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28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质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的进水口设置有进水头,所述第一过滤室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室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二过滤室的内壁设置有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二过滤室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过滤室,所述第三过滤室的内壁设置有第三过滤组件,所述第三过滤室的出水口设置有出水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过滤器采用多个组合式的过滤室结构,既能够对水质起到多重过滤净化效果,同时也便于对过滤器进行分体式的拆装操作,便于对某一个过滤室结构进行单独的清理或更换操作,避免了过滤器局部损坏而整体更换带来的高成本,有效的降低了过滤器的使用维修成本。低了过滤器的使用维修成本。低了过滤器的使用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质过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器
,尤其涉及一种水质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水质过滤器是利用滤网对饮用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去除饮用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污染物,以净化水质的一种过滤设备,在家庭或商场等安装饮用水管道的场所,为了提高饮用水的水质,一般会在饮用水管道的出水口安装水质过滤器,并对饮用水的水质进行过滤。
[000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4198522U公开了《一种饮用水过滤器》,包括罐体、罐盖、内套、过滤网、活性碳、无纺布过滤网、进水管和出水管;活性碳设置在内套中,在活性碳的上端与下端的内套中各设有一过滤网;在内套上端设有进水孔,在内套下端设有出水孔;内套设置在罐体内,罐盖盖装在罐体上,进水管一端传过罐盖与进水孔连接;无纺布过滤网套装在内套外侧的罐体中,出水管设置在罐体中下部与罐体内连通。
[0004]现有的水质过滤器通常为一体式的结构设计,并在过滤器内设置多种不同类的过滤结构,实现对饮用水水质的过滤效果,当过滤器内某一个结构出现堵塞或损坏时,需要将过滤器进行整体拆卸后清理维修或更换操作,增加了使用负担,也增高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采用组合式的过滤结构,方便过滤器独立拆装清理更换,降低使用成本的一种水质过滤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质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室:
[0007]所述第一过滤室的进水口设置有进水头,所述第一过滤室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过滤组件;
[0008]所述第一过滤室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二过滤室的内壁设置有第二过滤组件;
[0009]所述第二过滤室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过滤室,所述第三过滤室的内壁设置有第三过滤组件,所述第三过滤室的出水口设置有出水头。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第一过滤室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螺槽,所述第二过滤室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螺槽螺旋连接的第一螺环。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第二过滤室的底部设有第二螺槽,所述第三过滤室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螺槽螺旋连接的第二螺环。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过滤室内壁的导流板,且导流板的底部设置有
滤袋。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过滤室内壁的外滤芯,外滤芯的内壁设置有内滤芯。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第三过滤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三过滤室内壁的活性炭滤板,活性炭滤板的内侧设置有生物滤膜。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所述进水头的内壁设置有柔性的密封环,所述进水头的外壁套设有抱箍。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3]所述出水头的内壁设置有孔板。
[00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质过滤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该过滤器采用多个组合式的过滤室结构,既能够对水质起到多重过滤净化效果,同时也便于对过滤器进行分体式的拆装操作,便于对某一个过滤室结构进行单独的清理或更换操作,避免了过滤器局部损坏而整体更换带来的高成本,有效的降低了过滤器的使用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质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过滤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过滤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过滤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进水头;11、抱箍;12、密封环;2、第一过滤室;21、第一螺槽;22、导流板;23、滤袋;3、第二过滤室;31、第一螺环;32、第二螺槽;33、内滤芯;34、外滤芯;4、第三过滤室;41、第二螺环;42、活性炭滤板;43、生物滤膜;5、出水头;51、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34]如图1

图4所示,一种水质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室2:
[0035]第一过滤室2的进水口设置有进水头1,第一过滤室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过滤组件,进水头1与饮用水管道的出水口连接,即可将饮用水引入第一过滤室2内,并经由第一过滤组件对饮用水进行第一次过滤;
[0036]第一过滤室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室3,第二过滤室3的内壁设置有第二过滤组件,第一次过滤后的饮用水进入第二过滤室3内,并经由第二过滤组件对饮用水进行第二次
过滤;
[0037]第二过滤室3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过滤室4,第三过滤室4的内壁设置有第三过滤组件,第三过滤室4的出水口设置有出水头5,第二次过滤后的饮用水进入第三过滤室4内,并经由第三过滤组件对饮用水进行第三次过滤,最后由出水头5向外排出干净的饮用水,同时三个组合式连接的过滤室也便于拆卸操作,进而对某一个过滤室进行单独清理或更换操作,降低了过滤器的使用维修成本。
[0038]第一过滤室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螺槽21,第二过滤室3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螺槽21螺旋连接的第一螺环31,第二过滤室3的底部设有第二螺槽32,第三过滤室4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螺槽32螺旋连接的第二螺环41,通过螺槽和螺环的螺旋连接,可以将第一过滤室2、第二过滤室3和第三过滤室4进行组合连接,并且在某一个过滤室被杂质堵塞或损坏时,即可自由灵活的拆卸掉过滤器,并对该过滤室进行独立清理或更换操作,降低了过滤器的使用维修成本。
[0039]第一过滤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过滤室2内壁的导流板22,且导流板22的底部设置有滤袋23,滤袋23采用无纺布材料制成,进入第一过滤室2内的饮用水在导流板22的导流下进入滤袋23内,并被滤袋23将颗粒杂质过滤掉。
[0040]第二过滤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过滤室3内壁的外滤芯34,外滤芯34的内壁设置有内滤芯33,外滤芯34采用陶瓷材质制成,内滤芯33采用PP膜材质制成,内滤芯33和外滤芯34可以形成内外组合式的滤芯结构,即可对饮用水内的漂浮物进行双重过滤处理。
[0041]第三过滤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三过滤室4内壁的活性炭滤板42,活性炭滤板42的内侧设置有生物滤膜43,活性炭滤板42和生物滤膜43可以在第三过滤室4内形成上下组合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室(2)的进水口设置有进水头(1),所述第一过滤室(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室(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室(3),所述第二过滤室(3)的内壁设置有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二过滤室(3)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过滤室(4),所述第三过滤室(4)的内壁设置有第三过滤组件,所述第三过滤室(4)的出水口设置有出水头(5);所述第一过滤室(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螺槽(21),所述第二过滤室(3)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螺槽(21)螺旋连接的第一螺环(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室(3)的底部设有第二螺槽(32),所述第三过滤室(4)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螺槽(32)螺旋连接的第二螺环(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绍锋李君喆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