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917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属于淤泥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河道淤泥经脱水、破碎、过筛后,得到淤泥粉;取淤泥粉,在搅拌的过程中先加入水玻璃,搅拌30~50s,再加入弱酸饱和溶液,继续搅拌60~80s,使水玻璃充分润湿淤泥粉表面;再加入有机酸类生物复合物和谷壳碳,高速搅拌80~100s,使其混合均匀,然后摊开、陈晾,于室温下养护2~4天,得绿化种植土。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园林绿化种植土,具有较高入渗率,颗粒分布梯度明显,有机质含量和质地均可满足园林绿化种植土标准的要求,并且具有生产时间短、占地小、产能可控等优势。产能可控等优势。产能可控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淤泥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河道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河道清淤会产生大量的河道淤泥,这些淤泥处理目前依靠填埋处置,不但占用了大量土地,如果处置不当,还会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甚至引发工程事故。河道淤泥处理时,需要先将淤泥泥浆除杂、除砂,用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得到含水率40%~50%的脱水泥饼。淤泥脱水泥饼由于含水率高,活性差,有机质含量偏高等问题,使得其消纳处理是困扰河道清淤整治工程的一大难题。
[0003]随着技术的发展,将淤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今后淤泥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中,淤泥资源化制备园林绿植土具有淤泥掺量大、应用范围广、成本较低等优势,被认为是消纳淤泥的良好方法。但是,根据《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

2016)标准,淤泥制园林绿化土需要满足:pH、含盐量、质地、有机质、土壤入渗率等指标要求。然而,普通的河道淤泥存在以下缺陷,使得其无法直接作为绿化种植土加以应用,其主要缺陷为:(1)淤泥经过泥沙分离后,脱水得到的泥饼粘粒含量高(高达85%以上),粉砂颗粒和沙粒含量低,属于典型粘土,质地和入渗率均无法满足标准要求;(2)通过机械破碎将脱水泥饼破碎成颗粒状淤泥碎粉后,颗粒状的淤泥粉不具备结构强度,粘合力弱,遇雨水冲刷、浸泡会再次颗粒解离成为泥浆;(3)河道淤泥中有机质含量普遍在0.1~1%范围内,也无法满足绿化土标准要求;(4)河道淤泥直接利用孔隙率低,难以透气透水,无法为土壤中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空气和空间;(5)部分淤泥中存在重金属等污染物,未经钝化处理时,容易迁移至环境,造成重金属迁移污染风险。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专利CN113142014A公开了一种利用碱性河道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该方法将河道淤泥、糠醛渣、秸秆粉和壳聚糖拌合后进行堆肥,发酵温度45℃~60℃,发酵8~15天,得到园林绿化土。该方法加入酸性糠醛渣调控淤泥的碱性,但是糠醛渣中含有较多盐分,用于园林绿化容易导致土壤中盐分积累而盐碱化。而传统的堆肥方法,往往存在时间长(通常需要30

40天),场地占用面积大,产能不可控等缺陷。
[0005]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以河道淤泥作为园林绿化土存在生产周期长、占地面积大、需要外加大量有机质、难以改善淤泥的入渗率和质地、无法固化处理淤泥中重金属等缺陷,导致处理后的淤泥无法满足绿化种植土要求的问题。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河道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河道淤泥经脱水、破碎、过筛后,得到淤泥粉;取淤泥粉,在搅拌的过程中先加入水玻璃,搅拌30~
50s,再加入弱酸饱和溶液,继续搅拌60~80s,使水玻璃充分润湿淤泥粉表面;再加入有机酸类生物复合物和谷壳碳,高速搅拌80~100s,使其混合均匀,然后摊开、陈晾,于室温下养护2~4天,得绿化种植土。
[0009]所述的河道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中,按重量份数计,各成分的添加量为:8份的淤泥粉、0.25~0.35份的水玻璃,0.08~0.12份的弱酸饱和溶液、0.2~0.24份的有机酸类生物复合物、1.2~1.8份的谷壳炭。
[0010]所述的河道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中,所述水玻璃是经过雾化器雾化后的水玻璃,在淤泥粉高速搅拌过程中加入。
[0011]所述的河道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中,在加入雾化水玻璃时,还添加有粉煤灰或钢渣粉作为辅助胶凝材料,所述粉煤灰或钢渣粉的添加量为淤泥重量的0.5%~2%。
[0012]所述的河道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中,所述弱酸为饱和草酸、磷酸、醋酸溶液中的一种。
[0013]所述的河道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中,所述有机酸类生物复合物可以是海藻精、海藻酸、腐殖酸类的一种。
[0014]所述的河道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中,所述淤泥粉经过破碎后粒径≤1cm,含水率为25%~35%。
[0015]所述的河道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中,所述谷壳碳为稻谷壳在500~700℃的高温下碳化后,再经球磨或研磨至粒径≤2mm,过筛后得到的产物。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河道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添加的水玻璃,在弱酸的激发下,可在淤泥粉表面反应生成一层活性硅酸凝胶,部分包裹住淤泥颗粒,再通过添加的海藻精和谷壳碳,将淤泥颗粒表面的硅酸凝胶上活性羟基反应掉,阻断淤泥颗粒之间通过表面凝胶交联,使制备得到的土体,颗粒均匀,具有一定结构强度,遇水不解离;并且,土体用作植物种植时,内部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土壤质地、入渗率、有机质等指标均符合绿化种植土要求。所述制备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时间短、占地小、产能可控等优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淤泥粉经水玻璃改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圆球为淤泥粉)。
[0019]图2为淤泥粉经水玻璃、海藻精及谷壳碳改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圆球为淤泥粉,菱形为海藻精,椭圆形为谷壳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道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道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河道淤泥经脱水、破碎、过筛后,得到淤泥粉;取淤泥粉,在搅拌的过程中先加入水玻璃,搅拌30~50s,再加入弱酸饱和溶液,继续搅拌60~80s,使水玻璃充分润湿淤泥粉表面;再加入有机酸类生物复合物和谷壳炭,高速搅拌80~100s,使其混合均
匀,然后摊开、陈晾,于室温下养护2~4天,得绿化种植土。
[0022]上述河道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是以河道淤泥为原料,通过水玻璃、有机酸类生物复合物和谷壳炭改性,使河道淤泥达到绿化种植土的要求。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园林绿化土,为具有一定结构强度、颗粒分布符合壤土类土质要求,并且遇水不解离的土体颗粒,这种土体颗粒用作绿化土时,孔隙率、有机质含量、土壤盐含量等指标均符合绿化种植土要求。并且,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绿化种植土,辅助原料用量少、来源广,制备所需时间仅为2~4天,对场地要求为其他淤泥制绿化土场地要求的1/3,并且具有产能可控等优势。
[0023]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各成分的添加量为:8份的淤泥粉、0.25~0.35份的水玻璃,0.08~0.12份的弱酸饱和溶液、0.2~0.24份的有机酸类生物复合物、1.2~1.8份的谷壳炭,可使河道淤泥制备得到园林绿化土的入渗率、有机质含量均较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河道淤泥经脱水、破碎、过筛后,得到淤泥粉;取淤泥粉,在搅拌的过程中先加入水玻璃,搅拌30~50s,再加入弱酸饱和溶液,继续搅拌60~80s,使水玻璃充分润湿淤泥粉表面;再加入有机酸类生物复合物和谷壳碳,高速搅拌80~100s,使其混合均匀,然后摊开、陈晾,于室温下养护2~4天,得绿化种植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各成分的添加量为:8份的淤泥粉、0.25~0.35份的水玻璃,0.08~0.12份的弱酸饱和溶液、0.2~0.24份的有机酸类生物复合物、1.2~1.8份的谷壳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淤泥制备园林绿化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玻璃是经过雾化器雾化后的水玻璃,在淤泥粉高速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东聂怀军王浩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水木金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