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树兵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纳米硒饲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27461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纳米硒饲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饲料及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培养基中添加2.0mmolL亚硒酸钠,使初始pH值为7.0;步骤二:15%芽孢杆菌菌种接种量,培养8天;步骤三:离心分离获得纳米硒,得到由芽孢杆菌从剧毒物质亚硒酸钠还原形成的单质纳米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生物纳米硒,以替代毒性较高,生物学活性较低的亚硒酸钠等硒化物作为大多数饲料使用的新的硒添加剂,避免通过食物链摄入硒元素的人摄入通过时间影响沉降在动物体内的有毒性的亚硒酸钠等硒化物。等硒化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纳米硒饲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饲料及养殖
,具体为一种生物纳米硒饲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硒作为生命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体内各种含硒蛋白或亚单位的活性中心,参与了众多生命活动,对人体、动物和植物的健康生长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纳米硒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红色单质硒,相对于其他形式硒,具有高生物活性、高安全性、高免疫调节能力、高抗氧化性和低毒性等“四高一低”的优点,由我国科学家首先进行了研制,并在保健品、动物饲料及植物调节剂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研究表明,它可以清除机体的氧自由基、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缓解重金属中毒症状,硒元素的生物活性与它的存在式方有关,硒属于VIA族元素,与同族的硫元素虽然电子轨道相似,但是其化合物类型不如硫元素的丰富,且在生物大分子中也存在较少,成键方式比较单一,硒在自然界主要以无机硒和有机硒两种方式存在,硒化物、亚硒酸盐、硒酸盐等无机硒住在存在在土壤岩石中,硒代氨酸、硒代蛋氨酸、硒蛋白等有机硒主要存在动物和植物体中,无机硒和有机硒都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有机硒相比,无机硒用量范围阈值很窄,毒性较大,不好控制用量,易造成中毒事件。
[0004]亚硒酸钠是目前大多数饲料使用的硒添加剂,也是第一种被应用在饲料中的硒源,因为亚硒酸钠的毒副作用大,科研工作者希望能研究开发一种毒性较低的新硒源,经过研究,发现利用酵母富集亚硒酸钠,可以得到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酵母硒蛋白,而且效应比亚硒酸钠高,目前已在部分类型饲料中使用,科技在不断的进步,继硒酵母被开发后,近些年更具有特性的纳米硒不断被科研工作者研究,发现纳米硒也可以作为硒添加剂,因为纳米硒与亚硒酸钠、硒酵母相比,毒性更低,生物学活性更高,更容易被机体吸收消化。动物对纳米硒吸收率高,代谢排泄出的剩余硒少,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所以相对来说,纳米硒是一种更加环保的硒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纳米硒饲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替代毒性较高,生物学活性较低的亚硒酸钠等硒化物作为大多数饲料使用的新的硒添加剂。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纳米硒饲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单质硒添加剂按重量份计,按照1:20与纯净水进行混合稀释;
[0008]步骤二:将稀释后的单质硒添加剂水溶液加入玉米粉中搅拌至糊状;
[0009]步骤三:向糊状玉米粉中逐步加入大豆粉、谷芽、蛋白粉,充分搅拌均匀,获得饲料糊;
[0010]步骤四:向饲料糊中加入蔬菜并搅拌均匀,获得粗制饲料糊;
[0011]步骤五:向粗制饲料糊中加入脂肪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最先将单质硒溶解于纯净水中,再将水溶液用于混合搅拌多种组分的添加液,使单质硒均匀混合在饲料糊中,保证了后续制得的饲料中的单质硒配比均匀。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种生物纳米硒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步骤一:在培养基中添加2.0mmolL亚硒酸钠,使初始pH值为7.0;
[0015]步骤二:15%芽孢杆菌菌种接种量,培养8天;
[0016]步骤三:离心分离获得纳米硒,得到由芽孢杆菌从剧毒物质亚硒酸钠还原形成的单质纳米硒。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合成纳米硒的细菌还有大肠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根瘤菌、克什米尔四硫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假单胞菌等,细菌是目前发现能合成纳米硒种类最多的,转化机制研究的较为透彻的微生物,芽孢杆菌HBS4能将剧毒物质亚硒酸钠还原形成红色单质硒,其转化率高达91.36%。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种生物纳米硒饲料制备方法,蔬菜先进行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一:将蔬菜切碎为粒径不大于5CM的小块;
[0020]步骤二:高温水煮后沥干放凉至常温;
[0021]步骤三:对蔬菜进行控水,使其含水量低于百分之20%。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添加蔬菜可进一步提供鱼类和杂食类动物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为使混合更加均匀需将蔬菜打碎,但为了防止营养大量流失应控制蔬菜被打碎的程度,粒径不宜过小。
[002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脱水后研磨成粒径大小不超过1mm的粉状颗粒物可进一步添加食用性粘合剂制成粒径为2~3mm大小的颗粒状饲料,可投撒用于养殖鱼类饲喂。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粉状颗粒物可进一步添加食用性粘合剂制成粒径为2~3mm大小的颗粒状饲料,为贴合鱼类的进食习惯,控制饲料的粒径在2mm至3mm之间。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脱水后研磨成粒径大小不超过1mm的粉状颗粒物可进一步按照配比配合牧草等日粮饲喂牛羊等反刍畜类动物。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以牧草为主要日粮的反刍畜类动物的食物中添加含有纳米硒的饲料,可显著提高牛羊奶制品中的硒含量。
[002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生物纳米硒,以替代毒性较高,生物学活性较低的亚硒酸钠等硒化物作为大多数饲料使用的新的硒添加剂,避免通过食物链摄入硒元素的人摄入通过时间影响沉降在动物体内的有毒性的亚硒酸钠等硒化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0]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31]一种生物纳米硒饲料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0032]玉米粉10~20份;
[0033]大豆粉15~30份;
[0034]谷芽20~30份;
[0035]蔬菜10~20份;
[0036]蛋白粉10~20份;
[0037]脂肪酶2~4份;
[0038]单质硒添加剂1~3份。
[0039]一种生物纳米硒饲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步骤一:单质硒添加剂按照1:20与纯净水进行混合稀释;
[0041]步骤二:将稀释后的单质硒添加剂水溶液加入玉米粉中搅拌至糊状;
[0042]步骤三:向糊状玉米粉中逐步加入大豆粉、谷芽、蛋白粉,充分搅拌均匀,获得饲料糊;
[0043]步骤四:向饲料糊中加入蔬菜并搅拌均匀,获得粗制饲料糊;
[0044]步骤五:向粗制饲料糊中加入脂肪酶。
[0045]最先将单质硒溶解于纯净水中,再将水溶液用于混合搅拌多种组分的添加液,使单质硒均匀混合在饲料糊中,保证了后续制得的饲料中的单质硒配比均匀,各种组分均为粉末状,便于后续用于饲喂不同种动物时根据动物进食习性改变饲料的状态以及大小,便于塑形和动物消化吸收。
[0046]一种生物纳米硒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7]步骤一:在培养基中添加2.0mmo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纳米硒饲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玉米粉10~20份;大豆粉15~30份;谷芽20~30份;蔬菜10~20份;蛋白粉10~20份;脂肪酶2~4份;单质硒添加剂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纳米硒饲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单质硒添加剂按重量份计,按照1:20与纯净水进行混合稀释;步骤二:将稀释后的单质硒添加剂水溶液加入玉米粉中搅拌至糊状;步骤三:向糊状玉米粉中逐步加入大豆粉、谷芽、蛋白粉,充分搅拌均匀,获得饲料糊;步骤四:向饲料糊中加入蔬菜并搅拌均匀,获得粗制饲料糊;步骤五:向粗制饲料糊中加入脂肪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纳米硒饲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质硒添加剂为单质硒和高岭土按质量1:3混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纳米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培养基中添加2.0mmolL亚硒酸钠,使初始pH值为7.0;步骤二:15%芽孢杆菌菌种接种量,培养8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树兵邓春芳
申请(专利权)人:肖树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