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线状态下海量物探数据在移动端地图中的存储检索和绘制方法,其包括:(1)移动端物探数据采用嵌入式关系型数据库sqlite存储,根据项目、视图层级分别建表;(2)在地图程序运行时,在较低层级根据地图显示的层级、视图范围、项目权限,在相应层级的数据表内检索、渲染数据;在高层级范围内仅根据项目权限渲染符合条件的所有线数据;(3)用户每次进行地图缩放、移动操作时,先进行物探数据的检索操作,根据检索的结果,进行分图层分批的绘制;(4)对地图应用首次开启的默认地图范围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给物探项目的施工规划管理、车辆移动导航、高效生产组织带来非常直观的效率提升,前景非常广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意义。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线状态下海量物探数据在移动端地图中的存储检索和绘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线状态下海量物探数据在移动端地图中的存储检索和绘制方法,属于地球物理勘探与地理信息系统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地震勘探流动作业,施工环境恶劣,施工区域复杂,施工设备众多,整个施工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特别是对于戈壁、沙漠等条件十分恶劣的地方,网络通信设施极其匮乏,因而施工管理工作十分复杂和困难。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精度、大道数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的广泛应用,一个勘探项目的施工人员就达到一两千人,甚至数千人,机动设备上百套,单日生产量可达千余炮,可控震源施工可达数万炮,炮点和检波点的数量甚至高达百万级别。
[0003]目前物探施工多处于偏远地区,无通讯信号或非常不稳定,施工效率、安全、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当前施工现状是通过纸质文件下发,由于缺乏有效的离线物探部署地图,推土机车辆只能盲推或者测量推路线路;而且因为作业点位多达几十万上百万个,纸质文件查找非常不方便,而且很不直观,结合GPS设备进行定位,施工起来非常低效率。
[0004]有的项目组施工技术人员,也在不断尝试寻找使用在第三方移动端地图软件导入离线业务数据。但有的软件不支持自有数据的离线导入;有的软件导入进去后,因为采用的是本地文件存储方式,对于海量的数据(几十万到百万级别)并没有进行优化处理,导致移动端彻底卡死,根本没法使用。
[0005]综上,物探数据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特征,具有数据量大、范围大、点数据为主、分布规则的特点,尚无相关专利或技术针对物探数据和物探作业环境解决切实问题,故亟需专利技术针对物探数据格式和作业环境的特点实现将海量的数据(几十万到百万级别)离线保存在移动端,并在移动端的地图上进行流畅的显示,能彻底的解决上述问题,大幅提高物探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线状态下海量物探数据在移动端地图中的存储检索和绘制方法。能够让野外的作业人员在手持终端地图上快速的查看整个项目的基础资料、合理规划人员和特种车辆的作业路线、精确定位自己的当前位置等,并对作业数据进行录入和保存。通过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给物探项目的施工规划管理、车辆移动导航、高效生产组织带来非常直观的效率提升,前景非常广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线状态下海量物探数据在移动端地图中的存储检索和绘制方法,其包括:物探数据在移动端的离线存储、物探数据的高效检索、物探数据的高效绘制和地图默认视角的优化,其中:
[0008](1)物探数据在移动端的离线存储:移动端物探数据采用嵌入式关系型数据库
sqlite存储,根据项目、视图层级分别建表;并将坐标数据作为单独字段以数值类型存储并建立索引;
[0009](2)物探数据的高效检索:在地图程序运行时,在较低层级根据地图显示的层级、视图范围、项目权限,在相应层级的数据表内检索、渲染数据;在高层级范围内仅根据项目权限渲染符合条件的所有线数据,保证物探工地范围的直观展示;
[0010](3)物探数据的高效绘制:用户每次进行地图缩放、移动操作时,先进行所述物探数据的检索操作,根据检索的结果,进行分图层分批的绘制;其中数据检索为异步操作,在此期间清除地图上已经渲染绘制出的数据点位,使绘制出的数据总量始终保持最小;
[0011](4)地图默认视角的优化:对地图应用首次开启的默认地图范围进行控制,固定为层级项目位置,并对默认位置的数据单独缓存处理,在初始化时省略sqlite检索操作。
[0012]进一步的,在离线存储中,所述视图层级为地图的比例尺范围,将应用允许的比例尺范围均匀分隔为若干份,这些范围段按照比例尺由大到小依次定义为若干层级;同时根据具体项目需求,在较低层级表中,地图视野范围较大,根据制图综合原理对物探数据进行抽稀计算后再存入数据表;在较高层级表中,地图视野范围较小,保存完整、全部的物探数据。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抽稀计算是指将同列号的数据进行均匀间隔采样,根据制图综合原理在地图上保证整体物探工区范围不失真的情况下,大幅减少数据总量。
[0014]进一步的,在比例尺为1:50000以下的最低层级,同时显示整个物探工区乃至多个物探工区,将同列号物探数据依连接转换为线段,并使用道格拉斯
‑
普克算法对折线进行抽稀后存入数据表。
[0015]进一步的,在高效检索中,所述视图范围是指由设备屏幕构成的矩形,在当前比例尺下的地图可见部分的范围,其由屏幕左上角、右下角两个点在地图上的坐标即可确定,根据视图范围,在相应层级的数据表中利用sql语句检索出符合条件的数据渲染至地图。
[0016]更进一步的,在高效检索中,按照地图当前显示层级和当前坐标范围进行合并条件检索,并通过空间拓扑查询算法进行快速的检索;如果是低层级,则在线数据表中查询,返回线数据;如果是高层级,则在点数据表中查询,返回点数据;检索的结果如果超出2000条记录,则进行数据抽稀,确保每次检索的结果不超出2000条记录;数据的返回格式,为预处理好的geojson格式。
[0017]进一步的,在高效绘制中,对清除、渲染操作使用时间切片的方式进行改造,具体为将大量长任务切分为若干短任务,在短任务之间保留均匀时间间隔,定时释放线程控制权。
[0018]更进一步的,在对渲染任务进行时间切片的基础上,对检索、渲染操作提供中断机制,如果在渲染未完成时,用户就已经进行了地图操作,则立即中断当前的检索或渲染任务,根据最新的范围重新开始物探数据的检索操作操作。
[0019]更进一步的,每个图层的数据每投放500个要素,就间隔停止5ms;当前图层投放完成后,停止5ms,继续投放其他图层,直到所有图层都投放完毕。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离线状态下海量物探数据在移动端地图中的存储检索和绘制方法,能够将物探施工中现场急需的海量数据进行离线存储,并高效的进行展示,解决了长期以来物探施工中无法快速查阅炮点和检波点资
料、无法快速进行特种车辆行进路线规划的关键性技术难题,能够给物探项目的施工规划管理、资料快速检索、车辆移动导航、高效生产组织带来非常直观的效率提升,前景非常广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架构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5]一种离线状态下海量物探数据在移动端地图中的存储检索和绘制方法,包括以下几部分:
[0026](1)移动端物探数据采用嵌入式关系型数据库sqlite存储,根据项目、视图层级分别建表,在sqlite轻量、资源占用低、处理速度快的基础上,减少单个数据表的数据总量;将坐标(经纬度)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线状态下海量物探数据在移动端地图中的存储检索和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探数据在移动端的离线存储、物探数据的高效检索、物探数据的高效绘制和地图默认视角的优化,其中:(1)物探数据在移动端的离线存储:移动端物探数据采用嵌入式关系型数据库sqlite存储,根据项目、视图层级分别建表;并将坐标数据作为单独字段以数值类型存储并建立索引;(2)物探数据的高效检索:在地图程序运行时,在较低层级根据地图显示的层级、视图范围、项目权限,在相应层级的数据表内检索、渲染数据;在高层级范围内仅根据项目权限渲染符合条件的所有线数据,保证物探工地范围的直观展示;(3)物探数据的高效绘制:用户每次进行地图缩放、移动操作时,先进行所述物探数据的检索操作,根据检索的结果,进行分图层分批的绘制;其中数据检索为异步操作,在此期间清除地图上已经渲染绘制出的数据点位,使绘制出的数据总量始终保持最小;(4)地图默认视角的优化:对地图应用首次开启的默认地图范围进行控制,固定为层级项目位置,并对默认位置的数据单独缓存处理,在初始化时省略sqlite检索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线状态下海量物探数据在移动端地图中的存储检索和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离线存储中,所述视图层级为地图的比例尺范围,将应用允许的比例尺范围均匀分隔为若干份,这些范围段按照比例尺由大到小依次定义为若干层级;同时根据具体项目需求,在较低层级表中,地图视野范围较大,根据制图综合原理对物探数据进行抽稀计算后再存入数据表;在较高层级表中,地图视野范围较小,保存完整、全部的物探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线状态下海量物探数据在移动端地图中的存储检索和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稀计算是指将同列号的数据进行均匀间隔采样,根据制图综合原理在地图上保证整体物探工区范围不失真的情况下,大幅减少数据总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线状态下海量物探数据在移动端地图中的存储检索和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比例尺为1:50000以下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大鹏,申龙斌,蒋伟,聂沙沙,黄小龙,成雨,卞海帆,邹旺恩,孔立平,彭海河,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科技研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