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形轴硬度测试仪支架装置,包括有支架、装夹座、装夹套筒和主机座,装夹座和主机座分别安装在支架上,装夹套筒直立安装在装夹座上;硬度测试仪的主机安装在主机座上,硬度测试仪的检测头则安装在装夹套筒中;在装夹座中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装夹套筒通过该高度调节机构安装在装夹座中以形成可升降调节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持结构比较简单和使用比较方便的同时,其能够调节检测头与被测点的距离,从而可适合各种直径圆形轴辊表面硬度的测量,并能确保每次测量都能垂直于被测点,使得测量误差小,数据重复性好。数据重复性好。数据重复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形轴硬度测试仪支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圆形轴硬度测试仪的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在对金属圆形轴辊进行热处理、氧化、涂装、电镀等表面处理后,经常需要对涂层进行硬度检测。常用的测量仪器是超声波硬度计,在检测过程中采用手持法,测量误差比较大,主要原因是存在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手持稳定性差,测量过程中会发生抖动;第二、测量过程要求测量探针垂直于圆形辊表面,实际测量中很难做到垂直。虽然也有人设计了一些用于安装硬度测试仪的支架,但目前的此类支架结构较为简陋,功能也很简单,只能简单地固定硬度测试仪,无法在提升测试精度、操作便利性等方面做到更进一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更方便、测量精度更高、设备成本较低、不会损伤被测工件的圆形轴硬度测试仪支架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形轴硬度测试仪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装夹座、装夹套筒和主机座,装夹座和主机座分别安装在支架上,装夹套筒直立安装在装夹座上;硬度测试仪的主机安装在主机座上,硬度测试仪的检测头则安装在装夹套筒中;在装夹座中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装夹套筒通过该高度调节机构安装在装夹座中以形成可升降调节的结构。
[0005]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有齿条和升降旋钮,齿条直立固定在装夹套筒的外壁上;升降旋钮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上安装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升降旋钮位于装夹座的外面,固定轴及齿轮则位于装夹座内部。通过旋转升降旋钮,可以带动齿轮同步旋转,并驱动齿条上下运动,从而实现装夹套筒和检测头上下运动。
[0006]进一步地,在装夹座的侧面设置有滚珠顶丝,滚珠顶丝与装夹套筒的侧壁对接,以实现对装夹套筒升降阻尼的调节结构。
[0007]进一步地,在装夹座的侧面设置有套筒固定旋钮,套筒固定旋钮与齿条相对,通过旋紧套筒固定旋钮实现对装夹套筒的固定,防止在搬运过程中检测头下落。
[0008]进一步地,支架包括有呈叉开状的前支架和后支架,两者相互平行直立设置,所述装夹座安装在前支架的外侧,主机座安装在前支架与后支架之间。
[0009]进一步地,在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两侧底部各固定有支架腿,支架腿为圆柱形结构,其采用非金属硬质材料制成,如PVC、POM等材料,有一定的硬度,但又不会对圆形轴镜面光亮的检测面造成损伤。
[0010]进一步地,在支架腿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各设置有防滑圈,防滑圈具有弹性,其凸出于支架腿表面0.5
‑
1mm。在对圆形轴(辊)进行硬度测量过程中,因硬度测试仪和支架装置自身的重量,会使防滑圈压缩,使支架腿与圆形轴表面呈现线性接触,避免因防滑圈的支撑造
成放置不够稳固而导致测量数据误差大,同时又能起到防滑作用。
[0011]进一步地,在前支架的顶端装设有手柄,用于方便地提起整个装置,在后支架的后端装设有主机座固定旋钮,主机座固定旋钮与主机座连接,以形成调节主机座左右两侧角度的结构,使主机可倾斜成不同角度,便于不同位置的操作者观测主机数据;在主机座上设置有螺丝孔,硬度测试仪的主机通过螺丝拧入螺丝孔实现安装固定。
[0012]进一步地,沿装夹套筒的侧壁设置有若干紧固螺丝,通过紧固螺丝将硬度测试仪的检测头固定在装夹套筒中。
[0013]进一步地,前支架、后支架、装夹座、装夹套筒及主机座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且各部件进行过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在实现轻质的同时,兼顾防腐和外观的需求;齿条、固定轴及齿轮采用铜锡合金材料制成,耐磨性好,易于加工。
[0014]本技术在保持结构比较简单和使用比较方便的同时,其能够调节检测头与被测点的距离,从而可适合各种直径圆形轴辊表面硬度的测量,并能确保每次测量都能垂直于被测点,使得测量误差小,数据重复性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拆装夹后的结构图。
[0018]图中,1为前支架,11为手柄,2为后支架,3为装夹座,31为滚珠顶丝,4为装夹套筒,41为紧固螺丝,5为齿条,6为升降旋钮,61为固定轴,62为齿轮,7为主机座,71为螺丝孔,72为主机座固定旋钮,8为支架腿,81为防滑圈,9为套筒固定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
‑
图3,所述圆形轴硬度测试仪支架装置,包括有支架、装夹座3、装夹套筒4和主机座7,装夹座3和主机座7分别安装在支架上,装夹套筒4直立安装在装夹座3上;硬度测试仪的主机安装在主机座7上,硬度测试仪的检测头则安装在装夹套筒4中;在装夹座3中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装夹套筒4通过该高度调节机构安装在装夹座3中以形成可升降调节的结构。
[0020]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有齿条5和升降旋钮6,齿条5直立固定在装夹套筒4的外壁上;升降旋钮6连接有固定轴61,固定轴61上安装有齿轮62,齿轮62与齿条5啮合;升降旋钮6位于装夹座3的外面,固定轴61及齿轮62则位于装夹座3内部。通过旋转升降旋钮6,可以带动齿轮62同步旋转,并驱动齿条5上下运动,从而实现装夹套筒4和检测头上下运动,以调节与被测点之间的距离。
[0021]装夹座3的侧面设置有滚珠顶丝31,上下各一颗,滚珠顶丝31与装夹套筒4的侧壁对接,以实现对装夹套筒4升降阻尼的调节。
[0022]在装夹座3的侧面设置有套筒固定旋钮9,套筒固定旋钮9与齿条5相对,如齿条5在正面,套筒固定旋钮9则在背面。通过旋紧套筒固定旋钮9实现对装夹套筒的固定,防止在搬运过程中检测头下落。
[0023]支架包括有呈叉开状的前支架1和后支架2,两者相互平行直立设置,所述装夹座3
安装在前支架1的外侧,主机座7安装在前支架1与后支架2之间。
[0024]在前支架1和后支架2的两侧底部各固定有支架腿8,支架腿8为圆柱形结构,其采用非金属硬质材料制成,如PVC、POM等材料,有一定的硬度,但又不会对圆形轴镜面光亮的检测面造成损伤。
[0025]在支架腿8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各设置有防滑圈81,防滑圈81具有弹性(可采用橡胶制作),其凸出于支架腿8表面0.5
‑
1mm。在对圆形轴(辊)进行硬度测量过程中,因硬度测试仪和支架装置自身的重量,会使防滑圈81压缩,使支架腿8与圆形轴表面呈现线性接触,避免因防滑圈81的支撑造成放置不够稳固而导致测量数据误差大,同时又能起到防滑作用。
[0026]在前支架1的顶端装设有手柄11,用于方便地提起整个装置,在后支架2的后端装设有主机座固定旋钮72,主机座固定旋钮72与主机座7连接,以形成调节主机座7左右两侧角度的结构,使主机可倾斜成不同角度,便于不同位置的操作者观测主机数据;在主机座7上设置有螺丝孔71,硬度测试仪的主机通过螺丝拧入螺丝孔71实现安装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轴硬度测试仪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装夹座、装夹套筒和主机座,装夹座和主机座分别安装在支架上,装夹套筒直立安装在装夹座上;硬度测试仪的主机安装在主机座上,硬度测试仪的检测头则安装在装夹套筒中;在装夹座中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装夹套筒通过该高度调节机构安装在装夹座中以形成可升降调节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轴硬度测试仪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有齿条和升降旋钮,齿条直立固定在装夹套筒的外壁上;升降旋钮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上安装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升降旋钮位于装夹座的外面,固定轴及齿轮则位于装夹座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轴硬度测试仪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装夹座的侧面设置有滚珠顶丝,滚珠顶丝与装夹套筒的侧壁对接,以实现对装夹套筒升降阻尼的调节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形轴硬度测试仪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装夹座的侧面设置有套筒固定旋钮,套筒固定旋钮与齿条相对,通过旋紧套筒固定旋钮实现对装夹套筒的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形轴硬度测试仪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包括有呈叉开状的前支架和后支架,两者相互平行直立设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浩,樊雄,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同欣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