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户外用冲泡水瓶,包括第一瓶体、第二瓶体、瓶盖及把手,所述第二瓶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瓶体的一部分,瓶盖与所述第一瓶体的另一部分连接,把手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瓶盖;所述第二瓶体包括第二瓶本体,所述第二瓶本体的内部具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的成型使所述第二瓶本体远离第一瓶体的一部分形成安装口;沿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外侧开设多个过滤孔,所述第一凸出部远离第一瓶体的一部分还具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外侧具有第一外螺纹,在靠近所述第二凸出部处,于所述第二瓶本体的外侧还开设第一开口。通过增加把手,使得当第一壶体被加热后作业人员可通过把手取放水瓶,避免了烫伤的风险。避免了烫伤的风险。避免了烫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户外用冲泡水瓶
[0001]本技术涉及容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户外用冲泡水瓶。
技术介绍
[0002]水壶是盛水的容器,目前在户外活动尤其是户外探险活动时,水作为人类生存的根本,在户外探险时被广泛使用。目前例如国内专利CN212698046U提供的具有加热过滤及储存功能的户外钛合金水壶,虽然其解决了户外裸露水资源消毒后引用,但是还存在问题如下:
[0003]水壶壶体未施加防烫措施,当水壶加热之后瓶身温度极高,导致使用者无法取放,会存在烫伤的风险。
[0004]水壶的功能单一,除了喝水之外无法满足使用者例如泡茶过滤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户外用冲泡水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户外用冲泡水瓶,包括第一瓶体、第二瓶体、瓶盖,所述第二瓶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瓶体的一部分,瓶盖与所述第一瓶体的另一部分连接;
[0008]所述第二瓶体包括第二瓶本体,所述第二瓶本体的内部具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的成型使所述第二瓶本体远离第一瓶体的一部分形成安装口;沿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外侧开设多个过滤孔,所述第一凸出部远离第一瓶体的一部分还具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外侧具有第一外螺纹,在靠近所述第二凸出部处,于所述第二瓶本体的外侧还开设第一开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出部的高度与所述第二开口的深度相同或不同。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孔为多个时,所述过滤孔沿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外侧均匀或非均匀布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孔为方孔、圆孔、非方孔、非圆孔中的任意一种。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瓶体包括第一瓶本体,所述第一瓶本体的一部分具有凸出的瓶颈,所述瓶颈的外侧具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瓶颈的高度与所述安装口的深度相同,所述瓶颈的外径与所述安装口的内径相同。
[0013]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瓶本体的底部还开设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径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外径相同。
[0014]进一步的,所述户外用冲泡水瓶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瓶盖或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瓶体。
[0015]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包括第一部以及与所述第一部的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所述第二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弯折设置,在所述第一部的另一部分设置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呈
半圆形,在所述卡接部上开设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用于与所述瓶盖的外侧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17](一)通过增加把手,使得当第一壶体被加热后作业人员可通过把手取放水瓶,避免了烫伤的风险。
[0018](二)进一步的,通过在第二瓶本体上增加第一凸出部,并且在第一凸出部上开设过滤孔,进而使水瓶具有茶叶过滤功能,使得水瓶的功能不在单一,满足客户的户外喝水多样化的需求。
[0019](三)进一步的,通过在第二瓶本体上设置具有第一外螺纹的第二凸出部,使瓶盖可以连接于所述第二凸出部,避免了瓶盖的丢失,安全卫生。
[0020](四)进一步的,第一开口的设置使得把手与第二凸出部的连接不存在干涉,同样的,把手可抵接在第一瓶体以及第二瓶体的外侧,进一步减小了水瓶的占用空间,使存放水瓶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21]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户外用冲泡水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户外用冲泡水瓶中第二瓶体的结构示意图Ⅰ。
[0023]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户外用冲泡水瓶中第二瓶体的结构示意图Ⅱ。
[0024]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户外用冲泡水瓶中第一瓶体的结构示意图Ⅰ。
[0025]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户外用冲泡水瓶中第一瓶体的结构示意图Ⅱ。
[0026]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户外用冲泡水瓶中使用状态示意图Ⅰ。
[0027]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户外用冲泡水瓶中使用状态示意图Ⅱ。
[0028]图8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户外用冲泡水瓶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中标记:1、第一瓶体;100、第一瓶本体;101、第二外螺纹;102、瓶颈;103、第二开口;2、第二瓶体;200、第二瓶本体;201、第一凸出部;202、过滤孔;203、安装口;204、第一开口;205、第二凸出部;206、第一外螺纹;3、瓶盖;4、把手;400、第三开口;401、卡接部;402、第一部;403、第二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提出的户外用冲泡水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
[0031]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所述户外用冲泡水瓶包括第一瓶体1、第二瓶体2、瓶盖3及把手4,第二瓶体2可拆卸地连接第一瓶体1的一部分(也可以说第一瓶体1可拆卸地连接第二
瓶体2,即第一瓶体1与第二瓶体2可相互连接或相互分离),瓶盖3与第一瓶体1的另一部分连接,把手4可拆卸地连接瓶盖3。
[0032]相应的,上述把手4也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瓶体2,在下文使用过程中会进一步描述。
[0033]具体的,下面详细描述第二瓶体2的结构如下:
[0034]请参考图2,所述第二瓶体2包括第二瓶本体200,所述第二瓶本体200在本实施例所述户外用冲泡水瓶中优选用圆形,所述第二瓶本体200具有一定的容积,所述第二瓶体2的容积小于第一瓶体1,在所述第二瓶本体200的内部具有第一凸出部201,所述第一凸出部201在本实施例所述户外用冲泡水瓶中优选用柱形,所述第一凸出部201与所述第二瓶本体200同轴设置,沿第一凸出部201的外侧开设至少一个过滤孔202,当所述过滤孔202为多个时,过滤孔202沿第一凸出部201的外侧均匀或非均匀布置,过滤孔202为方孔、圆孔、非方孔、非圆孔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孔202均匀开设并优选为方孔。所述过滤孔202的设置使该第二瓶体2具有泡茶过滤功能,
[0035]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2,所述第一凸出部201的成型使第二瓶本体200远离第一瓶体1的一部分形成安装口203,安装口203的内部具有内螺纹,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户外用冲泡水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瓶体、第二瓶体及瓶盖,所述第二瓶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瓶体的一部分,瓶盖与所述第一瓶体的另一部分连接;所述第二瓶体包括第二瓶本体,所述第二瓶本体的内部具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的成型使所述第二瓶本体远离第一瓶体的一部分形成安装口;沿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外侧开设至少一个过滤孔,所述第一凸出部远离第一瓶体的一部分还具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外侧具有第一外螺纹,在靠近所述第二凸出部处,于所述第二瓶本体的外侧还开设第一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用冲泡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出部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开口的深度相同或不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外用冲泡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为多个时,所述过滤孔沿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外侧均匀或非均匀布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吉坤,王川,龚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坤轮露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