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体晶体色谱柱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57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体晶体色谱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是以粒径均一的亚微米硅球作为胶体颗粒,进行疏水功能化基团修饰后,通过重力沉降以及超声辅助下的超高压在毛细管内自组装成具有三维有序结构的胶体晶体色谱柱,并应用于蛋白质和肽段的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普适性好,不同结构和表面修饰的胶体颗粒均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组装,且可以在不同内径的毛细管中制备;(2)本方法得到的色谱柱由于颗粒粒径小、组装有序,所得的色谱柱柱效和峰容量高。所得的色谱柱柱效和峰容量高。所得的色谱柱柱效和峰容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体晶体色谱柱及其制备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蛋白质和肽段分离的胶体晶体色谱柱及其制备和应用。胶体晶体色谱柱用于肽段和蛋白质的分离,具体地说是一种使用表面疏水改性的胶体颗粒通过重力组装以及超声辅助超高压组装制备胶体晶体柱的方法及其在肽段和蛋白质的高效分离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蛋白质组学的分析策略分为基于完整蛋白质分离鉴定的“自上而下”策略和基于酶解肽段分离鉴定的“自下而上”策略。然而,由于生物样品非常复杂,因此在检测之前需要高效的分离手段。液相色谱由于其分辨率高、与质谱检测兼容等优点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液相色谱中,分离材料是其核心,其中硅胶填充柱由于其孔径可调性强、机械稳定性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和肽段的分离,但是目前填充柱通常采用的装填方式是高压匀浆法进行装填,并且粒径范围通常在1微米以上,并且受限于硅胶颗粒的粒径大小以及仅仅依靠高压的填充方式,其填充效果还无法得到有序规整的晶体结构,从而限制了分离柱效的进一步提升。本专利技术针对这个问题发展了一种利用均一亚微米硅球作为胶体颗粒通过重力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体晶体色谱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胶体晶体色谱柱是由疏水功能化基团修饰的亚微米硅球作为胶体颗粒,分散于分散液中的胶体颗粒首先在毛细管中通过重力沉降自组装,然后在超声辅助下的超高压分散液驱动下的自组装得到的毛细管限域空间内的三维结构胶体晶体色谱柱。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疏水功能化基团修饰的亚微米硅球包括无孔硅胶颗粒、核

壳型硅胶颗粒以及多孔型硅胶颗粒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以上,其粒径范围是100nm

900nm,PDI(聚合物分散性指数)<0.05;核

壳型硅胶颗粒包裹在核颗粒外表面的壳层的层厚范围是10nm

300nm,壳层的孔径范围为1nm

100nm,比表面积的范围是1

100m2/g;多孔型硅胶颗粒的孔径范围为1nm

100nm,比表面积的范围是1

100m2/g。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疏水功能基团包括甲基、乙基、丁基、辛基、十二烷基、十八烷基中的一种或几种,修饰量为1

20μmol/m2亚微米硅球表面面积。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分散于分散液中的胶体颗粒的匀浆液引入上端开口、下端口设有柱塞或喷针的毛细管中,将毛细管垂直于水平面悬挂(毛细管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其中柱塞或者喷针位于毛细管下端,匀浆液引入毛细管内后将毛细管的上开口端密封,静置1

120小时从而实现胶体颗粒重力沉降自组装;匀浆液通过将胶体颗粒分散在分散液中制得;胶体颗粒于分散液中的浓度范围是10

1000mg/ml;匀浆液引入内径范围在10μm

250μm的毛细管中;匀浆液引入毛细管内的长度(或高度)是5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华王超梁玉戴忠鹏杨开广梁振张玉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