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橄榄石型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橄榄石型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含有橄榄石型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自锂离子电池商业化以来,因其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好、电压平台高、倍率性能优、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得到了快速应用和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储能、电动工具、电动汽车、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
[0003]正极材料作为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因素,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磷酸铁锂因其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成本低、原材料来源广、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目前主要应用的正极材料之一,尤其是在刀片电池技术推出后更是受到了市场的热捧,出货量甚至超越了三元材料。但是,受其自身晶体结构限制,磷酸铁锂也有导电性差、离子迁移速率慢的缺点,这直接影响其倍率和低温性能,这也是其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磷酸铁锂存在导电性差、离子迁移速率慢,进而导致较差的倍率性能和低温性能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橄榄石型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橄榄石型正极材料包括作为基体的磷酸锂盐,以及包覆在所述基体上的碳包覆层;其中,所述基体具有式I所示的通式:Li
a
M1‑
b
M
’
b
P
c
O4式I,其中,0.9≤a≤1.1,0.95≤b<1,0.96≤b/c≤0.99;M选自W、Mg、Nb、V、Ti、Mo、Rh、Os和Ta中的至少一种;M
’
选自Mn、Co、Ni和Fe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橄榄石型正极材料,其中,式I中,0.98≤a≤1.08,0.96≤b≤0.99,0.96≤b/c≤0.98;M选自W和/或Ti;M
’
选自Mn和/或Fe;优选地,基于所述橄榄石型正极材料的总重量,所述碳包覆层的含量为1
‑
2.8wt%,优选为1.2
‑
2.8wt%;优选地,所述碳包覆层中的C来源于有机碳源经碳化生成的C1和来源于无机碳源的C2,且C1和C2的重量比为5
‑
15:1,优选为6.5
‑
12: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橄榄石型正极材料,所述橄榄石型正极材料的长径比为0.95
‑
1.05,优选为0.96
‑
1.03;D
50
为2
‑
17μm,优选为5
‑
15μm;K90为1
‑
3,优选为1
‑
2.5,其中,K90=(D
90
‑
D
10
)/D
50
;优选地,所述橄榄石型正极材料的截面孔隙度为5
‑
20%,优选为10
‑
20%;优选地,所述橄榄石型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为7
‑
30m2/g,优选为9
‑
25m2/g;优选地,所述橄榄石型正极材料的体积电阻率≤60Ω
·
cm,优选为20
‑
60Ω
·
cm;优选地,所述橄榄石型正极材料的压实密度为2
‑
2.4g/cm3,优选为2.2
‑
2.4g/cm3;优选地,所述橄榄石型正极材料在2T压力前后D
50
变化率≤3%,优选为1.5
‑
3%;在4T压力前后D
50
变化率≤15%,优选为10
‑
15%;在6T压力前后D
50
变化率≤30%,优选为25
‑
30%。4.一种橄榄石型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磷酸盐、锂源、有机碳源、M源和溶剂进行混合,得到的第一浆料进行第一研磨,得到第二浆料;(2)将所述第二浆料和无机碳源混合后进行第二研磨,得到的第三浆料进行干燥,得到球形或类球形的前驱体;(3)将所述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中进行烧结,得到橄榄石型正极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磷酸盐具有式II所示的通式:M
’
x
P
y
O4·
nH2O式II,其中,M
’
选自Mn、Co、Ni和Fe中的至少一种,0.95≤x<1,0.96≤x/y≤0.99,0≤n≤2;优选地,M
’
选自Mn和/或Fe,0.96≤x≤0.99,0.96≤x/y≤0.98;优选地,式II中,当n=0时,所述磷酸盐的D
50
为1
‑
8μm,优选为1
‑
6μm;比表面积为6
‑
12m2/g,优选为6
‑
10m2/g;或者,式II中,当n≠0时,所述磷酸盐的D
50
为1
‑
8μm,优选为1
‑
6μm;比表面积为30
‑
55m2/g,优选为30
‑
50m2/g;优选地,以M
’
计的所述磷酸盐、以Li计的所述锂源和以M计的所述M源的摩尔比为n(M
’
):n(Li):n(M),其中,0.95≤n(M
’
)<1,0.9≤n(Li)≤1.1,0<n(M)≤0.05;进一步优选地,0.96≤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子饶,战鹏,刘亚飞,陈彦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