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模态分析的多逆变器系统谐振快速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发电领域,尤其涉及多逆变器系统的谐振快速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发电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电力电子装备被安装到新型电力系统。导致系统的感性、容性元件增加,系统谐振的风险大大增加。并网逆变器作为新能源发电系统中发电侧与输电侧的关键接口,其稳定性对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0003]传统分析方法多通过传递函数的推导对系统谐振进行分析,但是对于系统设备投切的情况,需要进行系统高阶传递函数的重复推导,无法实现快速的分析。对于新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并网,由于功率波动会导致逆变器设备的投切,所以需要一种可以对系统谐振实现快速定位的方法,且有利于在线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模态分析的多逆变器系统谐振快速定位方法,解决新能源发电系统谐振无法在线快速定位的难题。
[0005]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模态分析的多逆变器系统谐振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谐波注入法,采集各台并网逆变器的频率响应数据,拟合逆变器的等效导纳;S2、根据步骤S1的等效导纳,建立多逆变器系统的节点导纳矩阵;S3、对步骤S2系统节点导纳矩阵进行对角化处理,提取对角矩阵元素;S4、根据步骤S3对角矩阵元素绘制随频率变化的曲线,进行变步长调节,曲线所得的极大值点即为谐振峰,从而实现谐振的频率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态分析的多逆变器系统谐振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谐波注入法为通过在各子系统的并网点注入谐波电压,观察谐波电流,形成子系统的频率响应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模态分析的多逆变器系统谐振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节点导纳矩阵,对于逆变器数量的增减,通过节点导纳矩阵阶数的变化来实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模态分析的多逆变器系统谐振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对角化处理将导纳矩阵分解为左、右特征向量矩阵和对角矩阵,提取对角矩阵元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模态分析的多逆变器系统谐振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曲线所得的极大值点即为谐振峰,谐振峰的频率为系统谐振的发生频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模态分析的多逆变器系统谐振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根据斜率大小,进行变步长的调节;具体包括:在斜率>的地方选择小步长,即步长选择5Hz;在斜率<)的地方选择大步长,即步长选择10Hz,从而减少计算次数。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模态分析的多逆变器系统谐振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根据多逆变器系统模型和节点电压法,列写系统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方程,从而得到多逆变器系统的节点导纳矩阵如以下表达式(1);再根据系统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可以列写系统的节点电压方程,如式(2),节点电压乘以导纳矩阵得到电流,从而得到系统的节点导纳矩阵Y;点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生奇,刘宏波,罗鲁东,钟世民,刘祥圣,苗骁健,张滨,孙忠良,王杉,隋昊田,李昊,胡薇,刘嘉超,娄亮,孙鹏菊,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