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供电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供电施工电缆安装组件,包括中空杆,中空杆的内部嵌入有液压缸,中空杆前侧的下部固定有透明玻璃,中空杆的顶部卡接有警示结构,中空杆的两侧开设有卡槽,中空杆的前侧插接有插接杆,卡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转座,转座的端部与架线结构固定,架线结构的内侧连接有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预先将该组件放置在合适的部位,随后使用者将电缆贯穿套管,可以实现该组件对电缆支撑,当电缆在套管上支撑时,连接件能够对架线结构支撑,进而控制电缆的架设位置,同时套管的内壁连接有球形珠,能够便于电缆在套管上贯穿,避免电缆的外壁受到套管的内壁磨损。壁受到套管的内壁磨损。壁受到套管的内壁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电施工电缆安装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供电施工
,具体公开了一种供电施工电缆安装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授权公告号CN217522529U示出可调式电缆安装支架,文献中示出“该技术涉及电缆安装
,且公开了可调式电缆安装支架,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固定架本体和安装方筒,且安装方筒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安装方筒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电缆支架本体,所述电缆支架本体的顶端皆固定安装有边缘挡板,所述安装方筒的一侧皆开设有螺纹定位槽。该技术通过设有螺纹定位槽、螺栓本体、转动手柄和抵合圆盘,采用这种设计在实际使用中可通过转动手柄旋转螺栓本体,从而使得安装方筒与固定架本体的限位解除,从而实现对电缆支架本体的高度调整,调整完毕通过转动手柄转动螺栓本体将其限位固定即可,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有效的解决了电缆支架不方便调节,对支撑板的高度调整不方便,影响使用的问题。”,该文献中示出的电缆支架确实具有较好的实际使用效果,但是支架对电缆支撑的方式较为单一,不利于使用者根据使用场地,调节电缆之间的间距,电缆通过该支架架设时存有很大的不便。
[0003]因此,现有的电缆安装组件,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供电施工电缆安装组件。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电施工电缆安装组件,包括中空杆,所述中空杆的内部嵌入有液压缸,所述中空杆前侧的下部固定有透明玻璃,所述中空杆的顶部卡接有警示结构,所述中空杆的两侧开设有卡槽,所述中空杆的前侧插接有插接杆,所述卡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转座,所述转座的端部与架线结构固定,所述架线结构的内侧连接有连接件,所述架线结构的内壁固定有胶板,所述液压缸的底端与连接座固定,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刻印有刻度线,所述连接座固定在底座上。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所述中空杆呈中孔结构,所述插接杆贯穿中空杆插接在转座上,插接杆在使用时,能够将转座的位置固定在中空杆上,所述底座呈圆片状结构,底座为实心不锈钢材质制作,当使用者将底座放置在地面上时,能够实现底座对整个安装组件支撑,实现该安装组件稳固放置在地面上,所述胶板具有弹性。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所述架线结构包括抵接板、与抵接板一体固定的套管、连接在抵接板一端的转动块、开设在抵接板底面的底槽和嵌入在套管内壁的球形珠,当电缆贯穿在套管上时,球形珠能够对电缆抵接,此时可以避免电缆在套管的内部滑动时,套管的内壁与电缆的外壁产生较多的摩擦。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所述抵接板通过底槽套接在连接件上,抵接板分布在
转动块上,当转动块张开时,转动块上连接的抵接板呈V字状分布,所述套管呈管状结构,当电缆贯穿套管时,可以实现中空管通过套管对电缆支撑,所述套管沿横向分布有多组,所述球形珠以套管的轴线为中心,等间距分布在套管的内壁,球形珠在使用时,能够便于电缆从套管上贯穿,可以避免电缆的外壁受到套管的磨损,所述转动块上的抵接板分布有两个,其中一个抵接板与转动块转动连接,另一个抵接板与转动块固定连接。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滑轨、固定在连接滑轨底面的遮挡盖,可以对滑座进行遮挡、滑动连接在连接滑轨上的滑座、与滑座转动连接的电动推杆和转动连接在电动推杆底部的固定座,固定座和连接滑轨与胶板连接,可以实现连接件固定在转动块上的抵接板上。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所述连接滑轨和固定座均通过螺栓与连接件固定,所述遮挡盖的内壁抵接在滑座上,遮挡盖在使用时,能够对滑座进行遮挡,此时可以避免滑座与连接滑轨分离,可以实现滑座稳固在连接滑轨的内部滑动,且滑座不可与连接滑轨分离,所述遮挡盖呈矩形条状结构。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所述警示结构包括连接壳、固定在连接壳顶面的爆闪灯、固定在连接壳底面的卡管和嵌入在连接壳内部的控制开关,所述卡管卡接在中空杆的顶面,所述控制开关与爆闪灯电性连接,爆闪灯能够对该组件起到警示作用,同时也可以对该组件的使用位置标记。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预先将该组件放置在合适的部位,随后使用者将电缆贯穿套管,可以实现该组件对电缆支撑,当电缆在套管上支撑时,连接件能够对架线结构支撑,进而控制电缆的架设位置,同时套管的内壁连接有球形珠,能够便于电缆在套管上贯穿,避免电缆的外壁受到套管的内壁磨损。
[0013]2、本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时,液压缸的输出端刻印有刻度线,当液压缸的输出端输出时,液压缸的固定端能够反向带动中空杆上移,此时中空杆能够通过转座带动架线结构上移,进而调整架线结构上电缆的使用高度,同时使用者也可以通过观察刻度线的数值,便于推断电缆的实际架设高度。
[0014]3、本专利技术中的警示结构在使用时,控制开关能够控制爆闪灯工作,当该组件对电缆架设时,爆闪灯能够对该组件的安装位置起到警示作用,进而避免外部人员与供电电缆接触,避免出现意外伤害情况,同时爆闪灯也能够用于供电施工的场地标记,便于工作人员利用该组件完成供电施工。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供电施工电缆安装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连接件与架线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转座和液压缸与中空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警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刻度线和连接座与液压缸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架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图。
[0016]图中:1、底座;2、架线结构;21、抵接板;22、套管;23、转动块;24、底槽;25、球形珠;3、连接件;31、连接滑轨;32、遮挡盖;33、滑座;34、电动推杆;35、固定座;4、液压缸;5、插接杆;6、透明玻璃;7、中空杆;8、警示结构;81、爆闪灯;82、连接壳;83、控制开关;84、卡管;9、卡槽;10、转座;11、刻度线;12、连接座;13、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8]如图1
‑
图7所示的一种供电施工电缆安装组件,包括中空杆7,中空杆7的内部嵌入有液压缸4,中空杆7前侧的下部固定有透明玻璃6,中空杆7的顶部卡接有警示结构8,中空杆7的两侧开设有卡槽9,中空杆7的前侧插接有插接杆5,卡槽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转座10,转座10的端部与架线结构2固定,架线结构2的内侧连接有连接件3,架线结构2的内壁固定有胶板13,液压缸4的底端与连接座12固定,液压缸4的输出端刻印有刻度线11,连接座12固定在底座1上,中空杆7呈中孔结构,插接杆5贯穿中空杆7插接在转座10上,底座1呈圆片状结构,胶板13具有弹性;本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施工电缆安装组件,包括中空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杆(7)的内部嵌入有液压缸(4),所述中空杆(7)前侧的下部固定有透明玻璃(6),所述中空杆(7)的顶部卡接有警示结构(8),所述中空杆(7)的两侧开设有卡槽(9),所述中空杆(7)的前侧插接有插接杆(5),所述卡槽(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转座(10),所述转座(10)的端部与架线结构(2)固定,所述架线结构(2)的内侧连接有连接件(3),所述架线结构(2)的内壁固定有胶板(13),所述液压缸(4)的底端与连接座(12)固定,所述液压缸(4)的输出端刻印有刻度线(11),所述连接座(12)固定在底座(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电施工电缆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杆(7)呈中孔结构,所述插接杆(5)贯穿中空杆(7)插接在转座(10)上,所述底座(1)呈圆片状结构,所述胶板(13)具有弹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电施工电缆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线结构(2)包括抵接板(21)、与抵接板(21)一体固定的套管(22)、连接在抵接板(21)一端的转动块(23)、开设在抵接板(21)底面的底槽(24)和嵌入在套管(22)内壁的球形珠(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供电施工电缆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板(21)通过底槽(24)套接在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奇,蔺雪震,张军,宋天成,于明,王树亮,刘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