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48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及光伏组件,边框包括边框本体,边框本体包括第一承载部,位于第一承载部上方的第一限位部、连接第一承载部和第一限位部的第二限位部、位于第一承载部下方的第二承载部以及连接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的侧边部,第一承载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围设形成有容纳腔,边框还包括防滑层以及连接边框本体和防滑层的连接结构,防滑层位于第一限位部或第二承载部远离第一承载部的一侧,防滑层远离第一承载部的侧面具有第一防滑面。防滑层能够在多个光伏组件堆叠时,增大相邻两个光伏组件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之间的相对滑移;另外,防滑层能够防止边框本体间相互摩擦变黑。变黑。变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及光伏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
,具体为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光伏组件的边框主要为铝材料制成的铝边框,现在随着成本压力的增大,行业内也在加大钢边框的使用量。钢边框相比铝边框的优势在于价格更低,强度更高,但缺点在于钢边框表面的摩檫力较小,且钢材质的可塑性比较差,表面不能增加纹理来增加摩檫力。
[0003]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光伏组件在固化阶段,通常是将多个光伏组件堆叠在固化房内完成,光伏组件能够堆叠的数量决定着产线的产能。在生产过程中,钢边框由于表面摩檫力较小,多个堆叠时非常容易出现滑移倒塌的问题,给实际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边框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及光伏组件,堆叠时,相邻的两层光伏组件之间具有足够的摩擦力。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包括边框本体,所述边框本体包括第一承载部,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上方的第一限位部、连接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下方的第二承载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的侧边部,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围设形成有容纳腔,所述边框还包括防滑层以及连接所述边框本体和所述防滑层的连接结构,所述防滑层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或第二承载部远离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侧,所述防滑层远离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侧面具有第一防滑面。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层位于所述第二承载部远离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侧。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承载部上的开孔和与所述防滑层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至少部分插入所述开孔内。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柱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防滑层和所述第二柱体连接,所述第二柱体由韧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柱体的外径小于所述开孔的直径、所述第二柱体的外径大于所述开孔的直径,以在所述第一柱体外围、所述第二柱体和所述防滑层之间间隔形成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承载部的厚度,所述第二柱体远离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设置有锥面。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层靠近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侧面具有第二防滑面。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层和所述连接柱为由橡胶材料或硅胶材料制成的一体式结构。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边框本体由钢材料制成。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层为圆形,所述防滑层的外径至少为所述第二承载部宽度的0.75倍。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边框本体还具有自所述第二承载部远离所述侧边部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承载部延伸形成的延伸部,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侧边部、所述第二承载部以及所述延伸部围设形成有型腔。
[001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上述的边框及层压件,所述层压件的边缘部位容纳在所述容纳腔中。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及光伏组件,设置的防滑层能够在多个光伏组件堆叠时,增大相邻两个光伏组件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之间的相对滑移;另外,防滑层隔开了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边框本体,能够防止边框本体间相互摩擦变黑。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边框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防滑层和与其连接的连接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的光伏组件堆叠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00、光伏组件;
[0023]110、边框;
[0024]120、层压件;
[0025]10、边框本体;
[0026]1、第一承载部;
[0027]2、第一限位部;
[0028]3、第二限位部;
[0029]4、第二承载部;41、开孔;42、延伸部;
[0030]5、侧边部;
[0031]6、容纳腔;
[0032]7、防滑层;71、第一防滑面;72、第二防滑面;
[0033]8、连接柱;81、第一柱体;82、第二柱体;821、锥面;83、环形槽;
[0034]9、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36]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
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特征相对于另一个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根据产品摆放位置的不同,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并不应当理解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另外,本文使用的描述词“水平”并非完全等同于沿着垂直于重力方向,允许有一定角度的倾斜。
[0037]如图1所示的一种光伏组件100,包括边框110以及安装在边框110上的层压件120。
[0038]再如图2至图4所示,其中,边框110包括边框本体10,边框本体10包括第一承载部1,位于第一承载部1上方的第一限位部2、连接第一承载部1和第一限位部2的第二限位部3、位于第一承载部1下方的第二承载部4以及连接第一承载部1和第二承载部4的侧边部5,第一承载部1、第一限位部2和第二限位部3围设形成有容纳腔6,安装时,在容纳腔6中填充硅胶,层压件120的边缘部位容纳在容纳腔6中,通过硅胶将层压件120与边框110粘接起来。
[0039]边框110还包括防滑层7以及连接边框本体10和防滑层7的连接结构,防滑层7位于第一限位部2或第二承载部4远离第一承载部1的一侧,防滑层7远离第一承载部1的侧面具有第一防滑面71,第一限位部2和第二承载部4分别位于边框本体10高度方向的两侧,当多层光伏组件100堆叠时,防滑层7隔在相邻两个边框110的边框本体10之间,一个边框110上的第一防滑面71与接触另一个边框110,增加了相邻两个边框110间的摩擦力。作为本技术的优先方案,防滑层7位于第二承载部4远离第一承载部1的一侧,防滑层7连接在第二承载部4上。防滑层7可以设置有多个。
[0040]连接结构包括开设在第二承载部4上的开孔41和与防滑层7连接的连接柱8,连接柱8至少部分插入开孔41内,使防滑层7连接在第二承载部4上,开孔41可为边框本体10上现有的接地孔,无需再另行打孔,且连接柱8插入接地孔,对接地孔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包括边框本体,所述边框本体包括第一承载部,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上方的第一限位部、连接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下方的第二承载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的侧边部,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围设形成有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还包括防滑层以及连接所述边框本体和所述防滑层的连接结构,所述防滑层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或第二承载部远离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侧,所述防滑层远离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侧面具有第一防滑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位于所述第二承载部远离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承载部上的开孔和与所述防滑层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至少部分插入所述开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防滑层和所述第二柱体连接,所述第二柱体由韧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柱体的外径小于所述开孔的直径、所述第二柱体的外径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