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墩身钢筋整体预制吊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732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式墩身钢筋整体预制吊装的方法,预制钢筋笼,利用胎架对钢筋笼的主筋进行精准定位;按设计图纸设置辅助钢筋,对邻节钢筋笼进行预对接以保证吊装时套筒精准对接;转运钢筋笼至施工现场;采用履带吊、专用吊架进行吊装钢筋笼,指挥吊至对接位置,调至水平后,先将钢筋笼四角的套筒进行预紧,然后多人同时对剩余螺栓进行打紧;对接区域箍筋、垫块绑扎,按图纸绑扎剩余箍筋、垫块。利用定位胎架定位主筋与箍筋,保证了钢筋的整体精准度,钢筋厂提前对钢筋分节预制,转运至施工现场后使用履带吊与专用吊架进行整体吊装,整个工序时间仅需0.5个工作日,达成快速施工、减少安全隐患的目的。少安全隐患的目的。少安全隐患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式墩身钢筋整体预制吊装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整体吊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式墩身钢筋整体预制吊装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我国桥梁建设的蓬勃发展,常出现需要跨越江河湖泊的桥梁,而对于跨越非通航流域的河流,若均采用不在河道中布设桥墩,即采用大跨径的桥梁结构,则会带来桥梁结构的造价较高,施工工期较长,施工难度较大等问题。随着我国桥梁建设的蓬勃发展,桥梁的施工环境越来越受到业主、设计和施工单位的重视,尤其是在城市建设的桥梁。采用传统的以现场浇筑混凝土为主的施工方法,势必会将桥址地面作为施工场地,较长时间的阻断交通,而且施工噪声也无法有效控制,施工设备、辅助设施需要重复配置,造成资源能源消耗大,财力物力浪费多等问题。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现场混凝土浇筑工程量、减少施工占地和工期,使桥梁建设更环保、少干扰、更安全、高质量及低消耗,是一个必须解决的课题。
[0003]但是,现有的板式墩身的吊装存在以下缺陷:
[0004]市面上的桥梁的板式墩身钢筋设计为双层主筋,按传统方式施工完成各个工序,即:主筋安装完成后,箍筋、垫块等绑扎,时间工序较长,存在倾覆隐患,且高空作业时间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板式墩身钢筋整体预制吊装的方法,其能解决时间工序较长、存在倾覆隐患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板式墩身钢筋整体预制吊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0步骤:预制钢筋笼,利用胎架对钢筋笼的主筋进行精准定位;
[0009]S20步骤:按设计图纸设置辅助钢筋,对邻节钢筋笼进行预对接以保证吊装时套筒精准对接;
[0010]S30步骤:转运钢筋笼至施工现场;
[0011]S40步骤:采用履带吊、专用吊架进行吊装钢筋笼,指挥吊至对接位置,调至水平后,先将钢筋笼四角的套筒进行预紧,然后多人同时对剩余螺栓进行打紧;
[0012]S50步骤:对接区域箍筋、垫块绑扎,按图纸绑扎剩余箍筋、垫块。
[0013]进一步地,在所述S10步骤中,在进行“预制钢筋笼,利用胎架对钢筋笼的主筋进行精准定位”时,在胎架对钢筋笼的主筋进行精准定位后,检测是否出现偏位问题,若是,重新定位。
[0014]进一步地,在所述S20步骤中,在进行“按设计图纸设置辅助钢筋,对邻节钢筋笼进行预对接以保证吊装时套筒精准对接”时,在对邻节钢筋笼进行预对接后,检测对接是否出现偏位问题,若是,调整对接位置。
[0015]进一步地,在所述S20步骤中,在进行“按设计图纸设置辅助钢筋,对邻节钢筋笼进行预对接以保证吊装时套筒精准对接”时,采用长线法的方式对邻节钢筋笼进行预对接。
[0016]进一步地,在所述S30步骤中,在“转运钢筋笼至施工现场”时,通过平板车进行转运至施工现场。
[0017]进一步地,在所述S30步骤中,在“转运钢筋笼至施工现场”时,运输之前,将钢筋笼四角紧固在运输设备上。
[0018]进一步地,在所述S40步骤中,在“采用履带吊、专用吊架进行吊装钢筋笼,指挥吊至对接位置,调至水平后,先将钢筋笼四角的套筒进行预紧,然后多人同时对剩余螺栓进行打紧”时,在螺栓未全部打紧前,保障履带吊处于吊紧状态。
[0019]进一步地,在所述S40步骤中,在“采用履带吊、专用吊架进行吊装钢筋笼,指挥吊至对接位置,调至水平后,先将钢筋笼四角的套筒进行预紧,然后多人同时对剩余螺栓进行打紧”时,采用90t履带吊进行吊装。
[0020]进一步地,在所述S40步骤中,在“采用履带吊、专用吊架进行吊装钢筋笼,指挥吊至对接位置,调至水平后,先将钢筋笼四角的套筒进行预紧,然后多人同时对剩余螺栓进行打紧”时,在采用履带吊、专用吊架进行吊装钢筋笼的过程中,保障吊装区域地面没有杂物。
[0021]进一步地,在所述S40步骤中,在“采用履带吊、专用吊架进行吊装钢筋笼,指挥吊至对接位置,调至水平后,先将钢筋笼四角的套筒进行预紧,然后多人同时对剩余螺栓进行打紧”时,在对剩余螺栓进行打紧后,使用紧固工具进行二次打紧。
[0022]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预制钢筋笼,利用胎架对钢筋笼的主筋进行精准定位;按设计图纸设置辅助钢筋,对邻节钢筋笼进行预对接以保证吊装时套筒精准对接;转运钢筋笼至施工现场;采用履带吊、专用吊架进行吊装钢筋笼,指挥吊至对接位置,调至水平后,先将钢筋笼四角的套筒进行预紧,然后多人同时对剩余螺栓进行打紧;对接区域箍筋、垫块绑扎,按图纸绑扎剩余箍筋、垫块。利用定位胎架定位主筋与箍筋,保证了钢筋的整体精准度,钢筋厂提前对钢筋分节预制,转运至施工现场后使用履带吊与专用吊架进行整体吊装,整个工序时间仅需0.5个工作日,达成快速施工、减少安全隐患的目的。
[0024]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板式墩身钢筋整体预制吊装的方法中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0026]图2为钢筋笼吊装图;
[0027]图3为钢筋笼吊装翻身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1]请参阅图1

3,一种板式墩身钢筋整体预制吊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S10步骤:预制钢筋笼,利用胎架对钢筋笼的主筋进行精准定位;优选的,在所述S10步骤中,在进行“预制钢筋笼,利用胎架对钢筋笼的主筋进行精准定位”时,在胎架对钢筋笼的主筋进行精准定位后,检测是否出现偏位问题,若是,重新定位。预制时,通过对原设计增加必要的辅助钢筋提高整体刚度,有效避免钢筋笼变形。
[0033]S20步骤:按设计图纸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墩身钢筋整体预制吊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步骤:预制钢筋笼,利用胎架对钢筋笼的主筋进行精准定位;S20步骤:按设计图纸设置辅助钢筋,对邻节钢筋笼进行预对接以保证吊装时套筒精准对接;S30步骤:转运钢筋笼至施工现场;S40步骤:采用履带吊、专用吊架进行吊装钢筋笼,指挥吊至对接位置,调至水平后,先将钢筋笼四角的套筒进行预紧,然后多人同时对剩余螺栓进行打紧;S50步骤:对接区域箍筋、垫块绑扎,按图纸绑扎剩余箍筋、垫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墩身钢筋整体预制吊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0步骤中,在进行“预制钢筋笼,利用胎架对钢筋笼的主筋进行精准定位”时,在胎架对钢筋笼的主筋进行精准定位后,检测是否出现偏位问题,若是,重新定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墩身钢筋整体预制吊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0步骤中,在进行“按设计图纸设置辅助钢筋,对邻节钢筋笼进行预对接以保证吊装时套筒精准对接”时,在对邻节钢筋笼进行预对接后,检测对接是否出现偏位问题,若是,调整对接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墩身钢筋整体预制吊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0步骤中,在进行“按设计图纸设置辅助钢筋,对邻节钢筋笼进行预对接以保证吊装时套筒精准对接”时,采用长线法的方式对邻节钢筋笼进行预对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墩身钢筋整体预制吊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0步骤中,在“转运钢筋笼至施工现场”时,通过平板车进行转运至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辉贺玲林颖代先国闫化堂陈庆华闫福升曾令冶钟少敏敬家炽宋江红李运铭
申请(专利权)人: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