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大,目前市场上的锂离子电池自问世以来,因其比容量高,工作电压高,价格低廉、对环境友好和循环稳定性好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主流的锂电正极材料如LiCO2、LiNiO2、三元材料LiMO2、 LiMn2O4和xLi2MnO3·
(1
‑
x)LiMO2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固相法和液相法两大类。
[0003]高温固相法的工艺简单,但材料的物相分布不均匀,晶粒形状不规则、粒径分布范围宽,其电化学性能差于液相法所制备的电化学材料。液相法主要有高温相法、共沉淀法、水热法、溶剂热法、溶胶
‑
凝胶法、喷雾干燥法等。液相法制备的材料化学均一性好、纯度高、粒径分布范围窄,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往往受pH、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等条件的影响。
[0004]Wang等人(Wa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有金属离子的原料、聚合物和溶剂配置为混合溶液与铵源在同一空间分别独立地静置,固液分离得到前驱体;(2)对步骤(1)所述前驱体和锂源进行混合和煅烧处理,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金属离子包括锰、钴、镍、铁、钾、钒、铬、锗、铌、钼、锆、铝、锶、镁或钛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金属离子的原料包括硫酸盐、氯化盐、醋酸盐或硝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聚合物为在主链和/或侧链中带有至少一个可电离的功能性基团的水溶性高分子;优选地,所述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酸钠、羟乙基纤维素、六亚甲基四胺、磷酸八钙、植酸、聚丙烯酸、聚天冬氨酸、聚烯丙基胺盐酸盐、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磺酸、O
‑
磷酸
‑
L
‑
丝氨酸、2
‑
[4
‑
二羟基磷酰基]
‑2‑
氧丁基丙烯酸乙酯、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聚乙烯亚胺
‑
聚乙烯酸、聚乙烯亚胺
‑
聚磺酸、磺化聚乙烯亚胺、聚环氧乙烷、聚缩水甘油、聚谷氨酸、聚[2
‑
(2
‑
羟乙基)]乙烯、聚(1,4,7,10,13,16
‑
六氮杂环十八烷亚乙基亚胺)、聚甲基丙烯酸、烷基化聚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超支化聚合物、十八胺、聚酰胺
‑
胺、聚乙烯亚胺、聚丙烯亚胺、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胺四乙酸、聚苯乙烯
‑
alt
‑
顺丁二烯、聚乙烯醇、聚甲基乙烯醚、聚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羟基丙酯、聚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聚异丙基丙烯酰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丙烯酸羟乙酯或正硅酸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步骤(1)所述溶剂包括去离子水、乙醇、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或四氢呋喃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混合溶液中聚合物的浓度为0.001~1g/L;优选地,所述混合溶液的浓度为0.001~1mol/L;优选地,所述静置的时间为1~720h;优选地,步骤(1)所述固液分离后进行过滤和干燥处理;优选地,所述过滤包括常压过滤、抽滤或离心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强强,纪雪倩,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绿色工业技术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