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储液罐
[0001]本技术属于全钒液流电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储液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全钒液流电池是大规模储能应用的首选技术之一,大容量电解液储液罐的研发、设计与应用是储能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电解液储液罐作为全钒液流电池的容量单元部件,不仅需要一定的容积来容纳大量电解液,其电解液流动分布的均匀性也直接影响了整个电池系统的电解液利用率,相应也会影响电池的容量和电池系统的成本。
[0003]目前的液流电池技术中,大多数系统容量较小,电解液流动分配不均的现象不明显,而当系统容量增大时,电解液流动分配不均的弊端开始显现,现有技术中所涉及储液罐结构复杂,生产工艺繁琐,不适用于大规模储能流程化生产。
[0004]现有技术中缺少对较大型储液罐内电解液回液、混液和出液均匀性的研究和应用,相关研究点多集中于如何使电解液输出更加均匀,未综合考虑储液罐内的回液和混液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储液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r/>[0006]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储液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位显示管(6)、回液管(12)、出液管(13)和若干个端盖(16),在储液罐的顶面上设有排气口(1),一侧侧壁上部设有回液口(2),侧壁底部设有出液口(10),所述回液管(12)设置在储液罐内上部,且回液管(12)的端口与回液口(2)连接,所述出液管(13)设置在储液罐内底部,且出液管(13)的端口与出液口(10)连接,所述若干个端盖(16)设置在回液管(12)和出液管(13)的尾部,所述储液罐的侧壁上部设有上液位口(5),所述上液位口(5)正下方的储液罐侧壁下部设有下液位口(8),所述液位显示管(6)的上端与上液位口(5)连通,下端与下液位口(8)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显示管(6)的透明管,在与下液位口(8)连接处的液位显示管(6)上设有阀门(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长顺,曾乐才,张艳辉,杨霖霖,洪礼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安徽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