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枢轴反转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58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枢轴反转门,包括一框体枢接一反转门;框体及反转门内侧左右两相对边各具有枢接构件;枢接构件分别枢接一旋转臂两端相对应的枢接构件;使旋转臂相对于框架旋转,旋转门相对于旋转臂旋转,使反转门相对于框架旋转角度超过180度,并使反转门内侧面兼具有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服务器等电子产品机壳的反转门,特别是涉及反转门的枢接结构。
技术介绍
台湾专利公告第308323号,揭示了一种携带式计算机的旋转门结构,在携带式计算机与扩充连接器相配置的插槽上,枢装配置有一旋转门;其插槽两侧壁分设有一枢孔,旋转门的两侧对应分别匹配设有一枢轴,使旋转门可依该各枢轴向上旋转,插槽的两侧壁近底缘处分设有一扣孔,旋转门的两侧对应分设有一扣钮,活动门未旋转收纳时,可覆盖该扩充连接器。台湾专利公告第547899号,揭示了一种具有可收藏的门板的计算机机壳。台湾专利公告第442720号,揭示了一种具有隐藏式分离铰链机构的可旋转计算机出入门结构。上述台湾专利公告案所揭示的旋转门,受到旋转门两侧枢轴与计算机机壳枢接位置的限制,其开启的角度大多小于120度,无法使旋转门的角度旋转180度以上;且旋转门仅能做为遮蔽之用,其内侧面并无利用价值。现今进入计算机化的时代,人们使用计算机的时间日渐加长;若能使旋转门反转在机壳的上方,并在旋转门内侧面结合一镜子,供大多数爱美的女性,在使用计算机中,能随时注意到自己的容貌,将更能提高旋转门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进一步改善上述已知结合于计算机机壳的旋转门,使其能旋转180度以上,更具有利用价值,而提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枢轴反转门,使反转门可旋转180度以上的角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枢轴反转门,使反转门内侧面兼具有利用价值。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双枢轴反转门,包括一框体枢接一反转门;框体及反转门内侧左右两相对边各具有枢接构件;枢接构件分别枢接一旋转臂两端相对应的枢接构件;使旋转臂相对于框架旋转,旋转门相对于旋转臂旋转,使反转门相对于框架旋转角度超过180度,并使反转门内侧面兼具有利用价值。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功效及实施例,请参阅图式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机壳枢接反转门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框架枢接反转门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掀开反转门的侧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枢体、旋转臂结合扭簧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双枢轴反转门实施例,包括一计算机、服务器等电子产品机壳10前端的框架11枢接一反转门20。反转门20呈盖体状。框架11及反转门20内侧左右两相对边各具有枢接构件111、21。枢接构件111、21分别枢接一旋转臂30两端相对应的枢接构件31、32。枢接构件111、21及枢接构件31、32可分别为枢孔及枢轴之设计。旋转臂30呈“L”的形状。旋转臂30的两枢接构件31、32分开一适当的距离,使反转门20在被使用者掀开或盖合时与框架11不会发生干涉的情况。使用者掀开反转门时,先使旋转臂30相对于框架11旋转,如图3所示。当使用者继续掀开反转门20时,就会带动旋转门20相对于旋转臂30旋转,如图4所示,使反转门20相对于框架11旋转180度,置于框架11上的位置。当使用者再带动反转门20相对于旋转臂30旋转一角度,使反转门20在框架11上方具有一向后方倾斜的角度,如图5所示。反转门20内侧面可结合镜子、图片等对象40。使用者可由框架11的前方,观看反转门20内侧面的对象40,如镜子、图片等所显示的影像。本专利技术上述双枢轴反转门,可旋转180度以上的角度,并使反转门内侧面兼具有利用价值。但使用者在开启反转门时,要十分小心,且要有技巧,使旋转门及左右两边的旋转臂同步转动,且要依序使反转门、两旋转臂转动,才能顺畅地开启或收合反转门。请参阅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使两扭簧50分别结合于框架11及旋转臂30的枢接处,例如使扭簧50的中间套接于旋转臂30的枢接构件31的枢轴,而扭簧50的两端部51、52分别抵靠于框架11及旋转臂30,如图6所示。当关闭反转门20时,如图2所示,扭簧50的两端部51、52呈受力的状态。框架11与反转门20的开合端相对的地方,分别具有相对应的扣合组件12、22,例如磁体及铁片等,使反转门20与框架11相扣合。当如图3所示,开启反转门20时,扭簧50的两端部51、52呈不受力的状态。当反转门20与框架11呈闭合状态,如图2所示。使用者施力开启反转门20,克服两扣合组件12、22的扣合力时,通过扭簧50两端部受力的反弹力,会先使反转门30左右两端的旋转臂30相对于框架11同步转动。当两旋转臂30分别转动至行程的死点,即无法再转动,如图3所示。当扭簧50两端部反弹力够大时,会使反转门20相对于左右两侧的旋转臂30转动至框架11上方,如图4所示;然后再转动至完成开启的状态,如图5所示。当扭簧50两端部反弹力不够大时,使用者必须以手带动反转门20,相对于左右两侧的旋转臂30转动至框架11上方,至完成开启的状态。当使用者要关闭反转门20时,因旋转臂30与框架11的框接处有扭簧50的阻力,会使反转门20相对于旋转臂30先转动,以避免反转门20与框架11发生干涉的清况;然后再使反转门20左右两侧的旋转臂30同步旋转,使扭簧50的两端部受力,使两扣合组件12、22相扣合的状态,如图2所示。一般铰链(Hinge)是利用磨擦系数、磨擦面积及受力的大小来控制转轴的阻力,而达到使不同转轴依序转动的要求。但此种铰链甚难制造,成本甚高。本专利技术使一转轴结合一扭簧,即可达成控制不同转轴依序转动的要求,可大幅度节省制造成本。以上所记载的仅为利用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运用本专利技术所为的修饰、变化,都属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权利要求1.一种双枢轴反转门,包括一框架枢接一反转门;该框架及该反转门内侧左右两相对边各具有枢接构件;该各枢接构件分别枢接一旋转臂两端相对应的枢接构件;使该旋转臂相对于该框架旋转,该旋转门相对于该旋转臂旋转,使该反转门相对于该框架的旋转角度超过180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枢轴反转门,其中该旋转臂呈″L″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枢轴反转门,其中该各相对应的枢接构件分别为枢孔及枢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枢轴反转门,其中该框架及旋转臂的两枢接处分别结合一扭簧;该扭簧的两端部分别抵靠于该框架及该旋转臂;当关闭该反转门时,该扭簧的两端部呈受力的状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枢轴反转门,其中该旋转臂的两枢接构件分开一适当的距离,使该反转门在被使用者掀开或盖合时,与该框架不会发生干涉的情况。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枢轴反转门,其中该框架为一电子产品机壳前端的框架。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枢轴反转门,其中该扭簧的中间套接于该旋转臂的枢接构件,而该枢接构件是枢轴。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枢轴反转门,其中该框架与该反转门的开合端相对的地方分别具有相对应的扣合组件。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枢轴反转门,其中该电子产品为计算机。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枢轴反转门,其中该相对应的扣合组件是磁体及铁片。全文摘要一种双枢轴反转门,包括一框体枢接一反转门;框体及反转门内侧左右两相对边各具有枢接构件;枢接构件分别枢接一旋转臂两端相对应的枢接构件;使旋转臂相对于框架旋转,旋转门相对于旋转臂旋转,使反转门相对于框架旋转角度超过180度,并使反转门内侧面兼具有利用价值。文档编号H05K7/16GK1725145SQ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枢轴反转门,包括一框架枢接一反转门;该框架及该反转门内侧左右两相对边各具有枢接构件;该各枢接构件分别枢接一旋转臂两端相对应的枢接构件;使该旋转臂相对于该框架旋转,该旋转门相对于该旋转臂旋转,使该反转门相对于该框架的旋转角度超过180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利兆康杜铮蓝本虎黄家佳
申请(专利权)人:建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