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导入及导出功能的盖体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812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盖体,其一侧枢接于一机壳,闭合盖体时,盖体覆盖一活动件于机壳的一容置槽,盖体包含一第一导引部以及一第二导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第一导引部邻近盖体的一第一侧,当盖体旋转向上时,第一导引部推动活动件离开容置槽的一预定位置;第二导引部邻近盖体的一第二侧,当盖体旋转向下时,第二导引部推动活动件至容置槽的预定位置;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亦提供一种电子装置,一活动件置放于电子装置的一容置槽,电子装置包含一机壳,容置槽位于机壳;以及一盖体,盖体的一侧枢接于机壳,闭合盖体时,盖体覆盖活动件于容置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盖体,特别关于在数字式移动电话系统中覆盖一用户识别卡的盖体。
技术介绍
数字式移动电话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在使用移动电话甚至更换不同移动电话时,使用者必需在移动电话机壳内组装或更换用户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如此使用者才可以操作移动电话以及进行通话使用。使用者向移动电话系统业者申请门号时,会拿到一张用户识别卡,此用户识别卡含有一微处理芯片,储存着移动电话用户相关通信用的识别资料,例如移动电话门号、通话帐单等。各式各样的移动电话为了要组装用户识别卡,都会在移动电话机壳某区域设置一固定结构来组装用户识别卡,最常见的固定结构如图1所示,在移动电话机壳10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11,此容置空间11设有移动电话电路板的复数个接点12,在组装用户识别卡13时,用户识别卡13的斜角131方向需要和容置空间11的斜角111方向一样,以正确无误将用户识别卡13组装进入容置空间11以及固定于容置空间11内,此斜角111的设计属于用户识别卡13的防呆设计,用户识别卡13若正确定位于容置空间11内,可以有效地将复数个接触点132电连接于相对应的复数个接点12,此一正确定位的位置本文称之为用户识别卡13的预定位置。图1所示为已知的用户识别卡的固定结构,此固定结构利用一容置空间来固定用户识别卡13。其中,在组装用户识别卡13于容置空间11或从容置空间11退出用户识别卡13,都需要使用者以手指将用户识别卡推入容置空间11或推出容置空间11。然而,此种已知的用户识别卡固定结构,使用者以手指推入用户识别卡13的定位不够确实,也就是说,不易将用户识别卡13直接定位到预定位置,使得用户识别卡的接触点132不会电连接于移动电话电路板的复数个接点12,导致移动电话在开机过程中会产生错误;另外在退出用户识别卡13时使用者也需要利用手指来退出,所以在装入或退出用户识别卡13相当不方便。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缺点的用户识别卡固定结构,以供使用者易于装入及退出用户识别卡,显为各界所殷切期盼。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方便组装及退出用户识别卡的盖体。为达上述目的,依本专利技术的盖体,其一侧枢接于一机壳,闭合盖体时,盖体覆盖一活动件于一容置槽,盖体包含一第一导引部以及一第二导引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导引部邻近盖体的一第一侧,当盖体旋转向上时,第一导引部推动活动件离开容置槽的一预定位置;第二导引部邻近盖体的一第二侧,当盖体旋转向下时,第二导引部推动活动件至容置槽的预定位置。为达上述目的,依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一活动件置放于电子装置的一容置槽,包含一机壳,容置槽位于机壳;以及一盖体,盖体的一侧枢接于机壳,闭合盖体时,盖体覆盖活动件于容置槽。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盖体利用第一导引部和第二导引部来退出及装设用户识别卡,因此使用者不需用手指来组装用户识别卡,固可达到方便使用;另外,本专利技术亦可正确组装用户识别卡到达预定位置,更可达到正确组装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已知的用户识别卡固定结构的一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盖体的一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盖体的一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盖体的一作动示意图;图5a、5b、5c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具体实施一组示意图;图6a、6b、6c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盖体的另一组示意图;以及图7a、7b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0机壳11容置空间111 斜角12接点13用户识别卡131 斜角132 接触点2 盖体21第一侧22第二侧23第一导引部24第二导引部25连接孔26扣合部3 机壳31容置槽 32 转轴33 斜面34 凹部4 活动件41 第一面42 第二面5 电子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盖体,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依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盖体,其一侧枢接于一机壳,闭合盖体时,盖体覆盖一活动件于一容置槽。请参阅图2所示,盖体2具有相对一第一侧21及一第二侧22,一第一导引部23邻设于第一侧21,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引部23为一凸出部且第一导引部23与第一侧21呈一角度倾斜,例如第一导引部23为延伸出盖体2且与盖体2呈一倾斜角的导引片,导引片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一第二导引部24邻设于第二侧22,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引部24为一凸出部且第二导引部24与盖体2呈一角度倾斜,例如第二导引部24为倾斜凸设于盖体2的导引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引部23和第二导引部24分别与第一侧21和第二侧22呈一锐角。本专利技术的盖体2更包含一连接孔25及一扣合部26。连接孔25邻设于第一侧21,扣合部26邻设于第二侧22。于本实施例中,连接孔25为位于第一侧21的圆孔;另外,扣合部26为一U型扣合部,于此,扣合部26具有挠性,于本实施例中,扣合部26具有一凸块,使扣合部26与机壳相对位置的凹部互相扣合。请参阅图3所示,机壳3设有一容置槽31及一斜面33,容置槽31用以容置一活动件4,于本实施例中,活动件4为一用户识别卡,容置槽31为一行动电子装置的用户识别卡放置槽。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机壳3更设有一转轴32,转轴32用以连接盖体2,使盖体2以转轴32为支点,作旋转向上及旋转向下运动,于本实施例中转轴32套接于连接孔25;斜面33位于容置槽31的一侧,当盖体2与机壳3相扣合时,亦即扣合部26扣合凹部34时,斜面33与第二导引部24相对而设。请参阅图5a所示,首先将活动件4置放于容置槽31中,此时活动件4并未到达预定位置,接着将盖体2旋转向下,本实施例中使用者下压扣合部26;请参阅图5b所示,此时第二导引部24会与活动件4的一第二面42相接触,请参阅图5a及图5b所示,接着再将盖体2旋转向下,即可带动第二导引部24以推动活动件4由斜面33滑入容置槽31,活动件4会因盖体2继续旋转向下而推挤进入预定位置,此时如图5c所示,盖体2即覆盖活动件4于容置槽31内,且扣合部26与凹部34相互扣合,即完成组装及固定活动件4于容置槽31内。请参阅图6a及图6b所示,欲将位于容置槽的预定位置的活动件4取出,首先需将盖体2旋转向上,让第一导引部23与活动件4的一第一面41相接触;请参阅图6c所示,接着再将盖体2旋转向上,即可带动第一导引部23推动活动件4由斜面33滑出容置槽31,以脱离盖体2的覆盖,且经斜面33上移,方便使用者由容置槽31取出活动件4。另外,请参阅图7a所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亦提供一种电子装置5,一活动件4置放于电子装置5的一容置槽31,电子装置5包含一机壳3以及一盖体2。其中活动件4、容置槽31、盖体2的构成与前述的活动件、容置槽、盖体大致相同,为避免赘述其详细说明予以省略,且为便于说明部分图号则予以沿用。容置槽31位于机壳3某一区域,在本实施例中机壳3为一行动电子装置的机壳,活动件4为一用户识别卡,容置槽31为行动电子装置的用户识别卡放置槽。请参阅图7a及图7b所示,将活动件4组装于容置槽31的作动情形与前述活动件组装容置槽31大致相同,为避免赘述其详细说明予以省略。综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盖体,其一侧枢接于一机壳,闭合该盖体时,该盖体覆盖一活动件于该机壳的一容置槽,包含:一第一导引部,邻近该盖体的一第一侧,当该盖体旋转向上时,该第一导引部推动该活动件离开该容置槽的一预定位置;以及一第二导引部,邻近该盖体的 一第二侧,当该盖体旋转向下时,该第二导引部推动该活动件至该容置槽的该预定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昆相王中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