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病理存储设备的数据传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94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字病理存储设备的数据传输组件,包括切片扫描机构和U盘插入组件;通过切片扫描机构对病理切片进行扫描,进而形成数字病理切片;通过插入驱动组件和插拔限位部的配合实现U盘与数据接口的插拔,并在U盘插入数据接口时将形成的数字病理切片存入U盘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插入驱动组件和插拔限位部的配合,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化的插拔U盘,进而提升存储工作的效率和精度,使得患者或患者家属能够更为快速的得到数字病理切片的数据,进而节省时间;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也能避免出现U盘插入顺序错误的情况,避免数据拷贝错误的情况。的情况。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字病理存储设备的数据传输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切片扫描设备的设计制造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数字病理存储设备的数据传输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切片扫描仪是一种用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领域的分析仪器,快速扫描病理切片并转化成数字病理切片;可使病理医生脱离显微镜,随时随地的进行病理诊断,是对病理诊断技术实现划时代的变革;但现有的数字病理切片,由于种种医患之间的各种原因,实际只能在所治医院才能看到病理切片的数据,医院是不会将该数据给患者的。然实际而言,这是患者的私人信息,理当由患者自行处理,而不是由医院随意处理。然即使由患者来处理,以目前的各种客观条件而论,也很难带走病理切片;而U盘作为移动存储产品,能够很好的作为数字病理切片的载体,进而供患者带走。
[0003]通常情况下,切片扫描设备无法将数字病理切片自行的存储到U盘中供患者带走;而患者如果需要获得病理切片的数据时,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病理切片的数据进行拷贝。
[0004]在日常生活中,U盘进行数据存储时,需要将U盘插入设备的接口,才能进行数据的传输;而数据的传输需要一定的时间,为避免错拿U盘或是拷贝错数据,需要患者或是患者家属排队有序的进行数据拷贝;在多个患者同时需要带走数字病理切片时,排队更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处于排队队伍中的患者或是患者家属就无法进行其他工作或是对其他事件进行处理,造成时间的浪费;同时,如果采用人工插入U盘的方式有可能出现U盘插入顺序错误的情况,使得扫描的切片与取得切片数据的患者不匹配,造成数据拷贝错误的情况;此类情况的发生概率较低,但是一旦发生就有可能造成较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节省时间、避免出现U盘插入顺序错误的一种数字病理存储设备的数据传输组件。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数字病理存储设备的数据传输组件,包括切片扫描机构和U盘插入组件;
[0008]切片扫描机构上设置有数据接口;
[0009]U盘插入组件包括插入驱动组件和插拔限位部,在插拔限位部上设置有插入限位槽,插入限位槽的一端朝向数据接口;U盘在插入驱动组件的带动下沿插入限位槽朝向或远离数据接口活动,数据接口处于插入驱动组件的活动路径上。
[0010]进一步的,在插入限位槽靠近数据接口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挡块,并在限位挡块上设置有限位开口;限位开口的内径小于U盘外壳的外径,且限位开口的内径大于U盘接口的外径,供U盘接口通过;插入限位槽的另一端设有进入开口,U盘从进入开口进入插入限位槽;数据接口对应限位挡块和限位挡块的限位开口设置。
[0011]进一步的,U盘插入组件包括插入安装支架和插入安装座,插入安装座设置于插入安装支架上;插拔限位部和插入驱动组件设置于插入安装座上;所述插入驱动组件包括插入驱动电机、插入驱动滑轨、插入驱动滑块和驱动活动块;所述插入驱动电机和插入驱动滑轨设置在插入安装座上;插入驱动滑块与插入驱动滑轨配合,并且插入驱动滑块与驱动活动块连接;插入安装座和插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同步轮,并且其两者的同步轮之间设置有同步皮带,所述同步皮带与驱动活动块连接;
[0012]所述插拔限位部包括限位部本体,所述限位部本体固定在插入安装座上,插入限位槽设置于限位部本体的上表面;
[0013]插入驱动组件还包括插拔推动块;U盘与插拔推动块配合,并在插拔推动块的带动下在插入限位槽内活动;所述插拔推动块与驱动活动块连接;插拔推动块从进入开口进入插入限位槽。
[0014]进一步的,所述插拔推动块上还设置有勾部,并在U盘外壳的尾部设置与勾部配合的配合槽;所述勾部设置有配合空间和配合开口,U盘外壳的配合槽处通过配合开口进入配合空间实现两者的配合;所述配合开口朝向插入限位槽的其中一条侧边;插入限位槽两条侧边之间的宽度大于插拔推动块两侧表面之间的厚度以及U盘两侧之间的宽度。
[0015]进一步的,所述切片扫描机构包括承载台、扫描组件和扫描移动组件;扫描移动组件包括水平移动部分和垂直移动部分;水平移动部分与承载台连接,并带动其水平移动;扫描组件设置于垂直移动部分上,并且由垂直移动部分带动其垂直活动;扫描组件处于承载台的上方。
[0016]进一步的,切片扫描机构包括切片扫描底座和切片扫描支架,所述切片扫描支架和水平移动部分固定在切片扫描底座上,垂直移动部分固定在切片扫描支架上;
[0017]所述水平移动部分包括第一移动滑轨、第一移动滑块、第一移动安装板、第一移动驱动装置、第二移动滑轨、第二移动滑块、第二移动安装板和第二移动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移动滑轨和第一移动驱动装置设置于切片扫描底座上,第一移动滑块与第一移动滑轨配合,第一移动安装板与第一移动滑块连接;第一移动驱动装置的活动端与第一移动安装板连接,并带动其在第一移动滑轨上活动;第二移动滑轨和第二移动驱动装置设置于第一移动安装板,第二移动滑块与第二移动滑轨配合,第二移动安装板与第二移动滑块连接;第二移动驱动装置的活动端与第二移动安装板连接,并带动其在第二移动滑轨上活动;承载台与第二移动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滑轨和第二移动滑轨相互垂直。
[0018]进一步的,所述扫描组件包括预览相机和扫描相机;所述预览相机装配在切片扫描支架上,扫描相机装配在垂直移动部分上,预览相机和垂直移动部分设置于切片扫描支架的不同端;预览相机和垂直移动部分对应承载台的移动路径设置;
[0019]所述垂直移动部分包括第三移动安装板和第三移动驱动装置,第三移动安装板固定在切片扫描支架上,扫描相机设置在第三移动驱动装置的活动端上。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在本技术中,通过切片扫描机构对病理切片进行扫描,进而形成数字病理切片;通过插入驱动组件和插拔限位部的配合实现U盘与数据接口的插拔,并在U盘插入数据接口时将形成的数字病理切片存入U盘中;本技术通过插入驱动组件和插拔限位部的配合,使本技术自动化的插拔U盘,进而提升存储工作的效率和精度,使得患者或患者
家属能够更为快速的得到数字病理切片的数据,进而节省时间;同时本技术也能避免出现U盘插入顺序错误的情况,避免数据拷贝错误的情况。
[0022]在本技术中,插入限位槽能够限制U盘的移动路径,使U盘在活动时不容易产生偏移,进而使得U盘能够更为准确的插入切片扫描机构的数据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0023]在本技术中,限位挡块能够进一步的限制U盘的移动路径,避免其在插入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离开插入限位槽;同时限位开口的设置能够供U盘接口通过,避免限位挡块阻挡U盘接口插入数据接口。
[0024]在本技术中,当U盘的外壳被限位挡块挡住时,插拔推动块在插入驱动组件的带动下使U盘外壳的配合槽处通过配合开口进入配合空间实现两者的配合,进而使得插拔推动块在复位时能够拔下完成传输的U盘。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病理存储设备的数据传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切片扫描机构和U盘插入组件;切片扫描机构上设置有数据接口;U盘插入组件包括插入驱动组件和插拔限位部,在插拔限位部上设置有插入限位槽,插入限位槽的一端朝向数据接口;U盘在插入驱动组件的带动下沿插入限位槽朝向或远离数据接口活动,数据接口处于插入驱动组件的活动路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病理存储设备的数据传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插入限位槽靠近数据接口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挡块,并在限位挡块上设置有限位开口;限位开口的内径小于U盘外壳的外径,且限位开口的内径大于U盘接口的外径,供U盘接口通过;插入限位槽的另一端设有进入开口,U盘从进入开口进入插入限位槽;数据接口对应限位挡块和限位挡块的限位开口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字病理存储设备的数据传输组件,其特征在于,U盘插入组件包括插入安装支架和插入安装座,插入安装座设置于插入安装支架上;插拔限位部和插入驱动组件设置于插入安装座上;所述插入驱动组件包括插入驱动电机、插入驱动滑轨、插入驱动滑块和驱动活动块;所述插入驱动电机和插入驱动滑轨设置在插入安装座上;插入驱动滑块与插入驱动滑轨配合,并且插入驱动滑块与驱动活动块连接;插入安装座和插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同步轮,并且其两者的同步轮之间设置有同步皮带,所述同步皮带与驱动活动块连接;所述插拔限位部包括限位部本体,所述限位部本体固定在插入安装座上,插入限位槽设置于限位部本体的上表面;插入驱动组件还包括插拔推动块;U盘与插拔推动块配合,并在插拔推动块的带动下在插入限位槽内活动;所述插拔推动块与驱动活动块连接;插拔推动块从进入开口进入插入限位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字病理存储设备的数据传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推动块上还设置有勾部,并在U盘外壳的尾部设置与勾部配合的配合槽;所述勾部设置有配合空间和配合开口,U盘外壳的配合槽处通过配合开口进入配合空间实现两者的配合;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太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医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