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双层单元幕墙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多个单元板块,所述单元板块四周由型材母料拼接而成,所述型材母料包括室内、室外双层结构,所述室内双层结构包括窗框中梃以及连接至所述窗框中梃的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用于阻止热量传递;相邻所述单元板块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并通过胶条密封,以便于加工及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四边型材母料拼接形成单元板块,单元板块完成后不需要内外拼材实现双层构造,单元板块之间连接件连接并通过胶条密封,加工及安装简单,在防水的基础上实现了柔性拼接,在各个单元板块发生一定范围变形时也能保证密封性能。室内室外均采用双层结构,有效阻止热量传递,实现高效保温。实现高效保温。实现高效保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双层单元幕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保温双层单元幕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行,降低建筑能耗是一项重要举措。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窗墙体系/幕墙体系作为其外维护结构。对于单元幕墙,加强其保温性能可以显著降低建筑能耗。
[0003]传统的单元幕墙实现保温的主要做法是:将室内室外两种单层构造拼接形成单元幕墙以实现保温。这种做法比较费时费力,且不利于后期维护。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加工及安装简单的高保温单元幕墙系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温双层单元幕墙系统,能够实现高保温以及节能降耗,且加工及安装简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温双层单元幕墙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多个单元板块,所述单元板块四周由型材母料拼接而成,所述型材母料包括室内双层结构和室外双层结构,所述室内双层结构包括窗框中梃以及连接至所述窗框中梃的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用于阻止热量传递;相邻所述单元板块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并通过胶条密封,以便于加工及安装。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包括固定玻璃板块形式的单元板块和/或开启扇板块形式的单元板块;所述固定玻璃板块包括室外侧的固定玻璃以及连接至所述窗框中梃的室内侧的固定玻璃;所述开启扇板块包括室外侧的开启扇以及室内侧的开启扇、以用于开启实现通风;其中,室内侧的固定玻璃以及室内侧的开启扇采用双层钢化中空玻璃,室外侧的固定玻璃以及室外侧的开启扇采用双层钢化夹胶玻璃。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单元板块之间通过三道卡接式胶条和一道接触式胶条密封柔性连接,其中,所述卡接式胶条位于室内侧、以用于单元板块之间室内侧的密封,所述接触式胶条位于室外侧、以用于固定扇与固定扇、固定扇与开启扇或开启扇之间室外侧的密封。
[0009]本技术提供的保温双层单元幕墙系统,通过采用四边型材母料拼接形成单元板块,型材母料为一体式型材,单元板块完成后不需要内外拼材实现双层构造,单元板块之间连接件连接并通过胶条密封,加工及安装简单,在防水的基础上实现了柔性拼接,在各个单元板块发生一定范围变形时也能保证密封性能。型材母料分室内室外且均采用双层结构,有效阻止热量传递,实现高效保温。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双层单元幕墙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沿图1中A
‑
A
’
向的剖面图;
[0013]图3为沿图1中B
‑
B
’
向的剖面图;
[0014]图4为沿图1中C
‑
C
’
向的剖面图;
[0015]图5为沿图1中D
‑
D
’
向的剖面图;
[0016]图6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7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8为沿图1中E
‑
E
’
向的剖面图。
[0019]图中标号为:
[0020]11、室内双层结构; 12、室外双层结构;
[0021]13、连接件; 19、转角;
[0022]101、固定玻璃板块; 102、开启扇板块; 103、墙体板块;
[0023]210、窗框中梃;211保温铝板;212、保温一体板;
[0024]213、室内侧的固定玻璃;214、分子筛构件;
[0025]221、室外侧的固定玻璃;222、铝扣板;
[0026]23、胶条;24、腔体;25、电动遮阳百叶;
[0027]201、外框;202、压线;203、保温泡棉;
[0028]204、扣盖;205、玻璃托板;206、塑料卡扣;
[0029]207、铝合金方管;208、防水布;
[0030]310、窗框中梃;311保温铝板;312、保温一体板;
[0031]313、室内侧的开启扇;314、分子筛构件;
[0032]321、室外侧的开启扇;322、铝扣板;
[0033]33、胶条;34、腔体;35、电动遮阳百叶;
[0034]301、外框;302、压线;303、保温泡棉;
[0035]304、扣盖;305、玻璃托板;307、铝合金方管;
[0036]391、平推组件;392、平推扇;393、平开扇;
[0037]410、窗框中梃;411保温铝板;412、保温一体板;
[0038]414、分子筛构件;421、室外侧的固定玻璃;422、铝扣板;
[0039]43、胶条;44、腔体;
[0040]401、外框;402、压线;403、保温泡棉;
[0041]404、扣盖;407、铝合金方管;408、防水布;
[0042]511、保温铝板;512、保温一体板;
[0043]513、室内侧的固定玻璃;519、室内侧的开启扇;
[0044]521、室外侧的固定玻璃;529、室外侧的开启扇;
[0045]51、L型护角构件;53、胶条;54、腔体;
[0046]501、外框;502、压线;503、保温泡棉;
[0047]509、泡沫棒、耐候胶;
[0048]591、平推组件;592、平推扇;593、平开扇;
[0049]594、平推执手;595、平开执手;
[0050]61、胶条槽口;62、压线槽口;63、保温泡棉;64、隔热条;
[0051]71、胶条槽口;72、五金槽口;
[0052]811、保温铝板;812、保温一体板;
[0053]822、铝扣板;83、胶条;84、腔体;
[0054]801、外框;802、压线;807、铝合金方管;
[0055]892、平推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5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57]请一并参阅图1~图8,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双层单元幕墙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
‑
A
’
向的剖面图,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双层单元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多个单元板块,所述单元板块四周由型材母料拼接而成,所述型材母料包括室内双层结构和室外双层结构,所述室内双层结构包括窗框中梃以及连接至所述窗框中梃的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用于阻止热量传递;相邻所述单元板块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并通过胶条密封,以便于加工及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固定玻璃板块形式的单元板块和/或开启扇板块形式的单元板块;所述固定玻璃板块包括室外侧的固定玻璃以及连接至所述窗框中梃的室内侧的固定玻璃;所述开启扇板块包括室外侧的开启扇以及室内侧的开启扇、以用于开启实现通风;其中,室内侧的固定玻璃以及室内侧的开启扇采用双层钢化中空玻璃,室外侧的固定玻璃以及室外侧的开启扇采用双层钢化夹胶玻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室内侧的固定玻璃或开启扇通过胶条与所述窗框中梃密封连接,所述保温结构通过胶条与所述窗框中梃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包括一层保温铝板以及一层加宽的保温一体板,所述保温铝板作为外墙体、并与相邻的固定玻璃或开启扇无缝拼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根宝力高,潘清溪,陈峻,汤俞杰,陈加佳,卢建华,张立森,顾殷晶,张颖,赵炳文,温博,孟贺,施岩,邱雪梅,李莉,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