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柜空调和集装箱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47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柜空调和集装箱组件,机柜空调包括:室内侧底盘、室外侧底盘和底盘框架组件,所述底盘框架组件包括中横梁,所述底盘框架组件的底部形成开口结构,所述中横梁设置在所述开口结构中,以能将所述开口结构分隔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室内侧底盘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中且与所述底盘框架组件连接,所述室外侧底盘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中且与所述底盘框架组件连接,所述室内侧底盘与所述室外侧底盘之间通过所述中横梁分隔。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防止机组室外侧的水进入到室内侧,提高了机柜空调的防水性能,避免室内侧底盘的进水,进一步提高了对室内(优选集装箱内部)的防水性能,提高安全性能。提高安全性能。提高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柜空调和集装箱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机柜空调和集装箱组件。

技术介绍

[0002]传统能源日益匮乏和环境的日趋恶化,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的发展。储能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电化学储能的主要形式是集装箱储能,集装箱内由锂电池群组、电池架、风管和控制系统等组成。在电池充放电时,电池会发热,需要对储能集装箱内部空间进行降温。同时小型数据机房、数据中心冷却市场也越来越大。
[0003]常规的风机散热系统散热效果差,而且容易将外部空气中的灰尘、湿气及其他气体杂物带入机柜,集装箱储能和小型数据机房都需要专用的空调来给密闭的电池仓或者机房空间内进行温度控制,温度对电池的使用安全和寿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地,机房内的数据中心同样需要良好的温度控制。一体化机柜空调是一种整体机,一般可以直接安装在集装箱或者储能柜的箱体或者门体上,嵌入式或者壁挂式安装。将室内机和室外机集成到一起,具有便于安装和占用空间小的优势。然而这种壁挂式一体化机柜空调由于是挂在门上,往集装箱电池内部送风沿程损失大,影响送风较远处的电池处的风量,顶置式储能空调位于储能集装箱顶部,下送风可以均匀送往电池架,具有送风均匀的优势。
[0004]目前储能集装箱空调由于位于集装箱顶部,对于整体机组的防雨雪要求较高,要保证机组不能有水通过室内侧的送风口及回风口渗入集装箱内部,使得电池泡水等安全隐患。
[0005]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顶置式一体化机柜空调存在防水性能不佳,导致顶置空调的内侧容易进水,造成安全隐患等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机柜空调和集装箱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顶置式一体化机柜空调存在防水性能不佳,导致顶置空调的内侧容易进水,造成安全隐患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机柜空调和集装箱组件。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柜空调,其包括:
[0008]室内侧底盘、室外侧底盘和底盘框架组件,所述底盘框架组件包括中横梁,所述底盘框架组件的底部形成开口结构,所述中横梁设置在所述开口结构中,以能将所述开口结构分隔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室内侧底盘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中且与所述底盘框架组件连接,所述室外侧底盘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中且与所述底盘框架组件连接,所述室内侧底盘与所述室外侧底盘之间通过所述中横梁分隔。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内侧底盘包括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位于所述室内侧底盘的边缘且向上延伸,并在向上延伸到顶端后依次朝外和朝下弯折,使得所述第一挂钩能钩挂在所述底盘框架组件上;所述室外侧底盘包括第二挂钩,所述第二挂钩位于所述
室外侧底盘的边缘且向上延伸,并在向上延伸到顶端后依次朝外和朝下弯折,使得所述第二挂钩能钩挂在所述底盘框架组件上。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盘框架组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纵梁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立柱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纵梁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立柱连接,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纵梁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立柱连接,所述第二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纵梁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立柱连接,
[0011]所述中横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之间,且所述中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纵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纵梁连接,所述中横梁、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围成所述第一开口,所述中横梁、所述第二横梁、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围成所述第二开口。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顶盖,所述底盘框架组件与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顶盖相接并共同围成中空空腔,所述第一面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横梁、所述第三立柱和所述第四立柱连接,所述第二面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分别与所述第二纵梁、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四立柱连接,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立柱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所述第一立柱的下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一纵梁相接,所述第一立柱的上部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相接;所述第二立柱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立柱的下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纵梁相接,所述第二立柱的上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相接;所述第三立柱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所述第三立柱的下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一纵梁相接,所述第三立柱的上部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一面板相接;所述第四立柱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所述第四立柱的下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二纵梁相接,所述第四立柱的上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一面板相接。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外侧底盘上设置有压缩机、冷凝器和室外侧风机,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室外侧风机能驱动室外侧空气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中空空腔并与所述冷凝器换热,最后通过所述出风口吹出。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隔板壳体,所述室内侧底盘上设置有蒸发器和室内侧风机,所述隔板壳体为具有内部空腔的结构,所述隔板壳体与所述室内侧底盘连接且罩设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室内侧风机的外周。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内侧底盘上设置有回风口和送风口,所述回风口能从室内吸入空气并进入所述隔板壳体的内部空腔中,所述送风口能将所述内部空腔中经过与所述蒸发器换热后的空气送入室内;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一侧,所述送风口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另一侧。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内侧风机设置于所述蒸发器朝向所述送风口的一侧,所述室内侧风机具有风机出风口,所述风机出风口与所述送风口相对设置。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内侧底盘上且位于所述回风口的外周设置有向上凸出
的第一凸出部,所述室内侧底盘上且位于所述送风口的外周设置有向上凸出的第二凸出部。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室内侧底盘包括第一挂钩时:
[0020]所述隔板壳体包括罩主体和底面,所述底面与所述罩主体的边缘下端连接,且所述底面贴合设置在所述室内侧底盘的所述第一挂钩的上端面上,所述底面与所述第一挂钩的上端面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紧固连接。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壳体还包括下折边,所述下折边的上端与所述底面相接,下端朝向下方延伸,以能将所述第一挂钩包裹在内侧。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壳体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所述隔板壳体采用防水材料制作或所述隔板壳体的表面喷设防水材料,形成为一体化防水隔板壳体。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壳体通过钣金一体化模具的方式一体成型,或者所述隔板壳体通过多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柜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侧底盘(20)、室外侧底盘(30)和底盘框架组件(10),所述底盘框架组件(10)包括中横梁(13),所述底盘框架组件(10)的底部形成开口结构(100),所述中横梁(13)设置在所述开口结构(100)中,以能将所述开口结构(100)分隔成第一开口(101)和第二开口(102),所述室内侧底盘(20)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101)中且与所述底盘框架组件(10)连接,所述室外侧底盘(30)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102)中且与所述底盘框架组件(10)连接,所述室内侧底盘(20)与所述室外侧底盘(30)之间通过所述中横梁(13)分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侧底盘(20)包括第一挂钩(23),所述第一挂钩(23)位于所述室内侧底盘(20)的边缘且向上延伸,并在向上延伸到顶端后依次朝外和朝下弯折,使得所述第一挂钩(23)能钩挂在所述底盘框架组件(10)上;所述室外侧底盘(30)包括第二挂钩,所述第二挂钩位于所述室外侧底盘(30)的边缘且向上延伸,并在向上延伸到顶端后依次朝外和朝下弯折,使得所述第二挂钩能钩挂在所述底盘框架组件(1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框架组件(10)包括第一横梁(12)、第二横梁(14)、第一纵梁(15)、第二纵梁(16)、第一立柱(111)、第二立柱(112)、第三立柱(113)和第四立柱(114),所述第一横梁(12)与所述第二横梁(14)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纵梁(15)与所述第二纵梁(16)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横梁(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纵梁(15)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立柱(111)连接,所述第一横梁(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纵梁(16)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立柱(112)连接,所述第二横梁(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纵梁(15)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立柱(113)连接,所述第二横梁(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纵梁(16)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立柱(114)连接,所述中横梁(13)位于所述第一横梁(12)与所述第二横梁(14)之间,且所述中横梁(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纵梁(1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纵梁(16)连接,所述中横梁(13)、所述第一横梁(12)、所述第一纵梁(15)和所述第二纵梁(16)围成所述第一开口(101),所述中横梁(13)、所述第二横梁(14)、所述第一纵梁(15)和所述第二纵梁(16)围成所述第二开口(1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柜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面板(4)、第二面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和顶盖(5),所述底盘框架组件(10)与所述第一面板(4)、所述第二面板(1)、所述第一侧板(2)、所述第二侧板(3)和所述顶盖(5)相接并共同围成中空空腔,所述第一面板(4)分别与所述第二横梁(14)、所述第三立柱(113)和所述第四立柱(114)连接,所述第二面板(1)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12)、所述第一立柱(111)和所述第二立柱(112)连接,所述第一侧板(2)分别与所述第二纵梁(16)、所述第二立柱(112)和所述第四立柱(114)连接,所述第二侧板(3)分别与所述第一纵梁(15)、所述第一立柱(111)和所述第三立柱(113)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柜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111)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所述第一立柱(111)的下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12)和所述第一纵梁(15)相接,所述第一立柱(111)的上部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板(3)和所述第二面板(1)相接;所述第二立柱(112)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立柱(112)的下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12)和所述第二纵梁(16)相接,所述第二立柱(112)的上部分别与
所述第一侧板(2)和所述第二面板(1)相接;所述第三立柱(113)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所述第三立柱(113)的下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横梁(14)和所述第一纵梁(15)相接,所述第三立柱(113)的上部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板(3)和所述第一面板(4)相接;所述第四立柱(114)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所述第四立柱(114)的下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横梁(14)和所述第二纵梁(16)相接,所述第四立柱(114)的上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2)和所述第一面板(4)相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