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通信协议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26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字通信协议驱动电路,电路包括数字通讯协议模块、控制处理模块、驱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数字通讯协议模块通过第一接口与控制处理模块连接,以及通过第二接口与电源模块连接;控制处理模块通过第三接口与驱动模块连接,以及通过第四接口与电源模块连接;驱动模块通过第五接口与电源模块连接,以及通过排针与外部负载连接。通过控制处理模块控制驱动模块来驱动外部负载运行,并由驱动模块将采集到的外部负载的负载状态返回至控制处理模块,接着由该控制处理模块利用数字通讯协议模块所提供的通讯通道传输该外部负载的负载状态,避免人工排查所带来的耗时耗力,还进一步提高设备整体的排查效率。进一步提高设备整体的排查效率。进一步提高设备整体的排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字通信协议驱动电路


[0001]本申请属于通讯电路
,特别的涉及一种数字通信协议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小型化、集成化、模块化以及标准化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主题,而数字通信协议(也可称为IO

Link 通信协议)已成为每个工业行业领域公认的标准,该数字通信协议搭载微控制器与智能驱动器,使控制与监控负载变得更加便捷与智能。数字通信协议是一种在传感器和自动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制造商采用的新的开放标准,该数字通信协议的接口创建了一种新的通信解决方案,而与所使用的现场总线无关,并且不受特定制造商的束缚,通过点对点的连接方式简单且经济的提供了从传感器或执行器端到控制端的统一连接。
[0003]然而现有的应用数字通信协议的设备当出现问题时,需要紧急停机,并由工作人员人工排查问题,整个排查过程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提到的现有的应用数字通信协议的设备当出现问题时,需要紧急停机,并由工作人员人工排查问题,整个排查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通信协议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数字通讯协议模块、控制处理模块、驱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其中:所述数字通讯协议模块通过第一接口与所述控制处理模块连接,以及通过第二接口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数字通讯协议模块用于为所述控制处理模块以及外部数字通讯协议信号提供通讯通道;所述控制处理模块通过第三接口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以及通过第四接口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模块输出开关控制信号至外部负载,以驱动所述外部负载运行;所述驱动模块通过第五接口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以及通过排针与所述外部负载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外部负载运行,并将所述外部负载的负载状态反馈给所述控制处理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数字通讯协议模块、所述控制处理模块以及所述驱动模块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通讯协议模块还包括第一逻辑与门芯片、第二逻辑与门芯片、第三逻辑与门芯片以及通讯芯片,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逻辑与门芯片、所述第二逻辑与门芯片、所述第三逻辑与门芯片以及所述通讯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逻辑与门芯片与所述通讯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逻辑与门芯片与所述通讯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三逻辑与门芯片与所述通讯芯片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通讯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通讯协议模块还包括钽电容、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其中:所述通讯芯片的第五引脚分别与所述钽电容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以及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所述通讯芯片的第六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电容的正极以及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所述钽电容的负极以及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与所述接地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处理模块还包括单片机、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驻波检测器、共阳红蓝绿发光器件以及线性稳压单元,其中:所述单片机的第一引脚以及第二引脚与所述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三引脚以及第四引脚与所述驻波检测器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五引脚、第六引脚以及第七引脚与所述共阳红蓝绿发光器件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八引脚与所述线性稳压单元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九引脚与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十引脚与所述第三接口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十一引脚与所述第四接口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处理模块还包括晶振、第一电阻、
第三电容以及第四电容,其中:所述单片机的第十一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晶振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十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晶振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负极以及所述第四电容的负极与所述接地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处理模块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勇田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桃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