下夹辊同步转动,使中间段的湿巾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松软的状态,不会造成无纺布折叠产生痕迹,延长无纺布的浸泡时间,使其充分吸收抗菌液,且保证湿巾的美观效果,提升湿巾的抗菌效果及整体品质。上述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和现有的湿巾生产工艺中,都是将无纺布浸泡在含有各种化学添加剂和防腐剂的抗菌液中,容易导致湿巾在对婴儿使用时对婴儿娇嫩的皮肤造成一定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非溶出抗菌湿巾的生产方法,解决了现有湿巾生产工艺所生产出来的湿巾在使用过程中里面含有的抗菌剂和防腐剂会溶出进而对婴儿皮肤造成损害,难以应用于婴幼儿领域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非溶出抗菌湿巾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A、制备非溶出抗菌水刺无纺布:
[0009]a、将浆粕浸渍于碱液中,生产碱纤维素;
[0010]b、对碱纤维素进行压榨,排出多余碱液,将排液后的碱纤维素进行粉碎,使其成为
松散的絮状形态;
[0011]c、粉碎后的碱纤维素在恒温环境下与空气进行老成,碱纤维素的聚合度从800

1000降低至400

450,制得黏胶液体;
[0012]d、将黏胶液体进行冷却后加入二硫化碳进行硫化反应,制得纤维素磺酸酯;
[0013]e、将纤维素磺酸酯溶解于碱液中,制得桔黄色的粘胶溶液;对粘胶溶液进行脱泡和过滤;
[0014]f、将过滤后的粘胶溶液进行纺丝、切断、精炼、上油、烘干打包,制得粘胶纤维,将粘胶纤维制成水刺无纺布;
[0015]B、制备去离子水:
[0016]g、引入市政自来水,进行第一次过滤,第一次过滤为石英砂过滤;
[0017]h、进行第二次过滤,第二次过滤为活性炭过滤;
[0018]i、进行第三次过滤,第三次过滤采用精密过滤器进行精密过滤;
[0019]j、进行二次反渗透和EDI电渗透;
[0020]k、进行第一次紫外线消毒后输送至湿巾车间的中转水罐中存放;
[0021]C、将去离子水喷液至水刺无纺布上,制得非溶出抗菌湿巾:
[0022]l、将中转水罐中的去离子水经过紫外线杀菌管进行第二次紫外线消毒后输送到湿巾生产设备的药液添加工位对水刺无纺布进行加液。
[0023]进一步的,对步骤e中制得的粘胶溶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200

1000ppm的纳米级氧化锌和20%聚氨丙基双胍,通过搅拌装置对三者进行混合搅拌。
[0024]进一步的,所述纳米级氧化锌的粒径为20

80nm。
[0025]进一步的,所述纳米级氧化锌的添加量为总混合物的1

3%,所述20%聚氨丙基双胍的添加量为总混合物的2

6%。
[0026]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和设置于所述搅拌釜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釜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搅拌轴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旋转,所述搅拌釜为圆柱筒状结构,所述搅拌釜包括釜身和上盖,所述驱动电机集成设置于所述上盖上,所述搅拌轴由上盖向所述釜身内延伸,所述搅拌轴自上而下设置有第一搅拌部、第二搅拌部和第三搅拌部,所述搅拌釜内自下而上包括第一搅拌区、第二搅拌区和第三搅拌区,所述第一搅拌区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搅拌纹路,所述第二搅拌区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搅拌纹路,所述第三搅拌区的侧壁上设置若干个圆弧形的扰动凸起,所述第一搅拌部置于所述第二搅拌区和所述第三搅拌区之间,所述第二搅拌部置于所述第一搅拌区和所述第二搅拌区之间,所述第三搅拌部完全置于所述第一搅拌区内。
[002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支撑轴和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支撑轴与所述搅拌轴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搅拌叶片与所述第一支撑轴相互垂直且倾斜向下,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5
°‑
35
°
,所述第二搅拌部包括一体成型地第二支撑轴和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二支撑轴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二支撑轴与所述搅拌轴之间夹角为45
°‑
60
°
,所述第二搅拌叶片平行于所述搅拌轴,所述第三搅拌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末端,所述第三搅拌部包括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的支撑板和插接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三搅拌叶片,所述支撑板为碗状结构,其凹面向下,所述第三搅拌叶片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第三搅拌叶片上设置有导通孔。
[002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纹路为间隔排列的倾斜凸纹,各所述倾斜凸纹之间间距为相同,定义所述倾斜凸纹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其倾斜角度,所述倾斜凸纹的倾斜角度为45
°‑
60
°
,所述倾斜凸纹的倾斜方向和所述搅拌轴的旋转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搅拌纹路为竖直截面为波浪形的环形凸起,所述第二搅拌纹路自上而下包括上环形凸起、中心环形凹部和下环形凸起,所述上环形凸起的凸起高度大于所述下环形凸起的凸起高度,二者差值为3

5cm。
[0029]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杀菌管包括相互套设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通过连接横梁进行连接,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有流动通道,所述内管为透明材质管体,所述内管内集成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溶出抗菌湿巾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非溶出抗菌水刺无纺布:a、将浆粕浸渍于碱液中,生产碱纤维素;b、对碱纤维素进行压榨,排出多余碱液,将排液后的碱纤维素进行粉碎,使其成为松散的絮状形态;c、粉碎后的碱纤维素在恒温环境下与空气进行老成,碱纤维素的聚合度从800

1000降低至400

450,制得黏胶液体;d、将黏胶液体进行冷却后加入二硫化碳进行硫化反应,制得纤维素磺酸酯;e、将纤维素磺酸酯溶解于碱液中,制得桔黄色的粘胶溶液;对粘胶溶液进行脱泡和过滤;f、将过滤后的粘胶溶液进行纺丝、切断、精炼、上油、烘干打包,制得粘胶纤维,将粘胶纤维制成水刺无纺布;B、制备去离子水:g、引入市政自来水,进行第一次过滤,第一次过滤为石英砂过滤;h、进行第二次过滤,第二次过滤为活性炭过滤;i、进行第三次过滤,第三次过滤采用精密过滤器进行精密过滤;j、进行二次反渗透和EDI电渗透;k、进行第一次紫外线消毒后输送至湿巾车间的中转水罐中存放;C、将去离子水喷液至水刺无纺布上,制得非溶出抗菌湿巾:l、将中转水罐中的去离子水经过紫外线杀菌管进行第二次紫外线消毒后输送到湿巾生产设备的药液添加工位对水刺无纺布进行加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溶出抗菌湿巾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步骤e中制得的粘胶溶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200

1000ppm的纳米级氧化锌和20%聚氨丙基双胍,通过搅拌装置对三者进行混合搅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溶出抗菌湿巾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氧化锌的粒径为20

80n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溶出抗菌湿巾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氧化锌的添加量为总混合物的1

3%,所述20%聚氨丙基双胍的添加量为总混合物的2

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溶出抗菌湿巾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和设置于所述搅拌釜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釜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搅拌轴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旋转,所述搅拌釜为圆柱筒状结构,所述搅拌釜包括釜身和上盖,所述驱动电机集成设置于所述上盖上,所述搅拌轴由上盖向所述釜身内延伸,所述搅拌轴自上而下设置有第一搅拌部、第二搅拌部和第三搅拌部,所述搅拌釜内自下而上包括第一搅拌区、第二搅拌区和第三搅拌区,所述第一搅拌区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搅拌纹路,所述第二搅拌区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搅拌纹路,所述第三搅拌区的侧壁上设置若干个圆弧形的扰动凸起,所述第一搅拌部置于所述第二搅拌区和所述第三搅拌区之间,所述第二搅拌部置于所述第一搅拌区和所述第二搅拌区之间,所述第三搅拌部完全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增雄马宏强余昌杰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恒安家庭生活用纸有限公司泉州市晋江恒安卫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