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914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阻功能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包括相对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一柔性抗冲击部件和第二柔性抗冲击部件;第一柔性抗冲击部件设置有多个中空的第一齿形腔、包裹第一齿形腔一侧的第一柔性疏松层,包裹第一齿形腔另一侧的第一锥角,第一柔性疏松层和第一锥角围设得到封闭且中空的第一齿形腔,第一柔性抗冲击部件连接有第一电极;第二柔性抗冲击部件与第一柔性抗冲击部件结构一样;第一锥角与第二锥角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对细微载荷变化的超敏感应功能;第一柔性疏松层与第二柔性疏松层受到挤压,内部的齿形腔能极大吸收剧烈载荷能量。内部的齿形腔能极大吸收剧烈载荷能量。内部的齿形腔能极大吸收剧烈载荷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阻功能材料的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具有能量吸收能力的材料和结构应用广泛,从个人防护到军事工程,均能得到体现。这些应用中的结构部件经常受到极端载荷条件的影响,如瞬态冲击、振动和其他动态载荷。如果没有足够的保护,这些巨大的动态负载将对个人造成伤害或者对结构部件造成损害。这就使得开发创新的能量吸收材料以减轻冲击引起的损害很有必要。
[0003]为了减少使用受损结构的风险,也非常需要使用传感性能来检测和量化载荷,以进行重要结构的健康评估和损伤预测。而柔性力学传感器恰恰能满足这一需要。然而,传统的柔性压阻力学传感器只关注于追求细微载荷下的灵敏度层级,却忽视了柔性压阻式传感器受到巨大冲击载荷会产生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柔性压阻传感器,解决传统传感器难以承受巨大冲击载荷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包括相对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一柔性抗冲击部件和第二柔性抗冲击部件;所述第一柔性抗冲击部件设置有多个中空的第一齿形腔、包裹第一齿形腔一侧的第一柔性疏松层,包裹第一齿形腔另一侧的第一锥角,所述第一柔性疏松层和第一锥角围设得到封闭且中空的第一齿形腔,所述第一柔性抗冲击部件连接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二柔性抗冲击部件设置有多个中空的第二齿形腔、包裹第二齿形腔一侧的第二柔性疏松层,包裹第二齿形腔另一侧的第二锥角,所述第二柔性疏松层和第二锥角围设得到封闭且中空的第二齿形腔,所述第二柔性抗冲击部件连接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一锥角与所述第二锥角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通过银胶连接于所述第一柔性抗冲击部件设有第一锥角的一面,所述第二电极通过银胶连接于所述第二柔性抗冲击部件设有第二锥角的一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角包括至少两个均匀分布的锥角,所述第二锥角包括至少两个均匀分布的锥角,每个所述锥角的长度均为1.2~1.8mm,每个所述锥角的底部直径均为0.08~0.1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疏松层和第二柔性疏松层的厚度为0.8~1.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形腔和第二齿形腔的深度为3.5~4.5mm,第一齿形腔和第二齿形腔均为半球型,半球直径为1.6~2.4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所述第一齿形腔之间的间距为2~3mm,两个相邻所述第二齿形腔之间的间距为2~3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抗冲击部件和第二柔性抗冲击部件的基体材料均为多壁碳纳米管/聚二甲硅氧烷复合材料,其中多壁碳纳米管与聚二甲硅氧烷的质量比为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军熊超张洪磊章正飞李靖商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钱塘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