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富血小板血浆制备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00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富血小板血浆制备容器,包括试管盖和试管主体,所述试管主体的顶端安装有试管盖,所述试管主体的内腔顶部依次设置有两组密封环,所述试管盖包括试管盖主体、进液管、密封槽、密封圈、存储管、进液口和分隔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试管主体下端面设置存储管,存储管内部被分隔片分隔为三个内腔室,三个内腔室内分别填充有ACD抗凝血剂、血浆惰性分离胶和助剂,而进液管上的锥形管会在贯穿存储管的同时将ACD抗凝血剂、血浆惰性分离胶和助剂堵在三个内腔室内,通过进液管拔起,内腔室内的ACD抗凝血剂、血浆惰性分离胶和助剂会流入试管主体内部完成富血小板血浆与活性物质均衡融合,有效降低制备时间。有效降低制备时间。有效降低制备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富血小板血浆制备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日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式富血小板血浆制备容器。

技术介绍

[0002]人体血液主要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细胞主要有形成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因此全血可以制备成各种成分,并在理想条件下保存,并有效用于人类的治疗。其中血小板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发现具有体外止凝血和快速启动内源性生长因子的作用,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促细胞生长和修复作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微量血液成分如富集血小板的血浆广泛用于临床外科和医学美容,从人体血液提取,收集富集血小板的血浆,及时通过医疗手段回入患者皮肤或组织表面,达到自身机体的治疗和恢复医疗作用,可避免利用外体血制品发生的排斥反应。
[0003]目前国内对血小板的激活过程主要采用无菌操作系统和专业的操作技术,在进行富血小板血浆制备时,需要在加入血小板血浆后,依次加入多种试剂,才能完成制备,这样会严重拉长制备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富血小板血浆制备容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富血小板血浆制备容器,包括试管盖和试管主体,所述试管主体的顶端安装有试管盖,所述试管主体的内腔顶部依次设置有两组密封环,所述试管盖包括试管盖主体、进液管、密封槽、密封圈、存储管、进液口和分隔片,所述进液管一端贯穿试管盖主体上端面,所述密封槽开设在试管盖主体下端面,所述密封圈共两组间隔设置在密封槽内壁,所述存储管一端固定连接在试管盖主体下端面,所述进液口开设在存储管侧端面,所述分隔片设置在存储管内部。
[0006]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试管盖与试管主体相互套接,所述试管主体顶端套入密封槽内部,所述两组密封环的位置与两组密封圈的位置适配,且两组密封圈分别在两组密封环的上方。
[0007]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进液管与试管盖主体滑动连接,所述进液管包括第一连接管、锥形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锥形管和第二连接管依次连接,所述锥形管外径逐渐降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径与锥形管外径最大的一端相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径与锥形管外径最小的一端相同。
[0008]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存储管内部设置有两组分隔片,且两组分隔片将存储管内部分隔为三个内腔室,三个内腔室内分别填充有ACD抗凝血剂、血浆惰性分离胶和助剂,所述进液管上的锥形管贯穿存储管上端面。
[0009]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进液口共三组间隔设置在存储管侧端面,且三组进液口分别连通存储管内部的三个内腔室,所述三组进液口通过密封膜封堵。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本技术的一体式富血小板血浆制备容器通过在试管主体内腔顶部设置密封环,在试管盖下端面开设密封槽,使试管盖通过密封槽与试管主体套接,且试管盖与试管主体低温套接,然后自然恢复至室温,使得试管盖与试管主体的连接点气密性优良,同时在密封槽内壁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密封环与密封圈组成的锁扣结构,使得试管盖与试管主体连接紧密,有效杜绝过程污染的可能性,同时在试管主体下端面设置存储管,存储管内部被分隔片分隔为三个内腔室,三个内腔室内分别填充有ACD抗凝血剂、血浆惰性分离胶和助剂,而进液管上的锥形管会在贯穿存储管的同时将ACD抗凝血剂、血浆惰性分离胶和助剂堵在三个内腔室内,通过进液管拔起,内腔室内的ACD抗凝血剂、血浆惰性分离胶和助剂会流入试管主体内部完成富血小板血浆与活性物质均衡融合,有效降低制备时间。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一体式富血小板血浆制备容器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试管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试管盖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存储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试管盖、2试管主体、3密封环、4试管盖主体、5进液管、6密封槽、7密封圈、8存储管、9进液口、10分隔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一体式富血小板血浆制备容器,包括试管盖1和试管主体2,试管主体2的顶端安装有试管盖1,试管主体2的内腔顶部依次设置有两组密封环3,试管盖1包括试管盖主体4、进液管5、密封槽6、密封圈7、存储管8、进液口9和分隔片10,进液管5一端贯穿试管盖主体4上端面,密封槽6开设在试管盖主体4下端面,密封圈7共两组间隔设置在密封槽6内壁,存储管8一端固定连接在试管盖主体4下端面,进液口9开设在存储管8侧端面,分隔片10设置在存储管8内部。
[0019]在本实施例中,试管盖1与试管主体2相互套接,试管主体2顶端套入密封槽6内部,两组密封环3的位置与两组密封圈7的位置适配,且两组密封圈7分别在两组密封环3的上方。
[0020]其中,试管盖1与试管主体2相互套接时,先将试管盖1冷却至

1℃~

5℃,再将试管主体2的顶端塞入密封槽6内部,待试管盖1恢复至室温时,两组密封环3与两组密封圈7组成的锁扣结构,使试管盖1与试管主体2连接紧密,且气密性优良。
[0021]在本实施例中,进液管5与试管盖主体4滑动连接,进液管5包括第一连接管、锥形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锥形管和第二连接管依次连接,锥形管外径逐渐降低,第一连接管的外径与锥形管外径最大的一端相同,第二连接管的外径与锥形管外径最小的一端
相同。
[0022]具体的,存储管8内部设置有两组分隔片10,且两组分隔片10将存储管8内部分隔为三个内腔室,三个内腔室内分别填充有ACD抗凝血剂、血浆惰性分离胶和助剂,其中ACD抗凝血剂还可以是柠檬酸钠、肝素等其他试剂,助剂具体为生物素、激活剂、HA等活性物质,进液管5上的锥形管贯穿存储管8上端面,通过将进液管5向上拔出,此时锥形管与分隔片10分离,存储管8内部的ACD抗凝血剂、血浆惰性分离胶和助剂会自然流到试管主体2内部与血液反应,进而实现一次制备即可完成富血小板血浆与活性物质均衡融合,有效杜绝过程污染,减少制备时间。
[0023]在本实施例中,进液口9共三组间隔设置在存储管8侧端面,且三组进液口9分别连通存储管8内部的三个内腔室,三组进液口9通过密封膜封堵,通过进液口9可向存储管8内部注入ACD抗凝血剂、血浆惰性分离胶和助剂。
[0024]工作原理:该一体式富血小板血浆制备容器,在使用时,将带有血小板血浆通过进液管5注入试管盖1内部,然后通过将进液管5拔出,存储管8内部的ACD抗凝血剂、血浆惰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富血小板血浆制备容器,包括试管盖(1)和试管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主体(2)的顶端安装有试管盖(1),所述试管主体(2)的内腔顶部依次设置有两组密封环(3),所述试管盖(1)包括试管盖主体(4)、进液管(5)、密封槽(6)、密封圈(7)、存储管(8)、进液口(9)和分隔片(10),所述进液管(5)一端贯穿试管盖主体(4)上端面,所述密封槽(6)开设在试管盖主体(4)下端面,所述密封圈(7)共两组间隔设置在密封槽(6)内壁,所述存储管(8)一端固定连接在试管盖主体(4)下端面,所述进液口(9)开设在存储管(8)侧端面,所述分隔片(10)设置在存储管(8)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富血小板血浆制备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盖(1)与试管主体(2)相互套接,所述试管主体(2)顶端套入密封槽(6)内部,所述两组密封环(3)的位置与两组密封圈(7)的位置适配,且两组密封圈(7)分别在两组密封环(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风华蒙金洪旷阔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天地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