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水移热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482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水移热反应器,包括第一移热组件和第二移热组件,所述第一移热组件和第二移热组件之间贯通连接有导气管和导水管,所述导气管和导水管均对称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一移热组件底面贯穿设置有进气组件,所述第一移热组件顶面贯通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第二移热组件顶面贯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第二移热组件顶面贯穿设置有出气组件,所述第一移热组件和第二移热组件内部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低温水依次经过第二移热组件和第一移热组件内部吸热,并将气体依次经过第一移热组件和第二移热组件内部散热,保证了对气体的移热效果,并使水的移热作用更加充分,提高了水的利用率。高了水的利用率。高了水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水移热反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水移热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CO变换反应后器作为化工行业的一种广泛应用反应器,其间,人们对变换反应器进行了多次的改进,由原来全轴向改为全径向,在催化剂床层阻力方面取得很好效果,但催化剂床层仍为绝热反应,催化剂床层分为若干床层,每床层之间采取间接换热或用水冷激。这种间接换热回收变换系统热能品位低,回收显热和潜热效率低、催化剂易超温、同时变换还伴有甲烷化等副反应等缺陷。
[0003]目前采用的一种移热反应器,是利用换热管内水转化为蒸汽发生相变吸热原理及时移走催化剂床层内的反应热量,但气体经过催化剂床反应发热时,水经过换热管内部和气体经过换热管外部的速度较快,虽然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但水容易与气体没有充分换热就流走,降低了水进行换热的利用率,并难以保证对气体的移热效果。
[0004]综上,目前需要一种高利用率且效果好的水移热反应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水移热反应器,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组合式水移热反应器,包括第一移热组件和第二移热组件,所述第一移热组件和第二移热组件之间贯通连接有导气管和导水管,所述导气管和导水管均对称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一移热组件底面贯穿设置有进气组件,所述第一移热组件顶面贯通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第二移热组件顶面贯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第二移热组件顶面贯穿设置有出气组件,所述第一移热组件和第二移热组件内部结构相同。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热组件包括第一外罐体、第一内罐体、第一换热管以及第一蓄水斗,所述第一外罐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内罐体,所述第一内罐体侧壁贯通连接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贯穿连接于第一外罐体侧壁,所述第一内罐体底面贯通连接有第一卸料管,所述第一卸料管贯穿连接于第一外罐体底面,所述第一内罐体顶面和第一外罐体内部顶面固定有第一蓄水斗;
[0009]所述进气组件贯通连接于第一内罐体内部,所述导气管的进气端贯穿连接于第一外罐体内部且贯通连接于第一内罐体外壁;
[0010]所述导水管的出水端贯穿连接于第一外罐体内部,所述第一内罐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关于进气组件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换热管一端贯穿第一内罐体与导水管的出水端贯通连接,另一端贯穿第一内罐体与第一蓄水斗内部贯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热管为U字形结构,所述第一换热管设置于导气管的进气端和进气组件之间。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组件包括进气管、分导管以及散气部件,所述进气管顶端贯穿连接于第一内罐体内部,所述分导管设置于第一蓄水斗内部,所述分导管为U字形结构,所述分导管一端贯穿第一内罐体与进气管顶端贯通连接,另一端贯穿第一内罐体贯通连接有散气部件,所述分导管关于进气管对称设置有两个。
[0013]进一步的,所述散气部件包括固定筒、半筛管、半封管以及端盖,所述半筛管内部为筛孔结构,所述半筛管和半封管配合固定形成管体结构,所述管体结构顶端连接有固定筒,所述管体结构底端连接有端盖,所述固定筒连接于分导管内部,所述半筛管设置于远离进气管一侧。
[0014]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组件包括出气管和全筛管,所述全筛管连接于出气管底端,所述全筛管侧面为筛孔结构,所述第二移热组件包括第二外罐体、第二内罐体以及第二蓄水斗,所述出气管贯穿第二外罐体顶面设置于第二蓄水斗内部,所述出气管底端贯穿第二内罐体内部。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水移热反应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低温水从第二移热组件的进水管导入,依次经过第二移热组件和第一移热组件内部吸热后,从出水管导出,并将气体从第一移热组件底部的进气组件导入,依次经过第一移热组件和第二移热组件内部散热后,最后通过出气组件排出,实现低温度的水吸收较低温度的气体热量,经过吸热成较高温度水吸收更高温度的气体热量,保证了对气体的移热效果,并使水的移热作用更加充分,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组合式水移热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移热组件与进气组件连接内部结构剖面图;
[0019]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二移热组件与出气组件连接内部结构剖面图;
[0020]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散气部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所示:1、进气组件;11、进气管;12、分导管;13、散气部件;131、固定筒;132、半筛管;133、半封管;134、端盖;2、第一移热组件;21、第一外罐体;22、第一内罐体;221、第一进料管;222、第一卸料管;23、第一换热管;24、第一蓄水斗;3、导气管;4、导水管;5、第二移热组件;51、第二外罐体;52、第二内罐体;521、第二进料管;522、第二卸料管;53、第二换热管;54、第二蓄水斗;6、出气组件;61、出气管;62、全筛管;7、出水管;8、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
[002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给出如下的一种组合式水移热反应器:
[0025]结合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组合式水移热反应器,包括第一移热组件2和第二移热组件5,所述第一移热组件2和第二移热组件5之间贯通连接有导气管3和导水管4,所述导气管3和导水管4均对称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一移热组件2底面贯穿设置有进气组件1,所述第一移热组件2顶面贯通设置有出水管7,所述第二移热组件5顶面贯通设置有进水管8,所述第二移热组件5顶面贯穿设置有出气组件6,所述第一移热组件2和第二移热组件5内部结构相同;
[0026]通过将低温水从第二移热组件5的进水管8导入,依次经过第二移热组件5和第一移热组件2内部吸热后,从出水管7导出,并将气体从第一移热组件2底部的进气组件1导入,依次经过第一移热组件2和第二移热组件5内部散热后,最后通过出气组件6排出,实现低温度的水吸收较低温度的气体热量,经过吸热成较高温度水吸收更高温度的气体热量,保证了对气体的移热效果,并使水的移热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水移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移热组件(2)和第二移热组件(5),所述第一移热组件(2)和第二移热组件(5)之间贯通连接有导气管(3)和导水管(4),所述导气管(3)和导水管(4)均对称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一移热组件(2)底面贯穿设置有进气组件(1),所述第一移热组件(2)顶面贯通设置有出水管(7),所述第二移热组件(5)顶面贯通设置有进水管(8),所述第二移热组件(5)顶面贯穿设置有出气组件(6),所述第一移热组件(2)和第二移热组件(5)内部结构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水移热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热组件(2)包括第一外罐体(21)、第一内罐体(22)、第一换热管(23)以及第一蓄水斗(24),所述第一外罐体(21)内部设置有第一内罐体(22),所述第一内罐体(22)侧壁贯通连接有第一进料管(221),所述第一进料管(221)贯穿连接于第一外罐体(21)侧壁,所述第一内罐体(22)底面贯通连接有第一卸料管(222),所述第一卸料管(222)贯穿连接于第一外罐体(21)底面,所述第一内罐体(22)顶面和第一外罐体(21)内部顶面固定有第一蓄水斗(24);所述进气组件(1)贯通连接于第一内罐体(22)内部,所述导气管(3)的进气端贯穿连接于第一外罐体(21)内部且贯通连接于第一内罐体(22)外壁;所述导水管(4)的出水端贯穿连接于第一外罐体(21)内部,所述第一内罐体(22)内部设置有第一换热管(23),所述第一换热管(23)关于进气组件(1)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换热管(23)一端贯穿第一内罐体(22)与导水管(4)的出水端贯通连接,另一端贯穿第一内罐体(22)与第一蓄水斗(24)内部贯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万奎王揽月熊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聚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