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金属屋面上防水检修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75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金属屋面上防水检修孔结构,包括原主檩条,所述原主檩条通过两根次檩条搭建有屋面板,在所述屋面板上切割有与底座大小尺寸配套的屋面开口,所述屋面开口处设有可开检修组件,所述原主檩条上方通过新增檩条与次檩条进行焊接,形成可以支撑的支托构件,所述可开检修组件通过连接构件固定于支托构件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开检修组件使得检修方便灵活,支撑檩条安装方便,施工成本低,构件均为满焊成的整体,规避安装缝隙部位的渗水,同时加上周围四道柔性防水封闭,刚性跟柔性相结合的两道防水使得防水效果优越。性相结合的两道防水使得防水效果优越。性相结合的两道防水使得防水效果优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金属屋面上防水检修孔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属屋面上防水检修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金属屋面施工完毕投入使用后,检修人员经常要到金属屋面上做检修作业,有些建筑不允许在墙面做爬梯上屋面,这种情况下只能在金属屋面上开设人检修孔。检修孔尺寸一般为600mm

800mm,这种检修孔一般是在金属屋面施工过程或者施工结束后开设的,在金属屋面上开设这样的大孔,与金属屋面连接的洞口构件的防水是一个技术难点。目前的金属屋面上人检修孔的防水构造一般采用暂时堵住构件与屋面缝隙的方法,当在大风、大雪、特别是检修人员开门等外荷载的持续频繁作用下,检修口会有震动或摇摆,缝隙部位容易开裂脱落,造成漏水。因此,金属屋面上人检修孔的防水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金属屋面上防水检修孔结构。
[0004]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金属屋面上防水检修孔结构,包括原主檩条,所述原主檩条通过两根次檩条搭建有屋面板,在所述屋面板上切割有与底座大小尺寸配套的屋面开口,所述屋面开口处设有可开检修组件,所述原主檩条上方通过新增檩条与次檩条进行焊接,形成可以支撑的支托构件,所述可开检修组件通过连接构件固定于支托构件上方,所述支托构件用连接件与连接构件连接固定,所述连接件部位以及支托构件与连接构件连接部位设置有保温板,周边用四道柔性防水封闭。
[0005]所述支托构件为用方管预先焊接的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与底座大小尺寸相配套,内部洞口就是检修人员进出的洞口,所述支托构件满焊成整体,所述支托构件用焊接的方法牢牢固定于底座上方。
[0006]所述的连接构件为2mm钢板折边件,按底座大小尺寸放样,所述连接构件满焊成整体。
[0007]所述连接件为自攻钉。
[0008]所述自攻钉间距为100mm。
[0009]所述可开检修组件包括门框,所述门框通过合页铰接外门盖,所述外门盖内镶嵌内衬板和内置保温棉,所述外门盖顶部外侧设置有外开门手柄,所述外门盖顶部内侧设置有外锁搭扣和内锁搭扣。
[0010]所述可开检修组件的最大开角为78
°

[0011]所述底座架在新增檩条上方并焊接牢固。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0013](1)本技术检修洞口框架各部件采用焊接的方式,形成可以挡掉大部分水的密封体。
[0014](2)本技术连接构件与支托构件采用满焊成整体的方式,减少缝隙,规避安装缝隙部位的渗水问题。
[0015](3)本技术在容易渗水的部位如自攻钉部位以及连接构件与支托构件连接部位采用周边四道柔性防水封闭,刚性跟柔性相结合的两道防水使得防水效果优越。
[0016](4)本技术的可开检修组件使得检修方便灵活,檩条安装方便,施工成本低,构件均为满焊成整体,规避安装缝隙部位的渗水,同时加上周围四道柔性防水封闭,刚性跟柔性相结合的两道防水使得防水效果优越,有效解决金属屋面上人检修孔的防水问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带检修组件的上部示意图;
[0020]图3为新增檩条支撑底座示意图;
[0021]图4为支托构件用自攻钉与连接构件连接示意图;
[0022]图5为可开检修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连接构件最终满焊成的框架形状。
[0024]附图中标号为:1、可开检修组件;2、支托构件;3、屋面板;4、原主檩条;5、新增檩条;6、底座;7、连接构件;8、自攻钉;9、次檩条;10、保温板;11、门框;12、外门盖;13、内衬板;14、内置保温棉;15、外开门手柄;16、外锁搭扣;17、内锁搭扣;18、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1
[0026]见图1

4,本技术包括一条横向的原主檩条4,原主檩条4通过两根平行竖向次檩条9搭建有屋面板3,在屋面板3上切割有与底座6大小尺寸配套的屋面开口,底座6架在新增檩条5上方并焊接牢固,屋面开口处设有可开检修组件1。可开检修组件1包括门框11,门框11通过合页18铰接外门盖12,外门盖12内镶嵌内衬板13和内置保温棉14,外门盖12顶部外侧设置有外开门手柄15,外门盖12顶部内侧设置有外锁搭扣16和内锁搭扣17。原主檩条4上方通过横向新增檩条5与竖向的次檩条9进行焊接,形成可以支撑的支托构件2。支托构件2为用方管预先焊接的方形框架,方形框架与底座6大小尺寸相配套,内部洞口就是检修人员进出的洞口,支托构件2满焊成整体,支托构件2用焊接的方法牢牢固定于底座6上方。可开检修组件1通过连接构件7固定于支托构件2上方,连接构件7为2mm钢板折边件,按底座6大小尺寸放样,满焊成整体如图6所示的框架性状。支托构件2用连接件与连接构件7连接固定,连接件可以为自攻钉8或其他与自攻钉8相同作用的螺钉,自攻钉8间距为100mm,可开检修组件1的最大开角为78
°
。连接件部位以及支托构件2与连接构件7连接部位设置有保温板10,周边用四道柔性防水封闭。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检修口的相关位置用新增檩条5与原屋面的次檩条9
进行焊接,形成可以支撑的两根梁即支托构件2,新增檩条5的作用主要用于支撑支托构件2。支托构件2为用方管预先焊接的方型框架,内部洞口就是检修人员进出的洞口,方管架用焊接的方法牢牢固定于底座6上方;连接构件7为2mm钢板折边件,按洞口尺寸放样,并满焊成如图6所示的框架形状,用自攻钉8(间距为100mm)与支托构件2连接固定,此时洞口框架已经形成,已经形成可以挡掉大部分水的密封体,但连接件(自攻钉8)的打钉部位以及支托构件2与连接构件7的连接部位容易渗水,故在这个部位用四道柔性防水周边封闭,确保万无一失。
[0028]屋面开口处设有可开检修组件1,当需要检修时,可通过外开门手柄15打开外门盖12,进行检修,检修结束后,扣紧外门盖12顶部内侧的外锁搭扣16和内锁搭扣17即可,本技术各部件均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形成可以挡掉大部分水的密封体,其连接构件7与支托构件2均采用满焊成整体的方式,减少缝隙,从而减少缝隙部位容易开裂脱落的问题,在一些连接件部位周边采用四道柔性防水封闭,防水效果优越。
[0029]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金属屋面上防水检修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原主檩条(4),所述原主檩条(4)通过两根次檩条(9)搭建有屋面板(3),在所述屋面板(3)上切割有与底座(6)大小尺寸配套的屋面开口,所述屋面开口处设有可开检修组件(1),所述原主檩条(4)上方通过新增檩条(5)与次檩条(9)进行焊接,形成可以支撑的支托构件(2),所述可开检修组件(1)通过连接构件(7)固定于支托构件(2)上方,所述支托构件(2)用连接件与连接构件(7)连接固定,所述连接件部位以及支托构件(2)与连接构件(7)连接部位设置有保温板(10),周边用四道柔性防水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屋面上防水检修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托构件(2)为用方管预先焊接的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与底座(6)大小尺寸相配套,内部洞口就是检修人员进出的洞口,所述支托构件(2)满焊成整体,所述支托构件(2)用焊接的方法牢牢固定于底座(6)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屋面上防水检修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明叶春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东吴钢结构网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