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确定吸波材料介电常数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波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确定吸波材料介电常数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日益严重的电磁干扰及电磁辐射问题使吸波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在现有的吸波材料研发过程中,主要采用同轴法、波导法及自由空间法等方式对材料的电磁参数进行测定,随后根据传输线公式确定其吸波性能。传输线模型中复杂的函数关系迫使研究者需通过大量的实验确定参数,机械性地代入公式重复计算。由此可见,依靠科学直觉和“尝试法”实验极大地限制了吸波材料设计研发的速度。因此,挖掘电磁参数与吸波性能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0003]单层平板吸波体的电磁参数与吸收性能间对应关系虽已通过传输线模型给出,但迫于形式复杂,只能通过方程计算或图解法近似。然而,图解法绘制的电磁参数曲线范围有限,且缺少有效吸收范围解,难以为宽频吸波材料设计提供指导策略。而采用计算机辅助电磁参数优化设计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碍于图形形式不直观、波段选择不完整等问题,尚未形成系统性的规律化结论。因此,亟需建立定量评估模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吸波材料介电常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常数包括理想吸收介电常数和/或有效吸收介电常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介电常数数据库,并分别在最佳吸收性能和有效吸收性能的约束条件下,对所述介电常数数据库进行组合筛选,获得理想吸收的介电常数解和有效吸收的介电常数范围解;建立拟合模型一,分别在定厚度与定频率条件下,将所述理想吸收的介电常数解代入所述拟合模型一,并在无穷大位置处添加附加约束点来优化拟合结果,以此确定在定厚度与定频率条件下所述拟合模型一的待定系数一;根据确定待定系数一后的拟合模型一,即可确定吸波材料在定厚度与定频率条件下的理想吸收介电常数;建立拟合模型二,分别在定厚度与定频率条件下,以所述有效吸收的介电常数范围解的上下约束边界为基础,采用所述拟合模型二进行拟合操作,并在无穷大位置处添加附加约束点来优化拟合结果,以此确定在定厚度与定频率条件下所述拟合模型二的待定系数二;根据确定待定系数二后的拟合模型二,即可确定吸波材料在定厚度与定频率条件下的有效吸收介电常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吸波材料介电常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拟合模型一和所述拟合模型二时,均采用二项幂函数模型f(x)=a*x^b+c作为拟合模型的基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吸波材料介电常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吸波材料的厚度d固定时,所述拟合模型一为:ε
i
'=a1·
f
b1
+c
1 (1)ε
i
''=a2·
f
b2
+c
2 (2)式中:ε
i
'和ε
i
''分别为理想吸收的介电常数实部与虚部解;a1、b1、c1、a2、b2、c2均为拟合模型一的待定系数一;f为频率;当频率f固定时,所述拟合模型一为:ε
i
'=a3·
d
b3
+c
3 (3)ε
i
''=a4·
d
b4
+c
4 (4)式中:a3、b3、c3、a4、b4、c4均为拟合模型一的待定系数一;d为吸波材料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确定吸波材料介电常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定系数一中,b1=b3=
‑
2,b2=b4=
‑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吸波材料介电常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吸波材料的厚度d固定时,所述拟合模型二为:ε
max
'=a5·
f
b5
+c
5 (5)ε
min
'=a6·
f
b6
+c
6 (6)ε
max
''=a7·
f
b7
+c
7 (7)ε
min
''=a8·
f
b8
+c
8 (8)式中:ε
max
'、ε
min
'、ε
max
''、ε
min
''分别为有效吸收的介电常数实部与虚部的上下边界解;a5‑
a8、b5‑
b8、c5‑
c8均为拟合模型二的待定系数二;f为频率;当频率f固定时,所述拟合模型二为:ε
max
'=a9·
d
b9
+c
9 (9)ε
min
'=a
10
·
d
b10
+c
10 (10)
ε
max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彬,李金哲,徐正康,李佳桐,李天,支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