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泵房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属于泵房监测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房体,用于监测泵房环境的环境监测模块,水体监测模块,用于接收显示信息的移动终端,用于处理数据控制设备的控制系统,用于监测调控设备的设备监测模块,用于安全防范的安全监测模块,环境监测模块、水体监测模块、设备监测模块、移动终端、安全监测模块均与控制系统连接;该系统可通过环境监测模块实时监测泵房里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噪声等,通过水体监测模块可对进入泵房的水根据不同用途进行各项参数监测,能够更大限度的发挥水的作用,利用水的价值,通过控制系统及移动终端可以实时查看及接收泵房信息,实现智能管控。实现智能管控。实现智能管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房环境智能监测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泵房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泵房环境智能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泵房是指安装水泵、动力机及其辅助设备的厂房。随着经济、环境及工业、农业的发展,泵房的用途及建设数量越来越多,如居民生活用水的二次加压、建筑、生产供水过程,再如农业生产种植供水过程、污水处理过程中也可能会用到泵房,且不同用途的水对其水质要求不一样,如生活用水的水质要求一般比其他用途的水高许多,在农业生产种植中水质要求比生活用水低,但农作物所需的部分营养元素可以从水中获取,因此对水质参数进行合理监管更有利于水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0003]水经过泵房后因环境及装置会造成再次污染,水进入泵房后为了稳流作用,通常需要在泵房里的储水箱储存一段时间,此时监测的水质情况更标准,传统的泵房智能化程度较低,功能比较简单,没有根据不同用途的水分模块监测水质,不便于监控和管理,水无法发挥最大的作用,水质安全得不到合理监管,不能合理监管利用水,泵房内的温度、湿度、噪声等环境情况主要依靠工作人员定期检测实现,无法对泵房的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测,现有的泵房监测大多数是针对居民生活用水进行监测,很少拓展到其他用途的水。因此需提供一种可实时监测泵房环境且满足监测不用用途不同水质要求的泵房环境监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传统的泵房智能化程度较低,功能比较简单,没有根据不同用途的水分模块监测水质,不便于监控和管理,水无法发挥最大的作用,水质安全得不到合理监管,不能合理监管利用水,泵房内的温度、湿度、噪声等环境情况主要依靠工作人员定期检测实现,无法对泵房的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测,现有的泵房监测大多数是针对居民生活用水进行监测,很少拓展到其他用途的水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泵房环境智能监测系统。本技术可通过环境监测模块实时监测泵房里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噪声等,通过水体监测模块可对进入泵房的水根据不同用途进行各项参数监测,能够更大限度的发挥水的作用,利用水的价值,通过控制系统及移动终端可以实时查看及接收泵房信息,实现智能管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泵房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包括房体1,用于监测泵房环境的环境监测模块2,水体监测模块3,用于接收显示信息的移动终端4,用于处理数据控制设备的控制系统5,用于监测调控设备的设备监测模块6,用于安全防范的安全监测模块7,环境监测模块2安装于房体1内墙面上,控制系统5安装于房体1内,设备监测模块6安装于房体1内相关设备上,水体监测模块3安装于水管里,移动终端4安装于监控室里,安全监测模块7安装于房体1墙外或门上,环境监测模块2、水体监测模块3、设备监测模块6、移动终端4、安全监测模块7均与控制系统5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处理数据控制设备的控制系统5包括智能柜501、比较模块
502、调用模块503,调用模块503里包括不同水质要求的参数,比较模块502、调用模块503均与控制系统5连接,智能柜502安装于房体1内。
[0007]进一步的,用于监测调控设备的设备监测模块6包括水压传感器607、第一流量计608、第二流量计609、水位传感器610,储水箱603进水口通过进水管604及进水阀601连接总管,储水箱603的出水口通过水泵机组602及出水管605与房外用水管连接,水泵机组602与储水箱603通过固定柱安装于房体1内,进水管604上安装有净水器606,进水管604上的进水阀601内安装有第一流量计608,水位传感器610安装于储水箱603内,水压传感器607、第二流量计609安装于水泵机组602及出水管605之间,净水器606、水压传感器607、第一流量计608、第二流量计609、水位传感器610均与控制系统5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监测泵房环境的环境监测模块2包括温湿度传感器201、水浸传感器202、火灾预警监控器203、噪声监测器204,湿度传感器201、水浸传感器202、火灾预警监控器203、噪声监测器204安装于房体内,温湿度传感器201、水浸传感器202、火灾预警监控器203、噪声监测器204均与控制系统5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监测泵房环境的水体监测模块3包括水质监测仪301所述的水质监测仪301安装于储水箱603内,水质监测仪301与控制系统5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接收显示信息的移动终端4包括电脑401、手机402,电脑401、手机402与控制系统5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房体1内还安装有用于泵房消毒杀菌的紫外灯8,用于降温除湿的降温除湿一体机9,用于通风的通风孔10,紫外灯8、降温除湿一体机9的控制端口与控制系统5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系统5采用可无线通讯的PLC。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可通过环境监测模块实时监测泵房里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噪声等,调用模块里的数据库里有不同水质要求的参数,参数为某个值或在某个范围时更适合,如生活用水各项参数值,农用水各项参数值,生产用水各项参数值等,通过调用模块可直接调用数据库对水质进行监测,无需每次使用时根据用途来设置各项参数,方便快捷,可以实时监测水质,也可以实现水的最大价值利用,通过控制系统及移动终端可以实时查看及接收泵房信息,实现智能管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控制流程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控制流程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控制电路图。
[0019]图中房体1、环境监测模块2、温湿度传感器201、水浸传感器202、火灾预警监控器203、噪声监测器204、水体监测模块3、水质监测仪301、移动终端4、电脑401、手机402、控制系统5、智能柜501、比较模块502、调用模块503、设备监测模块6、进水阀601、水泵机组602、储水箱603、进水管604、出水管605、净水器606、水压传感器607、第一流量计608、第二流量计609、水位传感器610、安全监测模块7、紫外灯8、温除湿一体机9、通风孔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21]如图1
‑
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泵房环境智能监测系统,所述的泵房环境智能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房体1,用于监测泵房环境的环境监测模块2,水体监测模块3,用于接收显示信息的移动终端4,用于处理数据控制设备的控制系统5,用于监测调控设备的设备监测模块6,用于安全防范的安全监测模块7,环境监测模块2安装于房体1内墙面上,控制系统5安装于房体1内,设备监测模块6安装于房体1内相关设备上,水体监测模块3安装于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房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房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包括房体(1),用于监测泵房环境的环境监测模块(2),水体监测模块(3),用于接收显示信息的移动终端(4),用于处理数据控制设备的控制系统(5),用于监测调控设备的设备监测模块(6),用于安全防范的安全监测模块(7),环境监测模块(2)安装于房体(1)内墙面上,控制系统(5)安装于房体(1)内,设备监测模块(6)安装于房体(1)内相关设备上,水体监测模块(3)安装于水管里,移动终端(4)安装于监控室里,安全监测模块(7)安装于房体(1)墙外或门上,环境监测模块(2)、水体监测模块(3)、设备监测模块(6)、移动终端(4)、安全监测模块(7)均与控制系统(5)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房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处理数据控制设备的控制系统(5)包括智能柜(501)、比较模块(502)、调用模块(503),调用模块(503)里包括不同水质要求的参数,比较模块(502)、调用模块(503)均与控制系统(5)连接,智能柜(501)安装于房体(1)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房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监测调控设备的设备监测模块(6)包括水压传感器(607)、第一流量计(608)、第二流量计(609)、水位传感器(610),储水箱(603)进水口通过进水管(604)及进水阀(601)连接总管,储水箱(603)的出水口通过水泵机组(602)及出水管(605)与房外用水管连接,水泵机组(602)与储水箱(603)通过固定柱安装于房体(1)内,进水管(604)上安装有净水器(606),进水管(604)上的进水阀(601)内安装有第一流量计(608),水位传感器(610)安装于储水箱(603)内,水压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玲波,肖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祁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