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082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3:03
一种热交换器,其具有联接到板式热交换器的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以及面对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的一个边缘的侧部敞开的旁路隔室。板式热交换器具有入口区和出口区。热交换器被构造成引导流体从入口区流动,通过板式热交换器的板与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的翅片之间的入口路径、然后朝向旁路隔室、然后在面对出口路径的翅片之间、朝向面对出口路径的板的表面之间、并且然后朝向出口区流动。并且然后朝向出口区流动。并且然后朝向出口区流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紧凑型热交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的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及板式热交换器(plates heat exchange)以及包括所述热交换器的设备。
[0002]专利技术背景
[0003]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fins and tubes heat exchangers)以及板式热交换器是公知的。文献中描述了由联接到板式热交换器的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制成的热交换器。需要联接到板式热交换器的紧凑型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紧凑型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可以具有显著减小的体积。
[0004]专利技术概述
[0005]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具有入口区和出口区的板式热交换器以及界定外壳(enclosure)的侧部敞开的旁路隔室(open sided bypass compartment)。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多个堆叠的翅片,每个翅片具有与穿透的热交换管联接的至少一个通孔。管输送外部热流体,翅片和管在外部热流体与翅片之间流动的流体之间传递热。板式热交换器包括多个堆叠的板,这些堆叠的板被构造成将热从板的表面的一侧传递到板的表面的另一侧。每个翅片在翅片的边缘上联接到板,并且翅片的一个边缘面对旁路隔室的敞开侧。每个板在板的边缘上联接到翅片,板的一个边缘面对入口区和出口区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板的仅一部分联接到翅片,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翅片的仅一部分联接到板。术语联接意味着两个部件(即,板和翅片)如此靠近,使得两个部件产生用于使流体在第一部件上流到第二部件上的连续表面。联接可以通过将板附接到翅片、附连、退火或仅仅使两个部分接触来实现。
[0006]每个联接的板和翅片与相邻的联接的板和翅片界定间隙。该间隙是用于进入入口区的流体的入口路径,或者是用于通过出口路径离开的流体的出口路径。在入口路径中,间隙的在两个相邻板之间面对入口区的部分是敞开的,而间隙的在相同的两个相邻板之间面对出口区的部分被阻塞。在出口路径中,间隙的在两个相邻板之间面对出口区的部分是敞开的,间隙的在相同的两个相邻板之间面对入口区的部分被阻塞。入口路径和出口路径交替堆叠,使得形成逆向流动(counter flow)(或半逆向流动(semi

counter flow))。
[0007]热交换器被构造成通过使入口路径和出口路径堆叠并使旁路隔室封闭面对入口路径的出口和出口路径的入口的空间,以引导流体流从入口区流到面对入口路径的板的表面之间,然后朝向面对入口路径的翅片的表面之间,然后朝向旁路隔室流出入口路径,然后朝向面对出口路径的翅片的表面之间,然后朝向面对出口路径的板的表面之间,并且然后朝向出口区流动。
[0008]入口路径和出口路径交替堆叠,使入口路径中的流体和出口路径中的流体能够相互热交换接近(mutual heat exchange propinquity)。
[0009]在下面的附图中很好地描绘了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实施例。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热交换器包括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板式热交换器和侧部敞开的旁路隔室,其中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联接到板式热交换器,使得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的
翅片联接到板式热交换器的板,翅片和管还联接到旁路隔室,联接的翅片和板与相邻的联接的翅片和板界定交替的入口路径和出口路径,该入口路径和出口路径通过旁路隔室流体连通。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翅片和管联接到冷却源,并且入口路径中的流体在所述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的上游被预冷却,而出口路径中的流体在所述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的下游被后加热(post

heat)。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翅片和管联接到加热源,并且入口路径中的流体在所述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的上游被预加热,而出口路径中的流体在所述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的下游被后冷却(post

cool)。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板式热交换器的板与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的翅片对准并密封,以界定多个连续的流体路径,每个路径包括一对联接的板和翅片。
[0014]旁路隔室靠近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并且远离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的联接到板式热交换器的一侧。
[0015]热交换器的板可以由具有比制成翅片的材料更低的热导率的材料制成。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热交换器被构造成能够产生在入口路径中流动的流体能够与在出口路径中流动的流体的逆向流动。为此,板具有突起,该突起适于以逆流方式引导流动,具有如上文所说明的阻塞突起,并且通过热交换器中入口路径和出口路径的交替构造来以逆流方式引导流动。
[0017]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将如上定义的热交换器与流体传播装置(fluid propagating means)一起容纳的壳体。流体传播装置可以是例如鼓风机或泵,而无需限于此。这种设备的非限制性示例是加湿器、大气水发生器(atmospheric water generator)、巴氏杀菌设备等。板和/或翅片可以被压花以提高流体之间热传递的能量效率。在该设备是大气水发生器的情况下,该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收集在热交换器中冷凝的水的集水池(sump)和用于处理和分配冷凝水的装置。集水池可以位于热交换器的下方,使得水将在重力作用下朝向集水池流动。
[0018]附图简述
[0019]被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主题在说明书的结论部分中被特别指出并被清楚地要求保护。然而,在与附图一起阅读时,通过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可以最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以及其目的、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安装有热交换器的设备的等距视图。
[0021]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顶部示意图。
[0022]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安装有热交换器的设备的等距视图,该热交换器具有允许冷空气离开设备的打开的开闭器(shutter)。
[0023]本专利技术的详细描述
[0024]在以下详细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透彻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本专利技术。在其他情况下,没有详细描述公知的方法、过程和部件,以免使本专利技术模糊不清。
[002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该描述描绘了一种以新颖的构造联接到板式热交换器的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该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显著减小了所述热交换器的体积,使热交换器紧
凑且可行地适合各种新的应用。
[0026]现在参照图1和图2,图1和图2描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00。
[0027]热交换器100可包括板式热交换器12、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16、旁路隔室30、入口区18和出口区22。
[0028]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16可以联接到板式热交换器12。热交换器还包括旁路隔室30,旁路隔室30界定外壳28,该外壳28封闭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16的至少一侧,旁路隔室30包括敞开侧32,该敞开侧32面对翅片和管式热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所述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多个堆叠的翅片,所述多个堆叠的翅片被管穿透,所述管被设计成联接到外部热流体,所述翅片被构造成在所述管中流动的所述外部热流体与所述翅片之间流动的流体之间传递热;板式热交换器,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包括多个堆叠的板,所述多个堆叠的板被构造成将热从所述板的表面的一侧传递到所述板的所述表面的另一侧;旁路隔室,所述旁路隔室界定外壳,所述外壳封闭所述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的至少一侧,所述旁路隔室包括敞开侧,所述敞开侧面对所述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的所述至少一侧;入口区;以及出口区;其中,所述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联接到所述板式热交换器,使得所述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的翅片各自在所述翅片的边缘上联接到对应的板,并且所述翅片的边缘中的一个边缘面对所述旁路隔室的所述敞开侧,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的板各自在所述板的边缘上联接到所述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的翅片,所述板的边缘中的一个边缘面对所述入口区和所述出口区中的至少一个,每个联接的板和翅片与相邻的联接的板和翅片界定间隙,并且(i)所述间隙的在两个相邻板之间面对所述入口区的部分是敞开的,并且所述间隙的在两个相邻板之间面对所述出口区的部分被阻塞,使得所述间隙界定入口路径,或者(ii)所述间隙的在两个相邻板之间面对所述出口区的部分是敞开的,并且所述间隙的在两个相邻板之间面对所述入口区的部分被阻塞,使得所述间隙界定出口路径,所述入口路径和所述出口路径交替堆叠,使得所述入口路径中的流体和所述出口路径中的流体能够相互热交换接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还包括分隔表面,所述分隔表面将所述入口区与所述出口区分开,并且横向于所述板的平面连接到所述板式热交换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联接到冷却源,使得所述入口路径中的流体通过与所述出口路径中的流体进行热交换而在所述翅片和管式热交换器的上游被预冷却,而所述出口路径中的流体通过与所述入口路径中的流体进行热交换而在所述翅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伦
申请(专利权)人:瓦特捷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